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调查研究斜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斜坡特征的基础上,对清子高速公路K28+900~K29+250段拓家沟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对该斜坡失稳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验算,得出斜坡在天然、饱水状态两种工况下均处于失稳变形状态的评价;最后,提出了对该斜坡削方、抗滑桩及截排水的加固治理方案。从竣工后的现状可知,加固治理措施可行,斜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段波  彭涛  邓安 《路基工程》2011,(6):156-158
斗嘴斜坡在地震和连续暴雨的情况下产生了变形,对斜坡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现场调查、测绘、勘探以及室内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斗嘴斜坡的变形特征,分析了该斜坡的变形机制,并对三种典型工况下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2边坡坡脚面临公路,人类活动频繁,建议采用修建护脚墙和地表截排水沟的防治措施,防治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单元法,通过改变影响斜坡桥基承载能力的各设计参数,对不同斜坡坡角、桩径、桩长、桩身材料以及岩石特性情况下桥基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得出了各有关参数对斜坡桥基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对斜坡桥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某软弱基座型斜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仁义河特大桥南桥台斜坡为例,通过对斜坡底部的石膏角砾岩的力学特性和流变特征分析,认为该斜坡为一可溶性软弱基座型斜坡,组成斜坡基座的石膏角砾岩是一种具有流变特性的软岩。采用2Dσ软件对斜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认为该斜坡只可能发生局部的失稳破坏,不会发生大面积的滑坡、崩塌或座滑,不会影响大桥的安全,从而为解决该类特殊斜坡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斜坡预应力T梁由于坡度较大,施工困难。以万州区红花地码头的斜坡道为例,对大斜坡大跨度预应力T梁的施工难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单元法,通过改变影响斜坡桥基承载能力的各设计参数,对不同斜坡坡角、桩径、桩长、桩身材料以及岩石特性情况下桥基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得出了各有关参数对斜坡桥基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对斜坡桥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邹静蓉 《公路工程》2008,33(6):16-19
利用数理统计理论,通过对影响斜坡桥基承载力的各因素,包括桩径、桩长、桩身材料、岩体特性、桥基位置及斜坡坡度等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出求解斜坡桥基承载力的一般表达式,对斜坡桥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理统计理论,通过对影响斜坡桥基承载力的各因素,包括桩径、桩长、桩身材料、岩体特性、桥基位置及斜坡坡度等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出求解斜坡桥基承载力的一般表达式,对斜坡桥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某高原铁路桥隧相连工程穿越不稳定斜坡体进行研究,分析了斜坡体失稳的原因,基于传递系数法分别计算其天然工况下和地震工况下的坡体稳定系数以判定坡体的稳定性,并求得坡体推力。结合计算结果,对该斜坡体采取抗滑桩、桩间土钉墙和桩顶锚索等综合整治措施,有效提高了斜坡体的稳定性,保证了工程安全可靠,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影响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斜坡坡度、路堤填土高度、路堤顶面宽度、路堤边坡坡度等。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对斜坡地基上不同斜坡坡度、不同填土高度、不同路堤宽度以及不同路堤边坡坡度的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了各个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筑高度和顶面宽度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斜坡坡度的影响,而路堤边坡坡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建议综合考虑斜坡坡度、填土高度、路堤宽度、路堤边坡坡度、极限承载力等各种因素来指导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的设计与施工,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1.
