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车计划传输代理程序可以读取调车作业通知单信息,根据定制格式转换处理,通过串口传输到驼峰自动化系统。本文介绍了应用开发背景、系统需求与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电磁超声检测中,针对磁致伸缩换能器换能效率低,接收到的信号通常十分微弱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在激励线圈和功率放大器之间的阻抗匹配电路,使之可以在30~150 kHz内的能量传输效率增大。通过Smith圆图法确定元器件数值并用阻抗变换得到的公式去验证,设计出阻抗匹配网络。该网络可以增大传输功率,提高激励线圈上的电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阻抗匹配电路,可以有效提高激励电流,进而增加电磁力,使得磁致伸缩效果明显,功率传输效率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移动卫星通讯技术的列车自动报点系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系统实现列车运行时刻信息的自动传输.整个系统采用移动卫星移动通讯技术,将列车运行时刻信息直接传输到调度所,实现列车运行时刻信息自动采集和传输,调度所可以自动完成列车运行图的绘制,在电子地图显示列车运行位置.并提供了地面与列车的移动通讯平台.  相似文献   

4.
调谐区绝缘化无碴轨道对轨道电路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轨道电路在无碴轨道争件下的传输问题制约了无碴轨道的推广应用。全程绝缘化处理、调谐区绝缘化处理和优化轨道电路设计是目前改善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的主要途径。调谐区绝缘化处理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但对于改善谐振式轨道电路传输特性作用有限,由此带来的协调与配合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传统SDH设备无论是接口速率还是带宽均无法满足直接接人以太网的要求。华为Metro系列多业务传输设备,可以在插入以太网接口板(ET1)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透传功能。每块板可将1~8路10/100Mb/s以太网业务采用VC-Trunk方式,映射到SDH群路上的1~48个2Mb/s时隙中,实现对以太网业务的透明传输。传输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的VLAN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专用无线通信承载大量列控信息传输业务,是高速铁路系统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当无线通信传输受到电磁骚扰影响时,骚扰信号和无线通信信息传输误差之间的定量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基于骚扰信号幅度概率分布测试结果,通过定量分析无线通信信息的传输误差,提出一种预测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的方法。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无线通信抗电磁干扰性能的准确评价;同时,提出的方法与无线通信采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无关,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传输干扰率是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指标中重要的一项,其描述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误码性能对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的影响程度.在介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列车控制系统信息传输特性、列车控制系统链路层数据传输协议、通信系统越区切换等.基于列车运行速度与传输干扰间的关系,提出采用分布式天线扩大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案,降低数据传输与越区切换发生的碰撞概率,以改善传输干扰性能.通过对分布式天线系统覆盖范围以及对其同频干扰、载波干扰比等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分布式天线覆盖方案可以有效地扩大广义小区的覆盖面积以改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8.
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通过地面应答器时的接收性能测试是我国目前客运专线列控系统运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应答器传输模块测试的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首先分析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的工作机理,深入研究车速对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影响,推导出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实际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表达式,然后提出基于自动测试系统和虚拟仪器设计方法的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实际应用和测试表明,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产生的信号和理论分析相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应答器传输模块接收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务段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传输和统计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TCP/IP协议的技术方案,开发了利用Socket接口实现机务段中各信息采集源点与信息处理服务器之间的传输系统,具备机务段生产安全信息的可靠传输、工作量统计分析等功能,在大同机务段的实际生产运行后,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现场的需求,并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信号动态检测系统对轨道电路传输特性进行检测,可以发现信号设备存在的隐患。随着设备应用水平的提高,精度要求更高。介绍了轨道电路传输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以此来验证现有设备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网络的视频监视系统实现地铁施工中现场作业流程和现场管理的可视化管理,通过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多路视频信息采集、控制和传输,可以大大提高地铁施工安全和现场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光纤/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应用于铁路无通通信网中。本文介绍了光纤/无线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了铁路光纤/无线传输技术的特点。光纤/无线射频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传输信号的载噪比CNR,铁路光纤/无线射频传输系统的上行信号采用的是多中接入技术,是由多上终端站光信号合路而成,中心站接收到的单载波信号载噪比与下行信号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铁路光纤/无线传输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上行通道的噪声与干扰抑制技术。光纤/无线传输方式适合铁路调度通信的特点,可根据沿线的场强分布设置远端站。光纤/无线传输技术可以扩大和延伸无线基站的覆盖范围,是减少铁路沿线无线信盲区,提高基站信道利用率的是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文中给出了环行道路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远距离保护继电器是电能传输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在2AC110kV16.7Hz的德国和奥地利以及2AC132kV16.7Hz的瑞士的铁路电能传输系统中大面积使用这种继电器。其任务是快速采集危险性的传输网络故障并予以切断。此外,在现代化远距离继电器中装用的故障位置定位器可以准确测定故障位置。要完成这两项任务都需要掌握线路数据,最重要的继电器参数是正序阻抗和接地因数(也称为K因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使用MQ系统中步跳的功能实现的传输模型,并在安全生产环境中得以实现.从而证实步跳功能即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又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不受外界侵犯.  相似文献   

15.
传输干扰率指标是GSM-R网络服务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传输干扰时间和传输恢复时间来衡量。其描述GSM-R系统的传输干扰水平,同时描述GSM-R网络误码性能对列控信息传输的影响。引起数据传输干扰的原因可分为3类:一类是基站间切换,一类是网络外部或内部频率干扰,还有一种是随机出现的"短干扰"。频率干扰在网络优化期间可以规避,短干扰随机出现,干扰时间短,出现位置不可控。所以,通过研究切换引起的数据传输干扰,分析传输恢复时间指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最后,通过实验室测试,分析不同的传输恢复时间对CTCS-3(简称C3)业务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个win98下的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利用该程序可以实现文件的传输下载,并实现远程文件自动更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列车车载电缆是其整个电力系统中传输和分配电能以及传输信号控制信息的重要设备,电缆的绝缘状态对列车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影响。传统绝缘检测装置都未考虑到电磁干扰对绝缘检测的影响,列车运行环境中严重的电磁干扰易造成绝缘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波动大及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双T滤波器的列车电缆绝缘检测新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电缆绝缘检测精度,而且还可以适应列车复杂噪声信号干扰环境,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列车控制系统中铁路安全通信协议的机密性,消除数据明文传输存在的潜在威胁,提出了基于国家商用密码算法的列控系统核心网络加密技术实施方案。通过硬件、软件结合构建加密保护方案:在信号安全数据网子网内或子网间串接密码机,实现硬件的数据帧加密;采用三重SM4加密算法对通信报文的数据帧加密,实现列控系统软件应用数据的加密。搭建列控系统测试环境对加密技术方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加密方案在对列控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无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列控系统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基于国密算法的列控系统传输加密研究为列控系统提供了传输加密可借鉴的方法和应用实例,也为铁路信号系统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5.8GHz无线频段车-地视频传输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轨道交通车-地视频传输应用的需求和适用性.介绍了轨道交通车地间视频传输系统的组成,并对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试验现场实地测试结果表明,可以支持有效的视频传输流量.验证了5.8 GHz频段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能力.测试与分析均表明,802.11a技术适合在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领域中应用,作为视频控制、旅客信息传递、高清视频等业务传输的无线通道.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无线语音教学系统,该系统采用ARM7开发板为学生终端,普通笔记本电脑为教师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建立局域网,用实时传输协议(RTP)实现多媒体的实时传输.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无线网络和嵌入式终端,使语音教学地点可以在任意教室.另外,该系统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语音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