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乘务轮班计划是乘务计划的实施阶段,其质量影响乘务员对乘务计划的满意程度。既有研究多把所有乘务员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均衡性等优化目标,本文则从值乘时间、任务类型和喜恶类型角度系统刻画乘务员的值乘需求,并将具有相近值乘需求的乘务员进行分组,构建乘务轮班计划优化模型,尽可能满足不同分组乘务员的值乘需求。进一步构建基于路径状态的网络图模型,通过禁忌序列表示轮转约束,以需求序列衡量值乘需求的满足程度,将问题转化为最大费用流问题进行求解。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满足乘务员值乘需求,并确保不同乘务分组间需求满足程度的均衡性,求解方法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值乘方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值乘方式选择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很难对乘务值乘方式进行定量合理的评价。在分析了乘务员的配备数量、列车的维护和保养、乘务管理的难度、乘务员的作息时间安排、乘务计划编排难度、列车运用效率、乘务员的教育培训等基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所选的乘务值乘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尹延东  徐洪德 《四机科技》1999,(3):10-13,38
针对客车制造动盘铸造生产中产生的缩孔,缩松等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运用I-DEAS和ProCAST软件成功地进行了客车制动盘铸造工艺的优化改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重载车轮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伟生 《铁道车辆》1993,(10):11-15
本文在分析国外重载车轮运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后,结合我国货车S形车轮研究和Φ915Es型车轮的试制,阐述重载,低应力S形车轮的效果,并对我国研制Φ840Es型车轮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乘务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核心计划之一,优化乘务计划编制是保证日常行车安全和乘务员良好作息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乘务计划编制工作中的乘务任务轮转问题为研究对象,考虑各项任务轮转约束,以优化乘务员之间的任务均衡性为目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任务轮转的0-1整数规划模型。由于模型变量规模较大,传统分支定界算法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求得较优解,本文引入列生成思想和跟随分支策略设计该模型的快速求解算法。以实际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乘务数据为例,通过实验发现,相对于传统人工轮转方法,本文模型求解的方案在任务均衡性和轮休安排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在乘务员轮转规律性方面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主探讨中长途旅客列车乘务员的个性特征及饮酒的习惯,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30名旅客列车乘务员进行调查,其中男69名,女性161名,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0.60岁。并对其中119人进行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MAST),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客运乘务员〈30岁、30~39岁组E量表分均高于常模,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P量表分均低于常模(P〈0.01),〉40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机车牵引计算的机车优化操纵方案的建模过程和制定方法,并探讨了将其应用在实际机务运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套实际的应用系统,提高了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水平和机务运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SS3型电力机车在我段投入运用10年来,由于补机机车乘务员值乘中睡觉,在本务机车减压制动停车后,重联机车(补机)司机没能将调速手柄拉回零位,重联机车调压开关仍保持原级位运行,致使6台牵引电机同时高速空转,轮轨间剧烈摩擦发热,打伤钢轨的事故时有发生。若补机司机未及时发现,极易造成后行列车脱线,直接危及行车安全。针对SS3型机车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对SS3型机车YZJ得电电路进行改进。1 电路改进说明机车JK—2H监控装置加装了防溜功能后,要求本务机车停车后,能及…  相似文献   

9.
