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自制的划痕试验机研究了影响Ni-P合金镀层结合力的因素,分析了划痕试验时锭层开裂、剥离的情况,观察了镀后加热温度、基体硬度等对划痕形貌的影响规律,并用B-W公式计算了试样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镀后加热温度越高,镀层厚度越厚,基体硬度越高,结合力越大。  相似文献   

2.
复合电刷镀Ni—Co—SiC共沉积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SiC微粒共沉积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对两步吸附理论和复合电刷镀工艺的分析,提出复合电刷镀的强吸附单途径理论的数学模型,从而对实际试验结果作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镍—钼—磷/聚四氟乙烯复合电沉积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镍-钼-磷(Ni-Mo-P)合金电镀液中加入聚四氟乙烯(PTFE)制得了镍-钼-磷/聚四氟乙烯(Ni-Mo-P/PTFE)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主要成份及工艺条件对复合镀层的影响,优选出一种较佳的工艺条件及复合镀液配方。由复合镀层性能测试结果发现,与Ni-Mo-P合金相比,由于PTFE的加入,提高了复合镀层的减摩性,但结合力与硬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回火处理对非合金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回火处理对非合金奥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淬火后进行回火处理,可消除Mn的不利影响,从而使非合金奥贝球铁的组织和性能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镍钨(D)合金刷镀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镍钨(D)合金刚镀中电极运动速度,施镀电压两个参数对结合力及硬度的影响进行试验.从而得到镍钨(D)合金镀液的优化工艺参数,通过优化试验,提出了获得最高硬度及最佳结合力镀层的施镀工艺。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Ni—Ce—P合金上析氢电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基体上电沉积制得的Ni-Ce-P合金用作析氢电极时,其上的析氢速率比Ni电极上的析氢速率约大10倍,析氢电势正移200多mV,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电催催化活必i-Ce-P合金的SEM谱图和XPS谱图讨论了析氢的电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Mn对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非Cu-Ni-Mo合金化的高Mn奥贝球铁的生产方法。结果表明,采取组合工艺措施,使用球铁棒材以及运用球墨可锻铸铁的生产工艺,可使含Mn0.7%左右的非合金奥贝球铁具有理想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8.
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化学Ni-p合金工艺的意义,理论依据及存在的问题,较详细地研究了电解液的组成、两种新的稳定睡工艺条件对电解液的生,对Ni-p合金层的质量和性能的影响,扼要地介绍了该工艺在模具中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测量阳极极化曲线与相应电化学参数方法研究Al与Cr含量对Fe-25Mn合金在1mol/L Na2SO4溶液中电化学极化行为的影响。在1mol/L Na2SO4溶液中,Fe-25Mn合金不能钝化。在Fe-25Mn合金中加入2.2%Al导至呈现一个广阔的活化-钝化转变区,并在高电位处显示钝化的趋势。进一步在Fe-25Mn-2.2Al合金中加入6.9%Cr则引致钝化能力显增加,并呈现窄的活化-钝化转变区及一个颇稳定的钝化区。Fe-25Mn-2.2Al-6.9Cr合金的维钝电流密度Ip接近1Cr13不锈钢的Ip值。还对加入Al或Cr和Al与Cr的优化组合提高Fe-Mn基合金钝化性能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开辟锌铝合金在滑动轴应用,探讨了ZA33-3合金在碳钢瓦背上涂挂的工艺,结果表明,热浸镀不和浇注法均可获得ZA33-3合金/碳钢双金属材料,且后乾当浇注温度为740℃、铸型预热温度为600℃时,可获得最佳的界面结合,经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仪分析后指出,结合界面存在着Fe、Al的互扩散,形成了Fe3Al相,属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