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雷公山隧道局部塌方的实例,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塌方再次发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塌方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隧道在工挖过程中,常常发生塌方。本文分析了出现塌方的主要原因及塌方的机理,将塌方归纳成五种形态,共包括16种没类型。并提出隧道塌方的处治方法,分为洞身塌方处治和洞口塌方处治两大类,分别根据不同情况作了详细阐述,可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赣(州)韶(关)铁路黄金隧道,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偏压、富水、溶洞发育,施工难度大。针对隧道埋深70 m,却发生了塌方、冒顶,根据工程类比、结构计算及经济比选后,确定对塌方冒顶段的处理措施。通过对塌方邻近段及坍塌体采用围岩注浆加固、超前管棚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双层初期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等支护措施,对地表陷坑进行处理,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成功通过了塌方冒顶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油房头隧道施工中塌方的原因,结合应急处理方案和处理措施,对施工支护、分部开挖、仰拱紧跟、先拱后墙等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说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产生塌方的处理,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于清浩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22-125,133
赣(州)韶(关)铁路黄金隧道,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偏压、富水、溶洞发育,施工难度大。针对隧道埋深70 m却发生了塌方、冒顶情况,根据工程类比并借助结构计算,对塌方冒顶进行特殊设计。通过对塌方邻近段及坍塌体进行注浆、超前管棚、超前注浆、双层初期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地表塌陷处理技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成功通过塌方冒顶段。  相似文献   

6.
刘加华 《铁道建筑》2012,(12):29-31
湖南省溆怀高速公路岩屋冲隧道右线受断层破碎带、煤层和地下水等地质因素影响,掌子面后方发生初期支护垮塌,将隧道封堵。本文结合工程现场施工,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提出了隧道塌方治理方案,重点介绍了塌方影响段及塌腔的注浆固结、护拱的施工过程及施工安全措施,为同类围岩条件下隧道塌方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隧道围岩差异性风化地段施工塌方原因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质情况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尤其围岩差异性风化,再加上设计施工认识不够等人为原因,导致隧道塌方时有发生。结合某城际铁路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塌方情况及塌方段差异性风化的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塌方原因,从而提出了处治该隧道塌方的方案。同时,在隧道塌方处理及处理后的过程中,对塌方段洞内及洞外均进行了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数据结果分析,该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郑西客专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即将建设的郑西客运专线出现了大量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本文介绍了客运专线超大断面黄土隧道的结构设计研究情况,提出了客运专线超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参数,同时讨论了一些客运专线黄土隧道设计的有关问题,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浙赣线诸暨一号隧道坍塌为实例,叙述大跨、浅埋、偏压和不利地质条件下铁路双线隧道塌方经过,分析了塌方的成因,从山体的病害治理、加长明洞、洞身整治和变形整治等方面提出了塌方综合整治措施,对地表沉降沉陷、裂缝发展状况、护拱沉降、变形段和暗挖段沉降及洞身净空变化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黄土隧道塌方情况介绍和塌方原因的分析,给出了塌方处理方案,总结了该地区砂质黄土的特点和砂质黄土隧道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襄渝铁路二线皮匠沟一号隧道临近既有襄渝线新桥二号隧道左侧,线间距为32~15m,塌方段线间距仅15m,埋深2.1~7.6m。介绍从发现皮匠沟一号隧道局部开裂到初支开裂形成塌方的全过程,分析塌方的原因,提出安全可靠的塌方处理措施。处理过程中,未影响既有线结构安全,顺利完成了塌方段施工。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针对乌鞘岭隧道深层地段千枚岩地层,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产生大变形的特点,进行初期支护合理性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支护措施。研究方法:结合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岭脊地段千枚岩地层的设计施工,采用动态设计方法,根据千枚岩不同含量,确定试验段,布置量测断面,通过现场位移量测,分析总结深埋条件下,千枚岩地层变形特点和初期支护设计方法。研究结果: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和初期支护的研究,提出了千枚岩地层初期支护参数的建议方案,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对于以千枚岩为主、围岩变形大的地层,采用长锚杆大刚度型刚支架,结合网喷纲纤维混凝土等初期支护措施,是控制围岩产生大变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PRO/E建立艾卡特ER1500-1XL铣挖头模型导入LS-DYNA中,选择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模拟岩土材料,刚体模拟铣挖头进行铣削岩土仿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改变隧道铣挖法中铣削参数(吃刀深度,截割厚度,铣挖方式),结合现场资料得到隧道铣挖规律。结果如下:(1)截齿荷载平均值差异不大时差异系数较大是截齿破坏的主要原因;(2)吃刀深度和垂直摆动速度与单位比能耗呈指数关系,加大吃刀深度比摆动速度对加大截割厚度更有效,截割阻力与截割厚度成线性关系;(3)铣挖尽量采用顺切,较为省力,延长截齿寿命。  相似文献   