大秦线机车乘务员超劳对大秦线运输效率、列车运行安全、运输成本和人员使用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大秦线运输任务的不断增加,市场环境的变化,机车乘务员超劳问题尤为突出。以湖东电力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超劳问题为例进行分析,查找造成机车乘务员超劳的的原因,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来减少和防止机车乘务员超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向光友 《铁道货运》2012,30(10):12-15
通过分析襄阳机务段焦柳线襄阳北—枝江货运机车交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货运机车交路的调整方案。襄阳北—枝江货运机车交路实施优化后,机车运用效率明显提高,解决了襄阳北—枝江摘挂列车机车乘务员超劳问题,货运机车交路安全系数增加,方便日常运输调度指挥,有利于襄阳北站的畅通和机车乘务员队伍的稳定,有效缓解了机务段缺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南阳枢纽运输现状、南阳西站通过能力低、机车换挂次数多等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南阳枢纽货运机车交路在实际运输组织中对运输生产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枢纽地区列车运输的特点,提出将浩吉线机车交路拉通至信阳北站,西安局集团公司延安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和武汉局集团公司江岸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在南阳西站继乘;将江岸机务段机车交路通过南阳西站延长至西峡站、襄阳北站,武汉局集团公司江岸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和郑州局集团公司洛阳机务段南阳西机车乘务员在南阳西站继乘等优化方案,将机车换挂地点外移,减少南阳西站机车换挂次数,将由于机车机班存在的问题对南阳枢纽运输畅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并达到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选全路具代表性的六个机务段中100名乘务员,采用添乘测量和逐时观察法,进行疲劳指征、疲劳主观症状的调查和适宜运用时间的询问.多数地区的乘务员运行4小时后闪光融合频率明显降低,色名读唱时间显著延长,提示有疲劳征象。主观疲劳症状也有增多趋势。大部分乘务员建议运行时间为4~5小时。1983、1984年,曾先后在北京至石家庄、上海至金华、沈阳至大连三个乘务交路上,对机车乘务员工作适宜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机车乘务员一次连续工作适宜时间为6.0~6.5小时,其中3.5~4.0小时为运行时间。并于1985年11月通过了基层评审。与会专家认为采用心理学、生理学综合指标评定乘务员精神疲劳方法是可靠而有效的,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工作对于增进乘务员身体健康,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有重要意义,建议纳入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作进一步研究。从1986年起,本课题正式列为部科研计划,经三年的努力,现场调查工作已经结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地基变形控制是整个轨道变形控制的一部分。本文提出了地基临界刚度的概念,并以其作为地基变形控制的标准。本文利用地基刚度E ̄地基沉降S曲线来获取地基临界刚度[E]。为了求取E ̄S曲线,文中针对几种不同路堤高度情况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分析,运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并用分层总和法和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对铁路运输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目前关于机车乘务员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应用SCL 90自评量表 ,对某分局机务段乘务员进行整群调查 ,以便对其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及评价 ,并为今后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同时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质量提供一系列有力的资料。1 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某分局机务段的 6 4 0名机车乘务员 ,均为男性。年龄 18~ 6 0岁 ,其中 18~ 19岁 2 5 1人 ,30~ 39岁16 3人 ,4 0~ 4 9岁 15 9人 ,5 0岁以上 6 7人。采用SCL 90自评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某机务段下辖某运用车间处理机车乘务员异地助勤问题的经验教训,通过排查分析机车乘务员异地助勤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寻找导致机车乘务员异地助勤问题多发的主要原因,归纳总结出了如何防控机车乘务员异地助勤安全风险的具体措施,为相关部门防控机车乘务员异地助勤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首先将空车调拨引入动车组运用过程,建立了考虑空车调拨条件下动车组周转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的求解思路,给出优化编制动车组运用计划,以及列车运行计划变更时调整动车组运用计划,确定备用动车组数量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已开发的模拟软件系统,以京沪高速铁路为背景,对高速动车组运用问题进行综合模拟实验,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员配置目前大都采用经验法,缺乏对于乘务员职责及不同分工的精细化思考。针对此问题,细致考虑不同工种乘务员的职责和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员精细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将乘务员分为正线乘务员、备用乘务员和应急乘务员3类,分析了各类乘务员具体担任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以及需要的配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类乘务员配置的具体约束,并给出乘务员优化配置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地铁线路数据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该配置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某机务段运用车间处理新晋机车乘务员违标频发问题的经验教训,通过排查分析新晋机车乘务员违标存在的安全风险,寻找导致新晋机车乘务员违标多发的主要原因,归纳总结出了防控新晋机车乘务员违标的具体措施,为相关部门防控新晋机车乘务员违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编组站阶段计划需要频繁人工调整的问题,借鉴博弈思想,对站内调机和分配车流进行协同优化,建立编组站调机运用与配流协同优化模型。在南昌铁路局向塘西编组站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运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编组站阶段计划自动编制、调整的系统方案,并用软件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对需要人工调整的阶段计划进行自动优化调整,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全国第六次提速动车组大面积投入运用和今后高速客车开行的新形势,分析了当前客车车辆乘务员素质现状和培训考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关于客车车辆乘务员素质培训远期规划、职业素质标准、考核鉴定方式和各级职教部门功能定位方面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