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特点,研究探讨在高寒高原地区铁路施工中进行冻土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自在保护区保护,水土保持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藏高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就其主要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了论述,主要内容如下:青藏高原的重要性;青藏铁路沿线的5个生态分区及特点;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丰富的珍稀特有的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多样的自然景观;广布的高寒湿地,量罗棋布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隧道渗漏水病害已成为国内外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国内广大隧道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实践中已经充分体验到了隧道渗漏水给工程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极大危害性.鉴于此,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高原高寒地区隧道内的渗漏水整治问题.研究结论:从高原高寒地区隧道的特殊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结合环境保护,提出"渗漏水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地表截排降相结合;洞内以堵为主,排堵结合;彻底根治,不留后患"的治理原则,采用洞内化学注浆等治理措施,选择适合高原高寒地区隧道渗漏整治注浆的特殊工艺,辅以钻孔取样和无损检测等多种检测方式,能够很好地治理隧道内渗漏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宁红军 《中国铁路》2023,(11):101-104
哈大高速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横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从冰城哈尔滨直通海滨城市大连,冬季自然环境恶劣,大风、冻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对铁路行车设备影响较大。通过对高寒地区冬季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总结高速铁路运营中受冬季自然灾害影响的特点,分析高寒地区冬季自然灾害对高速铁路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应对措施,可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应对高寒地区冬季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海拔2828米),溯格尔木河而上,经纳赤台攀升至昆仑山垭口,经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072米),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顺羊八井峡谷南下,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海拔3641米),全长1142公里。线路从北到南纵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腹地,沿线穿越了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湿地等不同的高寒生态系统,分布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由于特殊的环境气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脆弱,如何保护青藏铁路沿途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运营这条高原天路,成为摆在铁路人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建设对荒漠地区生态影响分析及环保恢复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青藏铁路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单纯,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系统稳定性差,十分原始脆弱,极易遭到破坏,且恢复困难;针对青藏高原荒漠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各种工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由此制定了各种工程活动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景观恢复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海拔高寒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大坂山公路隧道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南支脉,全和工1530m,洞口路面海拔高度为3792.88m,是国内目前海拔最高的隧道。为了解决好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问题,施工、设计、科研单位共同组织了科研攻关小组,通过研究、实践、总结、改进、提高,获得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隧道的基本经验和一些施工关键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建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修建商海拔高寒地区公路、铁路隧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全长1110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按照铁道部 提出的“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一流”的要求,克服高寒缺氧等重重困难,夺取了青藏铁路开局之年的全面胜利。 切实做到“三同时”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既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又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其生态环境既独特原始又脆弱敏感,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动车组空调机组在高寒环境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耐高寒技术研究,提出了耐高寒技术方案并完成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铁道建筑技术》2009,(1):I0004-I0004
“高原高寒地区铁路桥梁预制综合施工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组针对高原高寒地区的环境特点,对铁路桥梁预制施工技术进行了技术攻关和研究,确保了在海拔4700m以上、昼夜温差达30℃等极其恶劣环境下预制桥梁的进度和质量,创造了月制梁89孔的纪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冻融地区先张粱台座为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涉及到高寒地区的地表植被、珍稀野生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保护 ,冻土环境保护 ,水环境保护 ,自然地貌和景观保护等方面 ,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严格要求。朱总理在开工仪式上的讲话对环保工作提出了高度要求 :要求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广大干部职工 ,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加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精神 ,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生态环境 ,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 ,精心保护我们祖国的每一寸绿地。孙永福副部长在参建单位领导干部会上专门就环保工作提出要求 :必须认真搞好生态环…  相似文献   

12.
干线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12,(11):12-14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线哈大高铁试运行纵贯东北三省 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于10月8日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为正式开通运营做最后的准备。列车运行全程仅需4小时左右,这也是世界首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  相似文献   

13.
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及生态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及时借鉴国外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工程实例 ,特别是学习国外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动物通道的构建形式 ,进一步做好青藏铁路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 ,2 0 0 2年 1 2月 8日至 1 2月 2 0日 ,由铁道部计划司、青藏铁路公司、鉴定中心、第一勘察设计院 ,国家环保总局及随团翻译一行 9人对德国、法国交通建设项目设置野生动物通道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考察 ,本次考察历程 1 2天。现将本次考察的有关内容做如下报告1 国外的经验与做法1 1 环保意识与法制1 1 1 环保意识与环境理念 :在欧洲考察期间 ,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环境意识和理念已深植于…  相似文献   

14.
介绍冬季桩基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为在高寒地区进行类似的施工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寒地区机车风缸冬季容易发生冻结问题,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采用的89D制动缸润滑脂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逐步推进,近年来已先后开通哈大、盘营、哈齐3条时速300 km的高寒高铁。分析高寒高铁列车运行特点,剖析当前列车运行调整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哈大高寒高铁开通运营3年来调度指挥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摸索,提出了符合高寒高铁特点的"按秒指挥"列车调整方法。通过完善列车运行图参数和动车组限速影响计算程序,使调度员能够准确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及时做出合理调整,确保高寒高铁列车运行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其他高寒高铁的开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在全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高寒地区尚未有应用先例.随着哈大高铁的开工建设,固定式卸污系统首次在高寒地区投入使用,效果良好.本文以长春站为例,论述了高寒环境下,设备及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及防寒措施,确保系统在高寒的气候环境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寒地区客车冻害问题发生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到了引起冻害故障频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冬季铁路沿途降雪天气极为常见,易出现由于温差变化而使积雪成冰掉落击打地面信号设备造成其损坏的情况。介绍了高寒天气对哈大高速铁路轨旁设备的影响和防护经验,为其他高寒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栾龙 《铁道车辆》2014,(3):16-18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车体、电气、给水、制动和塞拉门等关键系统的高寒适应性技术方案,为高寒动车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