14.
铁路下穿式结构施工受轮轨作用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既有线下隧道施工引起的轨道变形而加大轮轨作用力的情况,以在建地铁南京站为例,通过弹塑性动力有限元法分析行车动荷载对轨下施工中隧道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由于轨下构筑物的存在对路基内动应力的影响。分析中采用轨枕—道床全支承模式,土体采用理想弹塑性动本构模型,分别考虑了轨道不加固情况和采用D24型便梁加固两种情况,计算得到了隧道上覆土体及隧道初衬结构的动力响应。对两种情况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对线路采取便梁加固后,隧道拱部土层的附加动应力减小了76%,而初衬的附加动应力减小了58%,便梁加固时减小了列车动荷载对施工期隧道的影响,有利于初期支护的施工;轨下构筑物的存在将减弱列车动应力往深层传递的衰减,在既有线路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新方法。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是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能够保证所得解就是全局最优解。采用RBF和Bspline核函数学习某隧道前30天的收敛监测数据,用学习得到的最佳支持向量机网络预测30天后隧道的收敛。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 5%。通过对比发现,Bspline核函数比RBF核函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浅埋隧道施工引起的纵向地层移动与变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分析浅埋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上覆地层纵向移动与变形,将隧道围岩看作一种随机介质,将隧道开挖所引起的上覆岩土体的移动看作一随机过程,从单元开挖引起的地层下沉入手,根据岩土体不可压缩的假定,得到了单元岩土体开挖引起的纵向地层水平移动公式,并据此推导了浅埋隧道开挖施工引起的沿隧道纵向上覆地层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水平变形以及地层弯曲曲率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圆形以及其它复杂形状隧道开挖横断面的具体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随机介质理论用于计算由于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纵向上覆地层的移动与变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铁路隧道基底病害整治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蜈蚣岭隧道病害整治为例,采用动力试验检测技术,对两种不同铁路隧道基底工况在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的动、静应力以及加速度进行现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隧道基底结构受列车冲击振动作用明显。作用于隧道基底结构上的最大动应力值在0 3MPa以内,而在列车限速(<30km·h-1)行驶条件下基底结构上的最大峰值加速度达5 80m·s-2。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两种不同基底结构的动力响应测试结果比较表明,采用20cm厚钢筋混凝土,且隧道基底与基岩之间加铺粘性防水层的隧道基底结构形式更优。  相似文献   

18.
在分配模型、相互作用模型等两种情况下,采用荷载结构法分别对双排桩进行计算,得出桩体水平位移及弯矩,并对两种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桩体水平位移差别不大,而弯矩有一定的差距;并把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相互作用模型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动主要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所研制的预测列车进入隧道时引起的列车和隧道环状空间的压力波动软件,计算了流线型列车及隧道主要参数对环状空间3s内最大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影响因素中,速度和阻塞比对压力变化的影响最大。得出单线隧道单列列车通过时,在速度不大于250km·h-1,3s内最大压力变化与列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但速度超过250km·h-1时,压力对速度的依赖关系有所缓和。分析认为在3s内最大压力变化随阻塞比非线性地变化。研究表明列车长度对头部压力变化的影响较小,但对尾部压力变化有明显影响;隧道内会车压力波在3s内变化量随会车位置不同有明显区别,两列车在隧道长三分之一处交会最为不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国内近年来修建沉管隧道的概况和主要优点,着重论述沉管隧道的一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为合理控制其工程投资,尽快填补目前国内沉管隧道施工工期定额、概(预)算定额的空白,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