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海铁路上行线宝天段YK1366+650~YK1371+100段不良地质和铁路病害频发,病害整治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铁路运营环境安全。从工程地质条件角度对该段线路进行改线方案比选,研究了并行陇海下行线方案(AK)、顺渭河桥方案(A1K)及隧道方案(A2K),推荐采用AK方案。  相似文献   

2.
雅泸高速公路大相岭隧道将通过8条断层破碎带和800 m大变形段,通过此地段时将可能发生较大规模涌突泥和涌突水。对大相岭隧道右线YK62+899大变形段涌泥、涌水地段施工处理技术作了详细介绍,对同类地质灾害处理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岳家岭隧道出口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岳家岭隧道YK26+587处塌方为例,分析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隧道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地表注浆加固岩体的处理与施工。详细阐述了隧道进出口浅埋段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及塌方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深挖引起的滑坡、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建设中常遇见的问题。针对高边坡的特点,以省道202线屏南至古田二级公路古田高坑至极乐寺段(A2标段)K47+540~K47+740路线左侧山体裂缝综合处治的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治理山体裂缝的卸、排、挡、护综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龙潭湾隧道YK19+413-YK19 +430段塌方实例,从工程地质和施工两方面对软岩隧道的塌方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结果显示:该隧道塌方的内部因素为结构面的不利组合以及围岩自稳性差,强降雨使得贯通的结构面充水从而降低了围岩及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导致围岩软化失稳;右侧塌方带动拱顶关键块体失稳,产生封闭工作面链式塌方灾害.围岩卸荷裂隙的扩张,为地下水循环提供良好通道,加速了上述过程的发展.针对塌方机理,对塌方段采取了以紧急加固为主的软岩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结合江西省吉莲高速公路B5标钟家山隧道YK92+093涌水涌泥地质灾害处治,阐述了大管棚排堵排技术在隧道涌水涌泥处治中的应用,可供类似地质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而其沿线滑坡灾害也频繁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针对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 K130+460-K130+760段滑坡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定性、定量两种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提出了适宜于该滑坡的边坡处治方案,为今后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整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据广西新闻网报道,日前,云桂铁路重点工程之一——广西段平果右江特大桥合龙。平果右江特大桥全长1495.6 m,共有40个墩台,主跨采用80+144+80m连续梁跨越右江。大桥除跨越现有的右江航道外,还临近既有线,跨越县道。该桥的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安全质量管理风险较  相似文献   

9.
深埋公路隧道特大高压涌水段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坝1号隧道右线YK297+293特大高压涌水段的涌水特点为水头压力大、持续时间长、涌水量大;研究了涌水产生的机理,制定并实施了泄水减压结合小导管预注双液浆的施工方案,快速有效通过特大高压涌水地质灾害洞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DK554+400~+456段处于全风化花岗岩、蚀变大理岩区接触带,隧道施工遭遇了长期的涌水涌砂等病害。结合东科岭隧道施工期间的涌水、涌砂概况及病害成因,治理采用堵排结合,即洞身全风化花岗岩段采用袖阀管注浆、仰拱底部蚀变大理岩部位采用钢管桩注浆加固,同时设置泄水洞等措施,成功解决了涌水涌砂加固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1.
襄渝铁路二线皮匠沟一号隧道临近既有襄渝线新桥二号隧道左侧,线间距为32~15m,塌方段线间距仅15m,埋深2.1~7.6m。介绍从发现皮匠沟一号隧道局部开裂到初支开裂形成塌方的全过程,分析塌方的原因,提出安全可靠的塌方处理措施。处理过程中,未影响既有线结构安全,顺利完成了塌方段施工。  相似文献   

