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停缸系统在运输式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缸是调节发动机负葆的有铲方法,文内叙述了德国MTU公司、美国FordMotor公司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具体介绍了俄罗斯为运输式发动机设计的液压推杆,配气阀切断机机构和停缸控制系统,文内指出油和供气同时切断的方法,能节油带来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铁路除沙车是课题组研发的用于沙漠地区铁道线路除沙的专用设备,集沙装置是铁路除沙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集沙工作时,集沙装置的集沙铲承受了较大的阻力。为了研究集沙铲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和功耗情况,根据集沙铲和积沙的各自特点,建立了沙土模型、积沙结构模型和集沙铲模型,对集沙铲切割积沙的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集沙铲在旋转速度300 r/min,进给速度3 km/h的额定工况下,其最大应力为71.45 MPa,最大切割阻力为6 500 N,最大切割功耗在14~18.5 kW之间,集沙铲叶片下边缘和外侧边角处存在应力集中。研究结果为铁路除沙车集沙铲结构的优化和驱动马达的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型的小液压捣固机批量投入市场,原有的TB/1404小液压捣固机标准已不适用,修订后的新标准《XYD-2型液压捣固机通用技术条件》增加了适用地60kg/m钢轨线路和窄轨铁路用的小液压捣固机的基本参数,对一些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也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4.
与液力机械铰接式矿用汽车相比,电传动铰接式矿用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势,更适用于各类矿山、采石场、建筑和水利工地的土方石开挖以及建筑、矿体岩石等材料的运输。文章主要介绍了电传动铰接式自卸车的设计方法、核心技术和结构特点;运用有限元软件对60 t铰接式矿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车架受力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车架应力水平完全满足可靠性要求,对今后不同吨位电传动铰接式矿用汽车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离散元法,利用EDEM软件中的Hertz-Mindlin接触模型,研究沙子物理特性和集沙铲几何特点,建立基于EDEM软件单叶集沙仿真模型。分析了集沙铲转速为90 r/min,100r/min,120 r/min时,沙堆沙粒能量的数值规律,计算出在额定工况下3种转速下所需功率分别4.24 kW,5.29 kW,7.46 kW。同时对定转速120 r/min下集沙铲叶片形状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得到平板集沙铲以及集沙铲末端弧度半径分别为700 mm,500 mm,300 mm时的受力情况,分析后得到集沙铲末端弧度半径为500 mm时受力峰值最小,作用过程中受力较为均匀,所受冲量较小。  相似文献   

6.
TBM掘进机的液压系统庞大,结构复杂,在转移施工场地时容易损坏.系统介绍了TBM液压系统在整备程序,包括系统拆卸、运输、维修、安装过程,并对状态检测和拆卸检查结果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7.
电传动技术具有无级变速,传动部件受冲击小,动力制动行驶安全的特点,因此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应用。介绍了电传动技术用于矿用自卸车中的必要性,并以DE170矿用自卸车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铁路编组站货场峰尾的停车器没有专用检测仪器对其制动能力来进行测量的现状,我们研制出了停车器制动能力测试仪。该测试仪集压力和位置传感器、电控以及液压系统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使用液压夹紧装置解决了采用机车车头牵引一辆重型货车厢进行多次溜放试验的复杂过程、使用传感器技术解决了溜放试验无法提供量化数据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应用于铁道机车车辆上的液压制动机的原理、特点和关键技术,对国内外铁道机车车辆采用液压制动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液压制动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内昆铁路滩头车站巨型滑坡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为今后大型滑坡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公铁两用挖掘机因上道、下道灵活便捷,改装后具备换枕、道床整形等功能得以逐步推广应用。为保障公铁两用挖掘机通过曲线及大臂旋转90°时的作业安全,设计防倾覆机构,依靠勾舌抱紧钢轨轨头外侧下缘的方式平衡倾覆力矩,保持车辆稳定。防倾覆机构采用液压驱动,通过油缸控制勾舌开合,完成挖掘机上道、下道和工作状态转换。运用试验证明,设置防倾覆机构可以保障上道走行和作业安全,是公铁两用挖掘机能够正常作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任国宏 《铁道建筑技术》2021,(3):128-130,159
