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电池电压平衡会造成损失,但是对于最大利用率和使用寿命来说有利且有必要。只有车辆静止时,才能执行这个过程。电池电压平衡的具体条件:◆总线端15关闭且车辆或车载网络处于休眠状态◆高电压系统已关闭◆电池电压或各电池SoC的偏差大于某个限值◆高电压蓄电池的总SoC大于某个限值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则会完全自动进行电池电压平衡。因此客户既看不到检查控制信息,也无需为此进行特殊操作。如果电池电压的偏差过大或电池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三、高压安全与健康1.高压电带来的危险常规车辆上车载电源的电压一般都是12V或24V,当前电动汽车辆上的电压通常高达300V,而电压超过50V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被视为危险电压。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上的高压电操作安全,充分认识电动汽车上高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这些危险包括:电击、电弧或闪络、与高压蓄电池有关的危险、二次事故。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五、高电压蓄电池单元功能在2014款宝马i8上有电机电子装置EME控制和协调高电压系统的主要功能。高电压蓄电池单元和SME控制单元对于高电压系统的主要功能非常重要。高压蓄电池功能具体包括:启动、正常关闭、快速关闭、蓄电池管理、高电压蓄电池充电、监控功能等方面。1.启动  相似文献   

4.
汽车智能巡航系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车辆上的安全配备,多属被动式系统如空气囊、防死锁刹车系统、安全带或高刚性车体设计,其功能的发挥均在碰撞事故发生后或驾驶判断危急下的操作,然而分析意外的起因,驾驶分心占了很大的成分,因此专家一直朝向如何降低驾驶负荷,协助驾驶判断危险与提前做好碰撞  相似文献   

5.
一、车窗防夹功能 2003款车型为驾驶座侧安装了车窗自动升降系统的同时,还安装了车窗防夹系统。当你选择车窗自动关闭工作模式时,发生车窗夹住人体或物体时车窗会自动下降一定距离后停止,这样就避免发生意外,使用更加安全。相应的,如果选择的是手动模式,该系统不会起作用。但当蓄电池被取下或电压过低等原因而使控制单元的电源被切断时,驾驶座侧的车窗将失去自动升降功能,因为这时由防夹系统识别的车窗位置已被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车窗位置的重新设定,设定方法如下:请用手动方式将车窗完全打开和关闭。每次打开车窗或关闭时,要按住开  相似文献   

6.
<正>紧急切断装置是装设在液化石油气或液化气体罐车等液、气接口处的一种安全装置,当管道破裂或其他原因造成介质泄漏时,管内介质流速急增,阀门立即自行关闭,进行紧急止漏,防止介质大量泄漏,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相关法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汽车危险信号灯自动控制系统,此系统能在车辆紧急制动时,自动打开危险信号灯,并在危险排除后关闭,系统可靠、经济并且不需要对原车设计进行更改.  相似文献   

8.
唐娜 《时代汽车》2022,(10):196-198
随着近年来我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危险货物运输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点也不断增加,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也不断发生,特别是天津港瑞海仓库"8.12"事故发生后,暴露出我市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救援力量和应急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本文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必要性、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宝马X6高电压蓄电池单元是1个完整系统,不仅包含高电压蓄电池本身,还包括以下组件:蓄电池控制模块(BCM)、电子控制单元、电动机械式接触器、高电压导线接口、高电压安全插头、冷却系统、通风装置等。高电压蓄电池单元的主要任务是从高电压车载网络吸收、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提供使用;它还执行有助于确保高电压系统安全的重要任务,例如高电压接触监控;此外,高电压蓄电池单元还能"关闭供电"和"防止重  相似文献   

