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慧  李雯 《时代汽车》2023,(22):102-104
本文探讨了《汽车涂装技术》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在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汽车涂装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路。结合课程定位和教学实际给出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流程并以某章节内容为例进行了教学实施,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汽车检测》课程作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样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工作前沿。文章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新能源汽车检测》,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思政教学融入点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检测》思政教学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思政团队“校企协同不够”、思政资源“有机融入不足”、思政教学“方法过于单调”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我校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课堂思政教育改革模式和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路径,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实施课程思政是当前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文章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这门课程,通过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实施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认识新能源汽车”为例,分析了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认识新能源汽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包括建设立体化、综合性教学体系,优化教材和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介绍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观察学生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变化以及教师学生多元评价。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德技并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磊 《时代汽车》2022,(8):75-76
本文探讨了课程思政对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积极意义,重点以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为例,从课程思政目标确立、思政结合点选取、教学实施策略、思政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的探究,希望能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是高职汽车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具备较高的实践技术技能水平,但缺乏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无法满足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思政教育新要求。通过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针对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实践和反思,提出课程思政教育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期为今后的高职汽车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真玉 《时代汽车》2022,(10):61-63
以《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为基础,对其理实一体话思政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安排,教学实施阶段以创新型的实施模式,将思政教育与课程相结合,以德促学,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实现了理实一体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理与检修》进行课程思政设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通过评价反馈,本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黄安威 《时代汽车》2023,(10):52-54
对中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讨,分析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找出中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中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问题的策略。举例说明中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添加价值观目标,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以课程项目为单位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设计以素养为导向混合式教学实践方案,落实素质教育,创新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牢记为立德树人的人本任务,以及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杨松 《汽车实用技术》2023,(21):152-156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如何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每位专业课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汽车类专业为切入点,阐述了课程思政引入汽车类专业教学的意义,分析了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构建了汽车类专业思政建设的系统化实施路径,同时以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理论课程为例,进行了针对性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文章结合工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及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以《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课程为例,从深入提炼课程思政元素等层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措施及实施路径,验证了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代表的工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一、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13.
文章围绕《汽车制造工艺学》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融入要素,建立了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教学理念,探讨了"四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力求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全面推进《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为汽车生产一线培养中国自己的制造工艺工程师,并进行了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14.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比较高,汽车检测技术种类多,技术先进,但高校设备匮乏、教学内容老旧,不符合新工科课程建设的要求.文章结合OBE专业认证理念,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相关改革创新,课程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构建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实践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设计,采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探索了高校工科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及路径。本文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针对理论性、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挖掘困难的问题,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设计,为课程思政在工科专业课程中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在产业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岗课对接、人才培养定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与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达成度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提升路径。构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思政浸润、劳动赋能、产教融合”三驱动协同育人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积累提炼出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可操作性的范式,并进行辐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正>1我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在前期资料、信息收集的基础上,以我校2020级、2021级汽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掌握本专业学生对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认可性和态度为目的,笔者编制了“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反馈”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找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卷的主要内容及分析结论见表1所列。  相似文献   

18.
张强 《专用汽车》2023,(12):131-133
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工作,围绕“课程思政融入”的思想制定教学目标,分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其思政内涵,挖掘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初步构建起以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融合国家战略、职业规划、法律法规、习惯养成、爱国情怀、处事为人等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策略,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效果显著,可复制性高,希望能够为工科大类相关专业进行“课程思政融入”的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构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文化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各大高校纷纷就"课程思政"进行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却鲜见在"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方面开展必要研究.针对上述背景与问题,本文以"立德树人"为远景目标,对高等教育汽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系统探讨,并以《控制工程与测...  相似文献   

20.
<正>1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1.1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不均衡目前,在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缺乏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在理论知识讲授及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挖掘汽车专业课程内在的思政教育功能。汽车类课程属于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理科专业课程,很多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实践运用,往往忽略了所教授课程思政教育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