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欢 《天津汽车》2009,(12):49-51
现在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陛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传统的转向系统无法满足低速时的灵活性与高速时的稳定性要求,可变转向比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文章介绍了当前应用和开发的可变转向比转向系统,指出该系统使汽车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可变转向比技术是未来转向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对机械转向、液压动力转向、电子控制液压动力转向和电子控制电动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动态和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某SUV车建立了刚柔耦合整车系统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稳态转向特性仿真分析,发现该车具有先不足转向后过多转向的问题,并且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n偏小.通过对悬架刚度、稳定杆刚度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该车的过多转向问题,使之具有了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并且使an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及试验验证,说明优化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汽车转向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立生  邵惠鹤  孙优贤 《汽车工程》2000,22(6):381-383,388
本文研究侧偏角有约束条件下,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根据汽车转向动力学的特点,建立了具有不确定的汽车转向模型,给出了车体质心处侧偏角有约束条件下,二自由度鲁棒四轮转向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LMITool给出了控制器的迭代算法,并给出了仿真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5.
转向前桥在汽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汽车转向,而转向角是决定转向前桥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本文解决了在桥总成装配线快速调整某转向前桥转向角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立宽 《专用汽车》1992,(1):28-29,8
提出了主销中心距和梯形壁长的新理论及其计算方法,并用精确计算法校核了JT6120型客车转向梯形机构。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转向机构的构想,这种转向机构在转向范围内均满足汽车顺利转向的理论条件,其控制外轮的转向器角传动比随转向盘中间位置转角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17675-2021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增加了汽车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时的转向操纵力测量的要求。文章主要讲述不同驱动形式的商用车应对法规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双转向桥应急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子转向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汽车电子转向系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转向系统,其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车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软件协调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可以实现一系列传统转向系统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它可以实现传动比的任意设置,并对随车速变化的参数进行补偿。并且可以和ABS、汽车动力学控制、防碰撞、单个车轮转向、轨道跟踪、自动侧向导航等功能相结合,实现对汽车的整体控制。综述了国外汽车电子转向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电子转向系统的结构及性能特点,阐述了电子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展望了电子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汽车前轮转向前张角与转向梯形底角之间的变化规律:当汽车外侧车轮转到某一定值时,内侧车轮转角受同侧梯形底角的影响,并且内轮转角变化与同侧梯形底角变化成反比。经试验验证了此结论的正确性,由此使得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即可实现对汽车转向梯形工作状态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改善高速行驶汽车的直线稳定性及转向特性,人们对悬架的转向效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各具有转向功能的悬架系统在轿车上变得更加完善,随动式悬架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悬架系统-雪铁龙ZX系列轿车随动悬架转向原理及转向特性作了分析,并着重研究了随动悬架的侧倾转向效应对汽车操纵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2.
转向直拉杆预紧弹簧对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计算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CA141型汽车转向直拉杆预紧弹簧的不同预紧力对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避免转向时路面的附加阻力和减少轮胎的磨损,应设计出一种理想的转向梯形机构。本文给出了优化设计的函数及变量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4.
转向助力油泵是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的动力泵,也可以说是动力转向系统的心脏.对于大型载重汽车来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尤为重要.转向助力油泵出现了故障,不仅增大了汽车转向的阻力,严重时会诱发转向系统的其它故障,影响汽车的转向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动力转向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了现有动力转向技术及未来将会出现的动力转向技术的优缺点,对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为驾驶员提供路感的电子转向系统转向盘回正力矩模型,研究了降低驾驶员负担、提高汽车稳定性的前轮电子转向控制算法,并利用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进行仿真试验和验证,为电子转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转向手力沉重的问题.通过原地转向手力矩测试,得到全行程沉重、末端沉重及波动沉重3种问题车型原地转向手力矩曲线.根据曲线走向,判定手力沉重的要因,从而实施验证方案解决转向沉重的问题.整改后的转向手力矩一般为4N·m,属于轻便型手感,满足一般用户驾驶需求.整改方案为液压转向系统手力沉重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同时也为新车型开发提供了转向系统手力矩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转向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主动转向、后轮随动转向、线控转向和操纵手柄式转向等形式。本文对各种助力转向系统技术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转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类型的转向装置所发生的转向沉重的故障予以分析,阐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电动转向技术符合汽车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由于其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未来必将成为动力转向技术的主流,线控动力转向系统将是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汽车电子控制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并阐述了两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