10.
熊荣华门诊     
正Q熊老师您好!有些驾驶员主动要求关闭奥迪车的自动启停功能,说使用中有些不习惯。但是,关闭后,有时车辆会发生一些异常状况,如启动困难或熄火,请问该怎么辨别启动或熄火现象与关闭启停系统相关,是正常的,或者与关闭启停系统无关,是故障呢?湖北读者:万熙文A新车50km内可以通过车辆诊断仪开启和关闭启动-停止功能,或者车辆行驶50km后自动开启该功能,50km以后不允许关闭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结合车辆倒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驾驶员注意力未集中或视野受到阻碍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极大提高事故发生概率,因此设计了一种作用于后视盲区的倒车辅助装置。该装置通过机械部件与电子测距系统相辅相成,实现倒车过程中针对汽车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时刻变化,实时给予汽车驾驶员反馈,并在达到临界危险极值前予以紧急自动刹车,从而达到降低危险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3高电压系统的功能3.1安全监控《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根据最大工作电压,将电动汽车的电气元件或电路分为A级和B级2个等级,其中A级电压电路对应的最大工作电压范围为0 V~60 V(直流)、0 V~30 V(交流),B级电压电路对应的最大工作电压范围为60 V~1 500 V(直流)、30 V~1 000 V(交流)。为了防止维修人员及驾驶人发生触电危险,  相似文献   

13.
识别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发现目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致因。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结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分析,提出了12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利用贝叶斯真理血清理论,结合专家知识,构建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因果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库构建了学习样本数据,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获得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人的失误、运输车辆和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包装与装卸;事故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道路状况、运输企业管理、主管部门管理、天气状况。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危险化学品道路安全运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冉 《商用汽车》2011,(18):39-41
近期本刊围绕"安全"这一话题进行了大量报道,本文以危险货物运输为切入点,整理了2011年7、8月国内发生的几起典型的危货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希望引起广大运输企业经营者、驾驶员及有关部门对于危险货物运输的重视,从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并提出4大避免或降低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ABS怕什么?     
怕高压ABS系统中的大多数电子元件在电压高时极易被烧坏.因此,在拆卸该系统中的电器元件和线束插头时应关闭点火开关,切不可用充电机起动发动机;也不要在车上对蓄电池直接进行充电(蓄电池与汽车电系连接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汽车诱发的交通事故中,有相当数量的事故是由于天气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车辆发生事故以后,照明系统损坏,后随车辆没有及时发现前方事故现场,导致二次碰撞所致。从技术上来讲,这些事故是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报警装置,在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来减少或避免此类的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危险货物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安全风险大,易造成事故。可从三个关键系统进行控制:一是"防"。包括:警示系统和减速系统,当罐车与障碍物小于一定安全距离时,车辆发出警告;当车辆行驶在特殊路段或处于危险状况时,车辆减速。二是"停"。当罐车与障碍物即将发生碰撞时,启动制动系统。三是"断",为防止罐车中的液态、气态等介质泄露,安装紧急切断装置,使危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陈华 《汽车与安全》2016,(11):39-44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称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作为标准配置装备在奔驰的S级轿车上了。研究小组在汽车的敏感部位安装了数只传感器,在事故可能发生之前,当这些传感器发现汽车的移动不正常或驾驶员进行恐慌性紧急制动操作时,这种被称之为“预安全系统的汽车座椅安全带”可以将被移动过的座椅再次校正到安全位置,并且关闭处于开启状  相似文献   

20.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泄露产生的水环境安全风险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水源保护区、Ⅱ类及以上地表水体等水环境敏感区高速公路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风险。基于防范水环境敏感区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的目的,针对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源控制系统的构建问题,在分析高速公路利于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动预防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源控制系统。该系统由风险源信息交换子系统、风险源事故预防子系统以及风险源事故防护子系统等构成,通过高速公路监控通讯系统将上述子系统有机连接;环境风险源信息交换子系统由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平台)和高速公路的监控通讯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高速公路与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平台)之间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信息共享;环境风险源事故预防子系统由主体工程构筑物和交通安全设施组成,其主要功能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行车安全性;环境风险源事故防护子系统由事故径流水收集设施和事故径流水蓄纳设施组成,其功能是对事故径流水进行应急收集和临时储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