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自行车》2004,(11):37-38
台湾YunYue公司经多次反复试验,终于如愿以偿,开发成功了一种带有避震器的可调式自行车把接头。据介绍,安装在自行车把接头上的这种采用“全新概念”设计、打造的微型避震器,实质上是“空气避震弹簧”和“液压油槽”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含金量相当高。上述这种可调式把接头的调节极其简单:骑车者只稍借助于安装在避震器旁边的一根调节杆,  相似文献   

2.
Blackburn公司在他们所有的专卖店内推出了一款取名为“AirTower 5 CF”的落地式自行车打气筒。这款采用“最新设计理念”打造的自行车打气筒零售价为199美元,它采用碳纤维材质制作,既牢固又轻便,在10次上下“撞击”下可使轮胎充气气压达到100磅。由于打气筒内部装有一种能让充气气流朝两个方向同时伸展、结构极其独特的双级泵,  相似文献   

3.
德国著名的自行车零件生产企业——HUMPERT公司,此次在“2004中国台北国际自行车展”上所展出的一种多功能自行车把接头,因“个性”相当独特,故同样也深受许多参展厂商和观众青睐。这种配有双重式“活络关节”、设计独特的“儿童安全保险装置”以及反应极其灵敏的“快速夹紧器”等优质零配件的多功能把接头(商标品牌:“X-ACT”),以结构合理、制作精致、调节方便(角度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经济实用、安全性强,为其最大特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行车》2004,(12):39-39
以生产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为“主业”的钲尚金属工业公司(中国台湾地区),此次是第二次赴日本东京国际自行车展参加展示。钲尚除了在深圳设有生产据点,生产电动折叠式自行车之外,还批量生产自行车把接头、车闸制动钢绳等产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行车》2005,(1):52-52
在法国自行车行业中颇具知名度的自行车生产厂商(以生产自行车车架和前叉为“主业”)——法国LOOK公司,此次在“2004拉斯维加斯国际自行车展”上所推出的一款名为“HSC 5S L”的碳纤维制超级轻量化前叉,因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加之“身材”比较苗条,故也抢夺了不少自行车零售商和自行车采购商的眼球,成为展会上十分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代表日本运动品牌的INTELMAX股份公司(位于日本山梨县,公司代表:今中大解先生)不久前开发成功了一款采用碳纤维材料打造、重量仅达960克、名为“X-LIGHT”的硬壳式自行车车架。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在“X-LIGHT”的外观设计上充分利用了碳纤维所固有的种种特性,由此这就使得此款选用碳纤维打造的竞赛自行车专用车架,不仅“体态轻盈”,而且在行驶时还可使骑车者感到特别轻松、省力。  相似文献   

7.
CORRATEC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拓展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现正朝着“全面提升碳纤维自行车车车架的外观设计和制造技术”这一远大目标奋力前进!据介绍,就碳纤维混合物车架的制作而言,已有部分生产厂商经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经开始与传统的“硬壳式结构制造方式”告别。虽然,车架的上管和下管仍继续采用一块材料制造,但立管却选用了接头连接技术,说得确切一些.这就是采用一种管子套管子的连接方法,使立管与其它两根车架主管(上管和下管)相互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是谁说公路车必须是碳纤维材质?Speedone自行车给了我们一个耳目一新的新思路。在钢骨架车身悠久传统的基础上,再加之先进技术的Reynolds 853 tubing管材,于是乎Speedone自行车在年内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正法国Look公司发布了新车型Look CR-564,将旗下场地自行车系列扩充至3款车型。CR-564是在Look旗下顶级场地自行车L96的基础上打造而成。在英国,其将仅以单车架的形式出售,售价为1 799英镑。车架为碳纤维材质,并搭配碳纤维前叉和碳纤维座管。车架管型具有空气动力新款Look 564在英国将只以单车架形式出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行车》2004,(12):38-38
整车售价达9,500美元、名为“MXM”的这款轻量化碳纤维自行车,系以用料讲究(车上各种零部件山地车、碳纤维打造:普通变速自滑板车、全部采用“Easton电碳纤维制造,唯有上管和中接头为铝合金制造)、装备齐全(配有20档Carripagrlolo Record w变速器/碳素纤维曲柄以及FSAK—Wirlg前叉部件、等高档零部件)、整车重量轻(车架高度规格为50厘米的,重量仅为16.3磅左右)、规格多样(分41、44英47英50、53厘米5种:式样属于倾斜式上管结构范畴)以及骑坐感觉安逸、轻松、舒适,前后蝶型刹车。  相似文献   