12.
合福铁路某区段钙质页岩边坡顺层滑坡,经过对顺层滑坡工点钙质页岩地貌、构造、岩性、风化、水文特征及施工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滑坡形成原因,并据此对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通过施工后长期的变形监测及季节考验,该区段边坡稳定,处理效果良好。特殊地貌构造产出的钙质页岩,易产生岩层断裂及顺层滑动,施工时需分级刷坡支护,坡脚支挡结构应分段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3.
山区铁路路堑边坡常出现滑塌现象,为保证铁路运营安全,需及时采取整治措施。本文以某铁路滑塌路堑边坡为例,根据现场调查、地质水文资料,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剖析路堑边坡稳定性及滑塌机制,并对引起边坡滑塌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整治措施。结果表明:连续降雨以及长期排水不畅会导致地层性质减弱、滑动面下移,将诱发加固边坡发生二次滑塌;为减少对既有边坡防护的扰动破坏,对二次垮塌边坡挡护进行合理加固补强亦可满足边坡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塌方是隧道建设时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塌方处治的支护参数往往凭经验选取,那么凭经验选出的支护参数是否安全合理就成了设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塌方体的荷载计算方法,计算中如何考虑钢支撑对喷射混凝土的加强作用,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最终基于以上四点给出了塌方体支护参数的选取方法,该方法在广元至巴中高速公路兴隆山隧道塌方段的支护参数选取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隧道塌方处治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瓦斯是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地质灾害,因瓦斯异常涌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而造成隧道塌方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因此,对含有高瓦斯的隧道塌方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后期施工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都汶高速公路紫坪铺隧道塌方段的施工,对高瓦斯隧道塌方段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论:高瓦斯隧道塌方段综合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本工程实施三阶段治理方案:(1)地质探测预报初步确定坍塌段的长度、高度及围岩情况;(2)进行坍塌范围内的瓦斯治理;(3)进行初期支护拆换及塌方处理。采用超前钻孔探测裂隙瓦斯情况进行瓦斯治理、75+51长短自进式锚杆(注浆)进行超前支护、预注浆稳固塌体、台阶分部法开挖塌体,短进尺掘进、喷射混凝土封闭新开挖面、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紧跟的处理方法,使塌方段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处理,保证了隧道安全顺利通过塌方段。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岩溶地面塌陷整治原则,力求总结出较为经济、合理、稳妥的岩溶整治原则。研究方法:根据浙赣线在提速改造工程施工及运营中发生岩溶塌陷地段的地质、地貌特征背景,分析岩溶塌陷产生原因,综合岩溶勘探资料和施工整治效果,结合其它铁路线岩溶整治经验对岩溶整治原则进行探讨。研究结论:高速铁路岩溶地面塌陷整治范围应扩大至易塌陷区地表黏性土厚度不大于20 m(绝对厚度)的地段,在抽水需求量大、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地段,线路宜采用桥梁工程。岩溶整治施工过程必须贯彻"探灌"结合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整治范围和深度、调整压浆参数和压浆工艺,以达到治理岩溶地面塌陷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家伟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5):86-88,94
研究目的:大跨度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围岩完整性差,易出现塌方,对隧道施工进度和质量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大丽线禾洛山隧道出口段塌方的处理,对复杂地形地质情况下大跨度隧道洞口段的施工进行总结。 研究方法:针对禾洛山隧道出口段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塌方情况,采用工程类比、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案的方法,确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并对围岩、结构变形等进行了量测和分析,对主要结构进行了必要的检算。 研究结果:针对禾洛山隧道出口段具体的地形、地质以及塌方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论:大跨度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有效预防和处理隧道塌方,顺利通过洞口段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本工程采用大管栅、小导管注浆联合超前支付、预留核心土开挖塌体的处理方法,使塌方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处理,保证了安全顺利通过塌方段,解决了隧道施工进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碎小坡段是铁路线路纵断面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实践证明,将纵断面中的碎小坡段与其相邻坡段进行合理调整,可以消除线路纵断面设计中出现的一部分碎小坡段,但需要很多次的试验。为了高效消除纵断面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碎小坡段,本文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FORTRAN语言程序,通过不同的算法,合理地计算调整坡度和坡段长度,得出解决碎小坡段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