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快速混合燃烧过程(FMC)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一多缸柴油机上的应用结果,在单、多缸柴油机燃烧系统硬件配置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性能指标,满足了整机对燃烧过程的要求,且多缸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单缸机基本相当,证明了单缸机性能模拟整机性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一台单缸135柴油机上,通过试验就喷油嘴参数对TR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侧向喷孔数目和侧向喷孔长径比有利于改善TR燃烧系统的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同时减少NOX和颗粒排放,利用数值模拟,发动机试验和燃烧观察的方法对一种新的柴油机燃烧概念进行了研究。这种概念是以多次喷射预混合燃料为基础的,并在装有共轨式喷油系统的单缸机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喷油装置,并研究了在高喷油压力下的燃油喷雾特性。将该装置用于2L单缸非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在对燃烧室系统参数选择后,高压喷油在燃烧方面有所改进,排放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基于进气道三维流场测试装置、定容弹喷雾试验台和光学单缸机测试系统组成的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可视化开发平台,开发设计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性能进气道,并匹配了缸盖燃烧室和活塞,有助于缸内混合气的形成,提高燃烧速率;综合考虑排放与机油稀释量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喷雾靶点。对所设计的燃烧系统进行了光学单缸机试验和热力学多缸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进气道和燃烧室组织引导的气流在缸内形成高滚流,对喷雾油束有强烈的弯卷作用,极大促进了均质混合气的形成,并减小喷雾碰壁的风险;喷雾靶点的合理设计有效避免喷雾油束与壁面的碰撞,减少了机油稀释率和起燃工况HC排放;所设计的燃烧系统搭载1.5TGDI发动机实现了80kW/L、最大扭矩250N·m、排放较低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同时减少NOx,和颗粒排放,利用数值模拟、发动机试验和燃烧观察的方法对一种新的柴油机燃烧概念进行了研究。这种概念是以多次喷射预混合燃烧为基础的,并在装有共轨式喷油系统的单缸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概念在喷油定时推迟相当大和NOx排放极低的区域同时具有低燃油消耗率和低烟度排放。  相似文献   

7.
侯玉春  吕兴才  俎琳琳  黄震 《汽车工程》2006,28(12):1104-1110
对正庚烷及其与不同比例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混合燃料在高速4缸柴油机上进行单缸HCC I燃烧排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TBE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的HCC I燃烧低温反应弱化并延迟,进而导致整个HCC I高温阶段燃烧被抑制,燃烧相位延迟,因而MTBE添加具有拓展正庚烷HCC I燃烧负荷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二甲醚物理化学特性,并在增压中冷多缸柴油机上进行了低比例二甲醚与高比例柴油混合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供油系统参数,在柴油机上掺烧D30(二甲醚柴油质量分数比3∶7),动力性与原柴油机相当,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PM排放大幅度下降,NOx在整个负荷范围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根据柴油机燃烧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并参考国内外一些成功的设计经验,开发了一种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系统。在6102Q 型柴油机上,将新设计的微混合燃烧系统与四角型燃烧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燃烧系统无论在结构、空气运动特性、性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四角型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1台排量为2.8L的单缸柴油机上,通过燃烧过程不断强化,将输出功率从73kW提高到150kW。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提高进气压力、降低进气阻力、优化配气相位、优化喷油系统参数,将输出功率从73kW提高到92kW;第二阶段采用了电控单体泵供油系统,并优化喷孔参数、进一步提高进气压力、降低进气温度、提高发动机转速,将输出功率提高到150kW。放热率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强化燃烧过程,虽然预混和扩散燃烧阶段的放热速率大幅度增加,但其放热量占总放热量的比率下降,后燃阶段的放热比率显著增加。因此加强扩散燃烧阶段的放热速率仍然是高强化燃烧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控PPVI燃油喷射系统柴油机的单缸性能初步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左承基 《车用发动机》1998,(2):32-35,41
