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国汽车企业的正向思维 虽然"产能过剩"叫的"震天价响",但为什么跨国汽车公司却绝不"移情别恋",毅然欣然地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其实,这些公司并不含糊.他们都把近期目标瞄准在"十二五"末2015年市场需求3000~3500万辆,甚至更大的规模之上.如果按2012~2015年汽车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20%,那么这个规模就将达到4150万辆的水平,这是全球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2.
第一大关键词:产能过剩 产能,是生产能力的简称."过剩"论主要来自一批国外咨询机构,像罗兰·贝格、标准普尔、高盛、毕马威、摩根大通、亚汽资源等世界著名咨询机构,以及英国著名汽车预测专家马克斯·佩姆伯顿等,他们依据他们掌握的数据模式,推算中国未来汽车市场需求,异口同声地说,中国汽车产能已大大超出需求.  相似文献   

3.
库存疑云     
王威 《时代汽车》2010,(8):28-30
当各大汽车企业大举扩张产能的今天,有关中国汽车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则更加受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内汽车市场超乎寻常高速增长,部分汽车生产企业产能不足,可能引发新一轮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分析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需要汽车生产企业理性投资与国家主管部门有效控制来防范产能过剩风险。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两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然而,新一轮集中扩能之后,市场能否消化所增加的生产能力?有关产能过剩的担忧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工信部、发改委对于汽车企业产能规划和投资情况的调查,显示了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本期“东方时评”《产能过剩隐忧与有效控制》指出,需要汽车企业理性进行投资决策、国家主管部门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才能防止隐忧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正>市场"消化"不良,车价"官降"跌跌不休、商家优惠促销风生水起,可车市增速依然回落,库存跃上警戒线。如何缓解汽车产能过剩?限制国内投资、输出产业产能和挑战财税政策应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汽车企业乃至行业的谋划,不能因刚性需求而任性扩张扩产。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又重新被提起。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和江淮十家大企业(集团),2014年汽车合计销量为2107.66万辆,占全行业汽车销量的90%。再加上比亚迪  相似文献   

7.
近两个多月来,发改委频频发出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信号,这开始令汽车企业感到不安。但事实上,主流的汽车厂家却面临着产能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至今,各大汽车企业纷纷扩大在华投资.作为中国车市多年来毫无争议的前三名,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已经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上海通用为寻求在中国有更大的发展,计划在未来3年时间里增开4家工厂,将生产汽车能力提高到每年500万辆.据业内人士预计,到2016年,汽车闲置产能将上升至900万辆.各大车企的疯狂扩张,已让"产能过剩"的警钟提前敲响,一场矛与盾的博弈正在无声地拉开序幕.当国内外汽车市场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或增长萎缩时,车企纷纷"跑马圈地"地扩大产能以及渠道的快速膨胀势必会导致设备与厂房闲置,库存积压、流动资金紧张等苦果也将接连而至.无论是对于汽车行业还是其它制造行业而言,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是确保制造型企业获得最佳投资回报的基础,而通过数据挖掘,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优化则是进行智慧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吴勇 《汽车情报》2005,(20):11-13
在今后几年内,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汽车产能的急速扩张,国内汽车市场供过于求,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肯定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而进军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成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市场突破的一大出路。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轿车批量出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7,(11):22-23
产能过剩作为一个信息发布是可以的,但是要用行政的手段来限制一些大的企业和大的集团,特别是自主品牌产能的提高.这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讲是不利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推广,许多企业转型进驻。而产能过剩问题已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基于当前形势,构建寡占竞争模型,探讨政府补贴、关税壁垒对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关税壁垒会导致国产厂商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对国外厂商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两旺,连续两年雄踞全球之首。但现状依然是大而不强。在"数量"上超速发展的背后,尚有诸多隐忧。竞争力不强、零部件产业滞后于整车、自主品牌处于弱势、未批量打入发达国家市场,以及新的"产能过剩"等等。本期东方时评《我国汽车业发展的诸多隐忧》一文做了较为详细地解读。汽车保有量的高增长给城市带来的交通压力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必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汽车产能是否过剩、汽车产业集中度是否相对偏低、汽车产业是否具备了由"大"变"强"的基础、区域资源分割阻碍汽车产业发展的程度四个问题入手,对"十一五"末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行甄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内在要求、自主品牌建设对汽车产业发展要求和行业结构调整对汽车产业发展的要求。最后,从产业定位取向和产业职能取向两个方面提出"十二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总体形势明显好于2005年。预计2007年及其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可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整个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忧喜交加。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2007年中国车市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产业整合重组提速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要求加快结构调整,这将对未来5~10年中国汽车业  相似文献   

15.
《时代汽车》2007,(2):35-35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对汽车业产能过剩出台了调控细节,在控制新建整车项目、产能利用率信息公布,推动汽车业联合重组等方面提出6点调控措施,并明确鼓励自主品牌零部件工业集团化发展。中汽协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认为,出台调控措施最终目的是实现汽车业高产能利用率,防止企业盲目扩张产能。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两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然而,新一轮集中扩能之后,市场能否消化所增加的生产能力?有关产能过剩的担忧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工信部、发改委对于汽车企业产能规划和投资情况的调查,显示了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正>短短数十年来,中国汽车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快都为世人所震惊。这也吸引了许多海外投资者纷纷来华寻找商机。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产能问题一直是个分歧很大,各执一词的问题。在最近几年,不少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矛盾已为各相关部门所重视,其中商务部还特意将产能过剩问题和走出去战略问题进行了课题招标。明年开始实行的"十二五"规划正是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期东方时评《我国汽车产能问题上的科学发展观研究》为产能矛盾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增速进入换挡期,客观上也存在产能的结构性过剩问题,正需要有"一带一路"这样的平台和机制,吸引相关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关注,继而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目标国家,化解正在不断凸显的国内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行业政策 1.发改委"放松"汽车产能调控主抓结构调整 经历了两年的产能过剩调控之后,发改委首次表标2008年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提高汽车行业运行质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国内的汽车产业仍然布局比较分散,一些技术水平和国际上先进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不断提高企业增长质量,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应该是发改委2008年汽车产业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产能过剩”的声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汽车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前两年,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刺激了汽车企业的产量扩张,甚至出现“有车就有市场”的局面。但随着汽车生产厂家投资力度的增速超过购买力的增速,而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但引发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且不可一概而论。既要看到一些“滞销”车型的过剩,还要看到“畅销”车型的供不应求。因此,不能简单地看待产能过剩的问题。本期东方时评《正确看待产能过剩》一文即从各个角度辨证地评论了当前这一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