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实训课堂承载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作用,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在明确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九维三步”模式,建立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法。通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课程育人评价体系,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融入到实训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和网联化已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近年来,各中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但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都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人才仍然呈现出十分短缺的局面。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提高智能网联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文章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浅析了基于工匠精神高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以期为本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康 《汽车实用技术》2022,(12):154-157
如今,工匠精神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劳动者们都应该具备的价值观念,这与汽车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正好相适应。文章首先对目前汽车文化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其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措施进行了概述;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工匠精神在汽车文化课程中的不断融入,未来汽车专业人才的道德素养以及职业素质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内在要求。随着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入挖掘车辆工程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找准《智能汽车设计创新》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本门课程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智能汽车设计创新》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难点分析,进而对《智能汽车设计创新》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与优化。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全面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高质量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车辆工程高素质和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汽车构造教学紧密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不断积累和凝练自主品牌汽车弯道超车的成功案例,借鉴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将能源与汽车有机融合,形成新能源汽车的成功模式,探索课程-思政互动效应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途径。确立以提升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弘扬创新精神为着力点,着力培养懂车爱车、敬岗爱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使得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凝聚力,逐步形成课程-思政互动(外循环)助推“知识-能力-价值”融合强化(内循环)的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理念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的人才,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新形势背景下,在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为例,对该专业岗位工匠精神的体现、人才培养的现状、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实现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从匠心、匠品、匠艺三方面进行界定汽车行业工匠精神,提出校企双方共建品牌汽车集成中心、共同营造"汽车工匠"校园文化、共同制定"汽车工匠"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4个工匠精神培养策略,为培养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提供参考。最后以上汽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为例进行具体的工匠精神培养实施,发现项目班学生工匠精神明显提升,校企共培学生工匠精神具有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市场、行业和汽车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由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先进驾驶辅助技术等多种创新技术,相应的其对产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出跨学科、高素质、精技能、持续学习的特点,导致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齐鲁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地方性传统美德之一,已传承千年之久,是增强企业员工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应将齐鲁工匠精神融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系统、科学、高效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响应国家要求,将课程思政应该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关心行业发展,攻坚克难,成为复合型、品学兼优的人才。针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思政内涵进行重点阐述,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思政教学融入点及教育方法、评价等方面,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明确建立课程思政开展机制,加大对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打造“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推进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措施,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概论》思政教学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企业对生产一线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从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索,提出了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提高育人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个出发点,以我校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海鹏集团合作开展的现代学徒制"海鹏班"为基础,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到建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中将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中。以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强化精益求精的"汽车医生"的工匠精神养成,将学生培养成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坚持课程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短期是工作,长期是育人。目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院校第一要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交通规划原理与设计》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工匠精神”融入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本文从课程建设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进行分析,提出了融合“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为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从而为发展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汽车行业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较为迅速,因此,人才需求也更为迫切。高等职业院校有为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应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本文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为工匠精神视域下汽车相关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出可行之策,以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各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汽车钣金修复技术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中巧妙地添加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工匠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治元素,使思政课与专业课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工匠精神在高职学校工程识图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和渗透,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意识,开拓创新的品质,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升.选取高职院校工程识图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方向,针对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工程识图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措施进行系统的探究,旨在发挥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显著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依托我校汽车工程学院“陇原工匠”大师工作室,以巴哈技能大赛训练为抓手,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学习载体、专题研讨、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4方面构建出了富有时代特征、彰显铁人精神、体现学院专业水平的“学思践悟”思政育人模式。旨在通过该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7.
对接区域社会和汽车产业需求,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汽车产业结构的转变,基于“1+X证书制度”,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汽车工匠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行业的“新四化”发展,现有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行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新工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专业改革与发展,据此分析了独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特色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参考工程认证标准,深化科教融合,实施课程思政,为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开展了汽车类专业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文章提出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思政的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和汽车人的责任与使命,构建了优化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案、考核评价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改革方案通过一年实施初步取得了成效,达到教学改革使《汽车机械基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高职工科类专业,长期以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上,一直将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而作为一名汽车类专业人才,不仅要懂知识,会技能,还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质量意识,稳定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执行力强,具有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等。因此通过汽车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