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NFORM连续挤压包覆设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CONFORM连续挤压和包覆的工作原理,重点比较了国际上三种包覆设备的优缺点,阐述了我院研制成功的SLJB350连续挤压包覆机各种设备的组成。  相似文献   

2.
CONFORM径向连续挤压工艺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NFORM连续挤压技术,设计制造了两套模拟装置——平板模型和旋转模型。充分考虑了间隙量对CONFORM连续挤压的影响,并确定了临界热态同隙值,同时对径向连续挤压垂直拐弯处的坯料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对于不同的间隙量值,描述了变形区坯料的流动规律,建立了变形区应力场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变形区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速度场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溢余的形成机理。根据变形区应力分布规律,同时考虑到温度的影响,确定了变形咬合区长度、驱动扭矩、功率、压紧力,以及间隙对它们的影响。对生产现场出现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连续挤压产品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连续挤压工艺特点,系统总结了连续挤压产品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非对称径向挤压时金属流动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主应力法与上限法联合求解,得出了挤压力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低于16%.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颗粒料 CONFORM 连续挤压的工艺参数和产品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从技术、经济两方面论证了废铝再生新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在我国第一台250连续挤压机上进行铝颗粒挤压时变形温度及变形力参数的测试方法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挤压模具CAD技术相当关键,对模具制造企业和铝制品加工企业均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首先通过DELPHI建立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在此输入模具设计参数;再使用UG的二次开发平台GRIP语言,直接生成挤压模具的三维结构模型;最后给出挤压模具应用程序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气穴试验进行了综合考察分析,对气穴产生、型式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挤压油膜阻尼器与静载下普通轴承有不同的气穴特征,即高压区存在有空气小气泡气穴,低压可能有蒸汽气穴的产生。通常采用的均匀不可压流假设以及负压置零的气穴和压力边界条件是欠妥的。需提出油气两相流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寻求建立蒸汽气穴的边界条件,以准确预计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应进行挤压油膜阻尼器压力分布的实测,进一步为建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型专利产品——复铝钢绞线载流承力索的连续挤压包覆(CONCLAD)工艺,设计了模拟试验装置,并在通用液压机上进行了大量的挤压包覆模拟试验。试验表明:通过工艺和模具参数的优化,可制订比较合理的工艺和模具,很好地模拟CONCLAD连续挤压包覆的工艺特点,生产出优良产品。通过光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承力索产品的铝套和钢绞线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其钢铝结合强度达70MPa,反复弯曲歼裂次数为70次以上。试验结果与挤压力的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高速磁浮列车车体国产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由德国进口的上海磁浮列车车体结构静力学性能,结合中国铝合金挤压型材的生产工艺水平,提出了大型整体铝合金挤压型材拼装的磁浮列车车体设计方案。根据磁浮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研究结果,参照轮轨系统列车车体结构设计规范,分析了作用于高速磁浮列车车体结构上的八种载荷组合工况。对两种车体结构静力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车体应力与振动频率均满足规范要求,车体实现国产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机座挤压铸造模具的设计,给出了斜滑块挤铸模的设计要点,研究了制件的工艺过程,对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可供类似零件的挤压铸造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250CONFORM 连续挤压机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结构特点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通过建立松质骨挤压的动物模型,模拟临床种植体挤压植入术,观察松质骨挤压后愈合过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以犬股骨髁松质骨为拟挤压部位,选择敲击挤压法,使用自行研制的挤压器,按照不同的挤压程度(0、0.6、1.2、2.0mm)进行逐级挤压、备洞,植入与种植窝直径相同的圆柱状纯钛种植体.按照不同愈合时期(1、2、4、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制作硬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松质骨骨小梁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挤压对于松质骨排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四周的切片当中,种植窝壁松质骨受到挤压后,骨小梁排列更加致密.结论骨挤压技术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提高种植窝周骨小梁的致密度,可能有益于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个连续挤压机计算机监测系统,阐述了其结构和软硬件设计方法,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将进一步提高国产连挤压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DFR法的连接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疲劳试验和DFR方法,研究了LY12CZ挤压强化连接孔的疲劳寿命增益.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强化孔而言,强化孔的特征寿命β的点估计值β大约是未强化孔的2.4倍,强化孔的DFR值大约是未强化孔的1.3倍.  相似文献   

19.
20.
对挤压油膜压力分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挤压油膜有较大的负压存在,且当转速不断升高时,最大负压值基本维持在蒸汽压的水平。这说明现行采用类似静载普通轴承的理论分析方法,即按空气气穴和负夺压置零的边界条件求解压力分布是不妥的。寻求新的理论模型。本文将为建立新理论方法提供依据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