南宁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点超宽超大、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周边临近建筑物、施工环境复杂,基坑开挖难度大。为确保深大基坑的快速开挖和安全施工,提出了电动轮胎式起重机与常规履带式挖掘机组合配套开挖技术,即采用多种型号常规履带式挖掘机坑内配合,电动轮胎式起重机地面提升的施工方法。现场实践表明:(1)电动轮胎式起重机首次引入到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与常规挖机配套施工高效合理,施工组织方便灵活,施工进度提高了1.5倍以上;(2)电动轮胎式起重机能定点开挖、自动行走、取土深度大、作业半径大、机身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3)采用该组合配套机械开挖施工,较常规设备机械费节约80万元,动力费节约12万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为复杂环境下宽大基坑机械化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调水系统的合理性决定了整个空调系统是否能够高效节能,以及能否正常、稳定运行。在空调水系统中,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本文依托龙光世纪工程对空调水系统水力平衡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最不利环路、阀部件设置及选型,并运用管道综合技术、声学技术优化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水力平衡综合调试方案,解决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水力失衡的普遍难题,有效缩短了调试周期、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浅析煤矿长斜井TBM法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矿长斜井采用TBM法施工技术的可行性、斜井的技术参数选择、TBM的选型、始发站的设计、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技术对煤矿建井方案的选择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在铁路选线地质勘察中,铁矿采空区勘察是一个较新的的课题。在地震与电磁法等常规方法勘察的基础上,针对铁矿的成矿特点与采空特征,应用高精度重磁测量技术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并对各种技术方法的优势和互补性进行了探讨,获取了铁矿采空区的物探异常响应特征,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研究结论:通过邯长铁路涉县铁矿采空区的勘察,以高精度重磁测量为主的综合物探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成果。高精度重磁测量、地震映像、瞬变电磁测深及密点距直流电测深等方法,其资料相互对比验证,准确的圈定出采空异常区并划定采空区边界,为采空区评价和铁路选线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本项目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对类似情况的铁路地质勘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悬索桥门型索塔一般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横梁结构采用支架法与塔柱同步浇筑或者异步浇筑,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平撑杆平衡裸塔内倾带来的位移及应力。本文结合长寿二桥主桥索塔施工实例,针对传统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主要包括液压爬模架体及倒角模板防坠落安全技术优化,横梁预应力采用与塔柱异步浇筑时预应力分级优先施工技术研究及施工缝处理技术优化,水平撑杆安装拆除及主动顶撑力施加过程中的装配式卸落安全技术研究。通过施工技术优化研究,消除传统工艺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结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液压技术的地铁防淹门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防淹门系统是一种防灾设备。国内使用的防淹门有升降式和平开式两种。通过对两种地铁防淹门系统的功能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采用液压启闭机形式的升降式防淹门系统的新设计思路。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构成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对启闭机液压原理、控制特性以及液压技术发展情况的描述论证了方案具备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8.
围海造陆工程通常包括新建围埝、吹填及地基处理等,在进行围埝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其地基进行处理,吹填黑砂可以起到挤淤、加固的作用,但采用常规的吹填黑砂方法会因风浪、潮流的影响使得黑砂的流失率大,且吹填后黑砂表面平整度较差。将常规吹填黑砂施工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改进前后吹填黑砂的流失率以及表面平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新技术既降低了黑砂的流失率,并且对吹填后黑砂的平整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该技术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出口突尼斯内燃动车组(DMU)为动力分散、液力传动动车组,分米轨和标准轨道(标轨)两种型式,列车由一辆舒适型车和一辆经济型车组成,两车各设一套动力系统。车体采用被动安全技术,钢结构采用碳钢鱼腹型、薄壁筒型整体承载结构。标轨和米轨转向架与车体的接口一样,可与车体互换。制动系统采用液力、空气混合制动模式,液力制动优先。列车控制以硬连线控制为主,TCMS诊断为辅,列车设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要从模型设计理念的对比、生产周转时间的对比、占用设备资源的对比、占用劳动力资源的对比等4个主要方面,就新型液压模型和传统模型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型液压模型,无论在模型制造成本、施工技术、生产周期、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是铁路T梁生产上的一次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