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阐述了广东城际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总体需求及建设内容,介绍了既有票务系统的系统结构特点及不足,详细阐述了新建票务系统的架构、功能、主要业务流程及应用情况.基于公交化运营需求,引入地铁票务模式.兼顾实名制等要求,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接入地铁清分中心,并实现了与外部系统的对接,通过车站的前置系统进行防重复交易校验,并通过车站终端设备实现注册及检票等票务处理,支持手机乘车码、银联卡、一卡通等多元支付方式.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票务系统与12306客票系统并行运行,相互独立,能实现乘客公交化出行,能较好地满足城际铁路乘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广东城际公交化多元支付票务系统总体需求及建设内容,介绍了既有票务系统的系统结构特点及不足,详细阐述了新建票务系统的架构、功能、主要业务流程及应用情况.基于公交化运营需求,引入地铁票务模式.兼顾实名制等要求,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接入地铁清分中心,并实现了与外部系统的对接,通过车站的前置系统进行防重复交易校验,并通过车站终端设备实现注册及检票等票务处理,支持手机乘车码、银联卡、一卡通等多元支付方式.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票务系统与12306客票系统并行运行,相互独立,能实现乘客公交化出行,能较好地满足城际铁路乘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简析地铁车站票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企业的票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应制定一套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确保系统运作规范,保障票务收益。介绍地铁车站的票务工作流程、现金流程及票卡流程,并从票款管理、票卡管理、票务标准化管理三方面提出了车站票务基础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铁新线车站的票务筹备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线车站的票务筹备工作是保障地铁车站高水平开通的关键环节,从票务设备、票务规章、员工票务培训、票务备品物资、票务联调演练、开通前票务评估6个方面开展广州地铁新线车站的票务筹备组织工作,确保开通后车站票务工作安全、顺畅、有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原则,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车站计算机系统、车站终端设备的组成及功能。分析了票制及票务管理的特点,以及系统的工程特点。该AFC系统与上海轨道交通网络AFC系统的结构相同,实现了互联互通。12号线AFC系统还具有支持手机支付的功能,乘客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能乘坐12号线,使日常出行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自动售检票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动售检票系统是最大程度地方便车站旅客购票、检票,减轻售票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车站定员,并为客运公司提高客票业务综合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系统设置原则、系统构成、系统功能、票制票务管理、电源及接地。  相似文献   

7.
虚拟技术在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散现金支付在地铁车站现场实现所带来的时间压力和现金安全压力。以NFC(近场支付)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票务技术在移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发展方向,通过与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地铁小额支付的各种应用是完全有可能的。对4种票务支付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致力于找到对现有自动售检票支付模式进行补充、更有利于缓解地铁车站现场售检票设备压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实现3种虚拟票务模式需要对AFC系统的改造内容进行比较,提出建设地铁信用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述南京地铁票务收入三级管理模式(清分结算中心ACC-线路中心LC-车站SC).通过描述运营网络化后采用原有模式的弊端,分析票务平台的引入对原有票务管理流程模式的优化,解决原有模式带来的问题,带来经济效益并保护了环境.给出票务信息平台的架构设计,详细罗列票务信息平台的实现功能.实践表明,该票务信息平台符合实际应用要求,不仅满足现有线路的实际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以方便未来新线路的接入.  相似文献   

9.
先分析建设一体化票务系统以实现新型轨道交通和沿线旅游景区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必要性,再分别对新型轨道交通和旅游景区票务系统进行简要介绍,最后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一体化出行流程三方面介绍一体化票务出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北京ABO模式的概念和意义,阐述轨道交通非票务资产定义及分类,分析日本和中国香港的轨道交通非票务资产发展经验。轨道交通票务资产与非票务资产的协同发展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北京ABO模式下轨道交通非票务资产证券化为例,选择"传媒广告、车站商业、信息通信"为轨道交通非票务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模拟和预测未来北京非票务资产的现金流,采用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形式作为特殊目的载体(SPV)进行资产证券化,在法规政策和实践操作层面是可行的。非票务资产证券化是提升我国轨道交通企业非票务资产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企业非票务业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多种售票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客票服务成为高速铁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区域中心客服系统设计,对多渠道售票方式及其实现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铁路无线售票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解决铁路移动售票问题是铁路客票系统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探讨在公共无线网络条件下如何开展铁路售票业务,概括地提出了无线售票系统的总体思路、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无线接入方案、与客票系统的接口等一系列问题。重点阐述了系统的接入技术、安全漏洞和必要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票务系统组网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本着经济、安全、技术、效益进行组网运用探讨,提出不同组网方案性能比较及网络优化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市域铁路的发展是国内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趋势,其建设标准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也随着市域铁路路网建设的形成逐步完善深化。市域铁路与国铁的互联互通是城市发展对外交通的发展目标,相关课题涉及专业较多,仅针对专用无线通信制式的选择及票务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售票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售票模块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了与售票相关的各窗口参数的含义和用法,希望对车站的售票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票系统票制及前端设备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正在对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简称客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实名制购票、网上订票、电话订票和非现金支付.为充分发挥客票系统升级改造的效能,本文对客票票制进行了优化探讨,建议铁路客票采用“二代身份证+报销凭据”模式.通过对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探讨,指出大、中型车站前端设备数量可以适当减少,车站售票机宜按功能需求划分为3种类型,以降低客票系统前端设备造价.简要效益分析表明,对大、中型车站客票系统前端设备优化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票系统中调图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图过程在铁路客票系统中涉及的表多,数据修改量大,通过面向数据的逻辑分析,建立了调图数据模型和逻辑模型,制定了调图策略,提出了主键数据的稳定性应该按照逻辑模型层次递增的观点,并详细论述了客票系统中调图策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非接触式IC卡票是未来铁路售票的可选模式.IC卡制票机中IC卡的发放是制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发卡模块进行研究,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国铁路部分车站大屏余票查询耗时长、车站售票窗口及自动售票机余票查询请求响应慢等问题,利用快速查询、分布式缓存、多维度故障检测、分布式内存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并开发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扩展性的铁路车站余票查询服务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全国铁路的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车站大屏及集中电话订票的余票查询服务中,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各种新型互联网支付在地铁的统一应用,分析了建立地铁互联网票务平台的必要性以及平台的总体架构、主要功能、部署方式等。方案表明,互联网票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地铁各种“互联网+”应用的统一管理,为各种新型互联网支付应用在地铁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