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联合于1991年12月21日至24日在江苏无锡举办了船舶辅机专业学术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研究设计和生产使用共27个单位的55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7篇,另有5个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1992年7月6~8日,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第五次船舶维修理论学组学术论文研讨会在舟山市普陀山召开。来自军内外27个单位的装备维修系统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共56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37篇,会上宣读23篇,有14篇书面交流。会议期间放映了表面工程有关录像,引起了与会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轮机学术委员会动力装置学组第三次学术年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浙江莫干山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四十二个单位,六十七名代表。会议由学组付组长上海交通大学付教授任文江和船舶电站公司付总工程师彭惠平共同主持。会议共交流学术论文三十五篇,其中宣读三十四篇。讨论分余热利用节能、动力装置优选、可调桨的研制和应用三个小组进行。代表们畅所欲言,对不同观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  相似文献   

4.
陈志民  李江 《船舶工程》2017,39(5):57-59
从船舶对辅机的信息化需求出发,分析船舶辅机设备信息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按辅机设备信息化水平将辅机分为功能型、自动化型和信息化型等3个层级,结合智能船舶和船舶辅机智能化对辅机信息化的要求,探讨辅机信息化发展方向。分析结论对我国船舶辅机及智能船舶的技术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船艇》1986,(9)
上海经济区船舶辅机联络网,于6月下旬在江苏泰兴召开了“防污染设备开发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船检、港监、城市环保等部门,共39个单位,64名代表。  相似文献   

6.
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海洋运输船学组第二次年会于1983年1月10日至13日在苏州举行。会议得到苏州船用机械厂的大力支持。参加会议的有船舶科研、设计、院校、船厂及船检等22个单位,共58名代表。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本学组的专业学术交流;召开学组工作会议讨论和制订学组今后的活动计划。会议共收到论文29篇,其中总体设计10篇,性能10篇,船型3篇,结构5篇,其它1篇。全部论文均以大会交流方式宣读。  相似文献   

7.
洪术华  焦侬 《船舶工程》2017,39(4):88-92
从船舶辅机信息化的现状出发,分析船舶辅机信息化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辅机信息化技术发展目标和思路;针对辅机设备发展的3个层级,指出当前船舶辅机设备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辅机设备的感知技术、信息分析技术和辅机设备的自学习和自决策技术,并需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伴随着辅机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深入,今后将逐步研发出具有状态预测控制与管理以及功能协同控制及能量管理等健康智能型辅机设备。  相似文献   

8.
《江苏船舶》1993,10(1):28-54
第三届全国内河船舶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10月17日至20日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来自九个省市的8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宣读交流了73篇论文,反映了近几年来内河船舶技术的进展。为了让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概况,本刊摘要刊登部分论文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动力装置学组以“船舶轴系工程”为主题的1991年学术年会于1991年11月7日至11日在青岛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轮机委员会委员、学组成员、论文作者及特邀代表共16个单位29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9篇(会上宣读17篇)。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舱室机械学组联合于1992年12月15日在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召开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和使用部门共30余人,他们中间有本专业领域中造诣较高的专家和教授,也有近年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全国船舶舾装学术交流会议在1993年11月份举行的全国船舶舾装学术交流会上共交流了12篇论文,其小涉及综合简装的有4篇,有关救生设备的有3篇,船舶造型设计和舱室内装的有3篇,滚装通道设备的有2篇。在综合舾装方面,交流了44000吨级油船富有特色的系泊布置和设给舵叶、挂舵臂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13日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辅机专业学术委员会在上海704研究所成功举办了“船舶辅机设备研讨会”,这是该委员会组织的今年第二次学术活动。会议由主任委员、上海704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富贵根研究员主持,十多个单位的三十多位同行与会。 会上交流的论文有上海704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自动化学组于1980年10月6日至11日在武汉市召开了船舶机舱监测和自动调节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49个单位82位科技工作者。会议期间共收到37篇论文,在会上宣读了35篇。这些论文广泛地总结了我国船舶机舱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推进与空泡》学组于1981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江苏省扬州市江扬船厂召开全国船舶推进器与空泡学术报告讨论会。有造船工业部门、水工建筑、水力机械、有关的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和使用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个别研究生102人参加。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方文均就如何开好这次会议作了指示并自始至终在小组同大家一起讨论。会议收到了论文62篇。其中宣读讨论37篇,散发交流25篇。宣读讨论分船舶推进器和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浙江省建德县召开了第五次学术会议,并对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进行了改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十四个单位的学组成员,论文作者和有关方面的代表。会议期间,首先由轮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计策同志宣布第二届学组成员名单及学组挂靠单位为中船总公司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由造船工程师学会(新加坡分会)、新加坡造船技师和造船工程师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海事技术(安全与环保)会议于1993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新加坡乌节大酒店举行,来自新加坡、中国、美国、英国、挪威和日本等十九个国家一百八十多位论文作者和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宣读论文65篇,其中5篇作大会宣讲,其余60篇分船舶工程、船舶安全、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六机部物资局和船舶舾装专业网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在上海召开了节木代木交流会。有六十二个单位一百五十五名代表参加。共交流了三十七篇资料,其中有:《铁塑结构船舶舱室新工艺》、《聚氯乙烯波型板代替木材在船舶上的应用》、《船用硅酸钙板研制及安装工艺》等。会议着重交流了各厂在木材使用和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以及船用新材料代替木材使用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节能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卅日至十二月五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由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学彦同志主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慰同志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135名代表来自全国70个单位。会议共交流论文61篇。其中船舶设计22篇,船舶力学16篇,船舶轮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辅机专业学术委员会于2002年6月7日在上海704研究所举办2002年第一次学术活动—船舶辅机舱室系统技术交流会。二十多个单位的五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辅机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704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富贵根研究员主持,按预定议程,会上有六篇论文进行了交流。这些论文分别是上海704研究所李建明高工及萧佐工程师的“膜空分制氮系统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单线制暖通系统用喷射器研究”、701研究所上海分部徐宏健工程师的“舰船水灭火系统设计有关问题考虑”、708研究所陈旭工程师的“装载冷藏集装箱货舱处所…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动力装置学组改组暨学术交流会在华南船舶机械厂的支持下已于198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广西梧州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大专院校,科研设计、船、机制造、航运水产部门等19个单位共35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篇,在会上宣读的有18篇。会议重点讨论了轴系设计、节能及废热利用,船机桨的最佳匹配、对轴带发电机的重新评价、齿轮箱等的CAD设计和齿轮标准情况信息等。与会代表认为这次会议起到学术交流、互通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