岩质边坡参数敏感度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在坡顶极限荷载作用下,以坡脚剪应力最大值之比K为评价指标,探讨岩质边坡各参数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边坡稳定性对各参数的敏感程度,明确了凝聚力为边坡稳定的敏感参数,是边坡稳定性的控制因素;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某高边坡为研究对象,确定边坡坡率进行放坡处理和加固设计,采用蒙特卡洛概率分析法对边坡放坡后和治理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蒙特卡洛概率分析法能较为准确、全面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对传统极限平衡分析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蒙特卡洛法在边坡锚杆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伟  冯光乐  王雪刚 《公路》2001,(6):73-76
在边坡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以边坡几何形状,边坡加固为设计变量,建立了以经济指标为设计目标的目标函数,并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锚杆边坡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某新县城萝卜岗边坡为缓倾角顺层砂泥岩互层型边坡。在该边坡挡墙基槽施工时发现,边坡岩体深部存在隐蔽的张拉裂缝,而其上覆岩体却仍保持较完整状态的假象等地质现象。以该边坡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及对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分析取值的基础上,建立了边坡变形破坏的概念模型,通过采用离散元程序对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的反演分析,深入地揭示了该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降雨条件对残积土坡坡体内部变形特征及边坡失稳机理的影响,结合自制监测系统、人工降雨试验及数字照相量测技术,开展不同位置、不同坡度、不同密实度边坡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雨水入渗对坡体变形、吸力的影响。指出失稳预警因子应从降雨诱发滑坡失稳机理出发,着重考虑边坡关键位置的力学物理量变化。基于坡体变形和吸力时变规律,提出边坡变形发展的3个阶段;基于不同条件下边坡的失稳破坏过程,揭示降雨诱发残积土坡的失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边坡上部土体吸力和变形变化幅度较大,速度较快,而下部土体变化幅度较小,速度较慢;陡坡和高密实度边坡抵抗降雨入渗引起的变形能力强于缓坡和低密实度边坡,由于小孔隙结构发生破坏所需的能量远大于大孔隙结构,导致低密实度、缓坡坡体中部产生的变形大于坡体上部;边坡变形发展阶段为初始蠕变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滑动破坏阶段;无支护的边坡,失稳预警因子可选择边坡关键位置处的基质吸力;有支护的边坡,应根据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和边坡关键位置处吸力变化特征来选择预警因子;土坡的失稳模式为坡表冲刷→冲沟、切沟侵蚀→坡脚局部坍塌→破坏范围纵横发展→整体失稳,滑动面深度为1~3 m,该类滑坡应注重坡脚防护,尽可能降低边坡渐进累积破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构建东南沿海地区降雨诱发滑坡预测模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拉剪耦合作用,对Mohr-Coulomb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在不同坡高、不同高宽比的边坡底部入射3条经典地震波,对边坡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首先采用显式迭代子增量法编写考虑拉剪耦合作用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子程序,并在边坡模型的截断边界添加黏弹性人工边界、输入等效地震荷载,模拟边坡受到的地震作用;然后以单元分别受到压缩和拉伸作用为例验证子程序的正确性;通过与已有地震边坡的研究结果对比,表明在地震边坡分析中若不考虑材料的拉剪耦合作用,得出的结论偏危险;最后在边坡底部垂直入射3条地震波,分析不同坡高、不同高宽比的边坡在2种强度准则下安全系数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边坡(坡高、高宽比不同)在不同地震波(El-Centro,Kobe,Northridge)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各不相同,但安全系数都随坡高增加和坡角增大而降低;考虑拉剪耦合作用边坡的安全系数小于不考虑拉剪耦合作用边坡的安全系数,并且其安全系数的变化各有特点;坡高和高宽比的变化影响边坡对地震波频段的响应;分析地震边坡的稳定性,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拉剪耦合作用以及边坡高度和高宽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曹松傑 《路基工程》2021,(6):114-118
以黏性土路堑高边坡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标准边坡模型,通过对不同坡形要素与标准边坡模型所对应的坡形要素值得到的变量商与所对应的边坡模型稳定系数关系进行曲线拟合;从定量角度研究不同坡高、不同分级高度及不同平台宽度与土质路堑边坡稳定系数间的关系,提出了坡形要素变量商的概念,使不同坡形要素与稳定系数的拟合公式物理意义有了正确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坡高及分级坡高要素与边坡稳定性呈单调递减关系,平台宽度要素与边坡稳定性呈单调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昆明~嵩明高速公路后窗子坡面泥石流为例,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泥石流物源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得知后窗子坡面泥石流体富含高岭石和蒙脱石等亲水性黏土矿物;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后窗子坡面泥石流形成机制,从坡面泥石流形态和裂纹阶段扩展将后窗子坡面泥石流形成过程划分为强度衰减(微裂纹滑移生核)、蠕动变形(微观裂纹扩展)、局部滑动(宏...  相似文献   

19.
基于Bayes判别和Fisher判别分析理论并结合工程实际,选用边坡岩土体的重度、黏聚力、边坡角、边坡高度及孔压比5个指标作为边坡稳定性预测的判别因子,建立边坡稳定性预测的Bayes判别和Fisher判别分析模型;以28组边坡已知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Bayes和Fisher判别函数及对误判率进行了估计以检验模型的优良性,并选用7个工程实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一步进行考察,结果全部预测正确。  相似文献   

20.
张新洲 《隧道建设》2012,32(1):115-120
为解决位于繁忙的公路运输干线上方、复杂高陡边坡上的隧道洞门边坡加固施工和特殊地理环境的施工组织管理问题,保证陡壁上隧道洞门及边坡加固施工期间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施工设施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加固后的边坡满足铁路运营期间长期稳定和安全,选用多项边坡加固技术进行组合,重点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边坡监测方法及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结论如下: 1)高阳寨隧道进口洞门边坡的加固,因地制宜地集中了多项边坡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达到了预期的加固目的; 2)边坡的稳定监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了边坡稳定监测方案,没有观测到明显的边坡变形数据和现象,这种监测方式在岩质陡壁上效果有限,是否适用有待商榷; 3)公路绕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