11.
“ORGANIC LIGHT”碳纤维山地自行车(用于越野竞赛);ACE X-LITE CTI 3.0FS越野竞赛山地自行车——选用航空产业使用的钛合金打造的高品位山地自行车;GRANDEE B-PXR“城市骑手”山地自行车;FXLKT 3N越野竞赛山地自行车  相似文献   

12.
《轿车情报》2012,(6):68-68
OA:为什么选用碳纤维材料做这个SUV的车架? Maurizio Reggiani:这款车大量地采用碳纤维材质,主要还从减重的角度考虑。主要在车辆的车身,甚至包括内饰里面都采用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材质包括用在车身外面的不同部件,以及车辆内部地面的材质也是采用了碳纤维。由于大量采用碳纤维,使得整车重量降低了100kg之多。除了采用碳纤维这种轻量级的材质之外。还采用了锰,也是一种比较轻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德国名的自行车零配件生产厂商——HUMPERT公司,在2005年科隆国际自行车展上所推出的一款由可调式把接头和把横管组合而成的多功能自行车车把,因设计新颖,结构独特,故也吸引了不少自行车采购商和观众的目光,在展会现场产生了较大的轰动效应。据介绍,由于HUMPERT公司推出的这款多功能车把,把接头可自由上下移动,把横管(由中间部分、左面部分和右面部分三个部分构成)左面部分和右面部分同样也可在横向方位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自行车市场流行色彩——白色,不再仅仅适用于自行车车架,而且也适宜于各种自行车零部件表面涂饰。据介绍,德国自行车车架及自行车把接头制造专家——HUMPERT自行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以下简称HUMPERT),其实在这方面反应相当灵敏,不失时机地将白色这一流行色彩运用于自行车零部件表面涂饰。  相似文献   

15.
脚蹬升级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用螺钉把它们安装到你的链轮曲柄上,并把新的锁片附加到您的鞋子上就OK了,并可以提供即时的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踩踏表现。Look公司在无夹板脚蹬领域已经纵横了十多年,现提供售价为199美元的石英碳纤维脚蹬作为他们山地自行车顶级脚蹬的“升级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摩托车时代的变迁,车架的材质也不断的改进,材料的性质不断得到提高,结构越来越轻巧。目前,CFRP(碳素纤维增强塑料: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已渐渐地成为赛车车架的主流。在不久的将来,合金也可能成为车架的主要材料。然而,车架的材料和车架的制作方法有很大的关联,现在就让我们逐一分析。一、材质和制作方法让我们先从越野自行车(山地车)说起,可以看出非常具有历史性的钢管自行车,以后逐步演变到铝、钛、碳纤维(即CFRP)制作的自行车,所有材质的车架都陈列在自行车店铺里。由此看来,自行车比摩托车先进多了。几乎所有的摩托车专卖店都没有钛合金或碳素纤维增强塑  相似文献   

17.
浙江著名的力霸皇公司为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长期来一直致力于中高档自行车的研发,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去年该公司抓住国际市场高档碳纤维自行车的需求增长的机遇,投巨资、引设备、重科研,建成了一整套碳纤维自行车零件的生产线,一跃成为浙江省自行车行业首家自主生产高档碳纤维自行车零件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8.
优品评介     
《汽车与运动》2013,(3):168-169
出身豪门来自迈凯轮的新年礼物迈凯轮设计工作室近日从迈凯轮当家跑车MP4—12C得到的灵感,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精品附件,包括同豪雅表合作的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的限量版运动手表、同样碳纤维材质以及迈凯轮标志性橙色配色的旅行箱以及采用高级皮革制成的钱包、名片夹以及皮衣等。面对这些让人眼睛喷火的“尤物”,  相似文献   

19.
QB1880-1993《自行车车架》及QB/T1715-1993《自行车车把》是轻工部的行业标准,分别于1994年8月1日及1993年12月1日实施,在车架标准中有一个“车架中接头垂直度”的检验项目,在车把标准中有一个“把横管弯曲处圆度”的检验项目,笔者在长期实践中对上述两个项目的检验方法存在一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15日,由连云港迎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和神鹰碳纤维自行车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碳纤维自行车技术开发"项目通过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技术鉴定。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出席了鉴定会。该项目是由连云港迎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碳丝和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碳纤维自行车整体技术组成。"碳纤维自行车技术开发"项目通过后,碳丝的月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00吨,碳纤维自行车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0万辆,自行车车架一次性成功率可以达到96%。碳纤维自行车整体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