简述了电控泵—管—阀—嘴(PPVI)燃油喷射系统柴油机单缸性能试验的方法。进行了单缸性能试验和燃烧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喷油器端的油管压力波形理想,下降迅速。缸内燃烧前期比较柔和而中后期十分迅速,最大压力升高率较低,燃烧持续期较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苏联为使军用高速柴油机,主要是150系列柴油机,适应高寒地区气候条件而研究使用汽油的背景及其进行多种燃料化的观点。介绍了燃料添加剂硝酸环己脂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单、多缸机上进行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证实在汽油中加添少量硝酸环己脂是一种简便的“多种燃料化”方法,可以获得与使用柴油时基本上一致的发动机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拟序火焰模型的柴油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经典的涡耗散概念燃烧模型(Eddy Dissipation Concept Model)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3区拟序火焰模型(3 Zones Extended Coherent Flame Model,ECFM-3Z)机理,并对一台直喷式柴油机的单缸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计算所得的缸内压力、燃烧放热速率和排放生成物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应用的燃烧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柴油机燃烧过程,并能较准确地预测排放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130柴油机单缸试验机上,采用火花助燃的方法燃用甲醇燃料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选取合适的火花塞位置并与喷注合理地匹配,是火花助燃甲醇发动机可靠着火和燃料的关键。优化喷油提前角和点火提角的组合规律,发动机能在广阔的转速和负荷范围内运转。动力性和效率与柴油机接近,并能实现无烟燃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根据苏联1974年在梯比利斯举行的一次科学讨论会上的一组报告编写而成的。文中介绍了在l(?)H15/18单缸机上采用变压缩比活塞所进行的一些性能调整试验、液压随动系统过程测试以及这种活塞的静应力及温度场的研究结果。虽然这些研究带有较早期的予研性质,但从中也可以了解到苏联在车里雅宾斯克城关于B2—150系列柴油机上改进与发展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发动机有单缸与多缸之分。在我国,摩托车的多缸发动机目前还只有双缸形式,因此常有人问:对于摩托车发动机而言,究竟是单缸好还是双缸好?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却难以用单缸好或者是双缸好这样一个简单的答案来回答。单缸和双缸发动机之所以都能够长时间地同时存在,说明各自都有“适者生存”的本领。一般而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吕兴才  黄震 《汽车工程》2005,27(4):404-408
对不同辛烷值基本参比燃料及其混合物在高速4缸柴油机上进行单缸HCCI燃烧试验,研究了燃料辛烷值、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以及冷EGR率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当量比下,随燃料辛烷值增大,着火时刻推迟,燃烧放热速率降低,HC和CO排放增大。HCCI燃烧随负荷的增大、EGR牢的减小、进气温度和冷卸水温度的升高,着火时刻提前,燃烧放热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均质引燃模式多缸运行特性,在某六缸柴油机上实现了均质引燃模式的多缸运行。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柴油喷射压力下均质引燃模式的燃烧及排放性能,结果表明,提高柴油喷射压力可改善均质引燃模式的燃烧状况,但喷射压力过高会导致滞燃期急剧缩短;在柴油喷射压力为60~140 MPa时,均质引燃模式的有效热效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增幅不超过0.45%,对柴油喷射压力的变化并不敏感;均质引燃模式使用60 MPa喷射压力时的Soot排放低于纯柴油模式在140 MPa时的排放,使用较小的喷射压力即可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一台单缸试验机上通过改变进气温度、燃空当量比和压缩比等燃烧边界条件,对离子电流信号的波形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电流信号受到上述条件的强烈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缸内峰值温度对自由离子浓度变化的作用。温度升高,燃烧较好时,自由离子浓度增加,离子电流信号增强,相位提前;温度降低,燃烧变弱时,自由离子生成受到抑制,信号减弱,且相对燃烧的相位滞后趋于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发动机失火(Misfire)俗称缺缸,是指因为某种原因造成发动机的某一个气缸或某几个气缸断续或连续的混合气燃烧不良或不能燃烧的现象。发动机失火会使发动机运转不平稳,其典型故障现象为发动机怠速抖动,同时还会使发动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及排放性能变差。发动机失火类型主要分为单缸失火和多缸失火。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