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评价实用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灰色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最优方案和备选方案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对立交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且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滨海地区加固盐渍土的路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滨海氯盐渍土具有的颗粒松散、稳定效果欠佳且水稳性差的缺点,对不同加固措施下稳定细粒氯盐渍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偏离度指标比选出最佳的加固方案.经室内试验验证,优选的配比表现出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可以满足滨海地区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灰关联法的桥梁加固方案决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桥梁加固方案决策中存在诸多的灰色信息,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确定指标权值的模糊灰关联决策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桥梁加固方案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桥梁加固方案优选中存在诸多的灰色信息,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确定指标权值的模糊灰关联决策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为桥梁加固方案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灰关联分析与变权排序法在公路网规划方案比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路网规划方案比选具有多指标的特点,且各指标的属性、重要程度和可比性都不相同,方案比选过程带有明显的灰性。运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比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灰关联度,根据权重的不确定性和灰色性,采用基于区间灰数的变权排序法来确定各属性指标的权重值。根据由灰关联分析法与变权排序法计算得到的加权灰关联度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评价实例表明,灰关联分析法与变权排序法对于公路网规划方案比选问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趋近理想灰关联多约束的交通救援中心中值选址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救援站选址问题中数据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信息的完整程度不高,同时交通救援中心的选址严格要求时效性。理想灰关联约束模型优先考虑应急救援的时效问题,其次考虑影响选址的其他因素。第1步依靠中值选址模型,以最短路径矩阵为基础,结合最长路径O(n)算法得到局部中心距离,以时间约束为衡量要素筛选出主要的候选地址。第2步利用趋近理想灰关联投影的多约束决策模型,将决策方案抽象化,通过把交通负荷量、物资补给能力等指标量化,建立决策矩阵。取方案中指标最优化和最差化状态下的正负灰色关联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向量,得到灰色关联投影系数,接近正理想方案的程度量化为Ei,远离负理想方案的程度量化为(1-Ei),从而实现统一衡量接近度与远离度的目的。投影系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综合模型将灰色系统理论、优劣解距离法和矢量投影方法结合,利用了P-中值模型与趋近于理想灰关联投影;决策过程通过实际算例进行详细的阐述,证明了趋近理想灰关联多约束中值模型的可行性,解决了交通救援站选址过程中模糊信息的处理问题;将多目标决策模型应用到交通救援站的实际选址中,能为方案的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对交通救援站的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矩阵在海损事故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序分析方法,建立海损事故类型与导致海损事故原因之间的灰色关联矩阵分析方法.并以1983~1992年10年间加拿大海域中发生的海损事故为例,进行了海损事故类型与事故原因的灰色关联矩阵分析.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分析在公路工程建设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建设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多属性的决策问题,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机理明确,计算简便,在较大程度上消除了主观随意性,可为多目标多属性方案的决策和措施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在公路建设方案选优中的应用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针对原灰色关联分析中关联度的规范性以及无量纲化方法和分辩系数的选用的影响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液体固化剂加固土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液体固化剂加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利用双电层理论加固土的强度形成机理,同时对液体固化剂加固与石灰加固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液体固化剂加固土具有优于石灰加固土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邯(郸)-临(清)公路工程中的低塑性粉土,选择了多种加固方案,测试了每种加固材料在不同龄期的各项力学指标,分析了其加固机理,为邯-临公路推选出了底基层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1.
含砂低液限粉土底基层加固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邯(郸)临(清)公路工程中的低液性粉土,选择了多种加固方案,测试了每种加固材料在不同龄期的各项力学指标,分析了其加固机理,为邯(郸)临(清)公路推选出了底基层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演变的动态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预测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转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灰色关联和预测分析,揭示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的决策,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法与格序决策法,提出了灰色格序决策方法.该方法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极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化处理,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用灰色关联度来度量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贴近程度.根据提出的方法,对干线公路G204盐城节点过境方案进行了比选,经分析发现,绕行式的过境模式虽然增加了过境车辆的绕行距离,但从工程经济、环境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仍不失为一种相对较优的过境方案.应用结果表明:灰色格序法综合了灰色关联法和格序决策法的优点,能更好地反映备选方案间的相对优劣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建立海损事故与事故种类及原因之间的关联矩阵,找出海损事故的主要种类及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以某水域海损事故为实例进行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汽车覆盖件工艺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同时工艺方案呈现多解性。这里首先根据汽车覆盖件的工艺特点,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工艺方案灰关联分析评估模型,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利用评估模型对各可行工艺方案进行评估,选出了最佳工艺方案。实践表明评估结果清晰明了、准确合理,而且操作简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立交方案综合评价具有多目标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组合权重的灰色关联投影法。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应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立交方案进行评价。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验证,表明指标权重更科学合理,说服力强,结论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7.
离子型土固化材料对膨胀土的加固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型土固化材料对广西南宁膨胀土进行化学加固,通过试验获得不同配合比加固土的化学成分、阳离子交换量和比表面积,对加固土的物理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加固土的微观形貌,并试验测试加固土的膨胀性和强度特性,探讨离子型土固化材料对膨胀土的加固机理.结果表明:离子型土固化材料使得膨胀土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和比表面积显著降低,土对水的吸附能力减小,土的结构稳定性得到增强;离子型土固化材料与石灰共同作用.使得膨胀土的层状结构形式改变为粒状结构,土粒之间的联结增强,土一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系发生改变,土的胀缩总率和塑性指数明显减小,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邹苏华  陈赟  陈州 《公路与汽运》2009,(5):30-33,4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结合工程实例,构建了农村公路规划质量多层次灰色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关联系数的层次化分析,得到被评价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充分利用了各评价指标的信息,使得对农村公路规划质量的评价更为合理,从而保证决策更加科学.文章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项目的综合评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董立  董秀坤 《路基工程》2009,(5):99-100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和区间关联度公式。针对高速公路软弱地基的不确定性,充分考虑了工程地质条件、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处理效果和可靠性等综合因素,建立了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并以对四种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为例,实现了软基处理方案的优化选择,说明了灰色区间关联决策方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最优桥型方案的确定是桥梁初步设计阶段的关键内容,决策结果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开展和实施。目前山区桥型方案的确定主要以经验判断为主,可采用的理论方法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一种山区桥型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从经济、技术、社会3大方面综合考虑影响桥型选取的多种因素,选定12个评价指标,构建山区桥型方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桥型评价指标权重以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造加权灰色关联系数决策矩阵,并采用逼近理想解法计算各备选桥型方案与灰色关联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最后以相对贴近度的大小作为评判依据进行优劣排序确定最优桥型方案。运用该评价模型对贵州普安县山区某公路3个备选桥型方案(A_1~A_3)进行比较,获得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A_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A_2)和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A_3)3个方案的贴近度分别为0.597 7,0.315 6,0.400 3,优劣排序为A_1A_3A_2,即第1方案为最优方案。将该桥型方案应用于实际桥梁建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为山区桥型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