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武汉市长江地铁隧道地下连续墙施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H型钢接头地下连续墙施工浇筑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和弹性模量变化,采用D-P屈服准则模拟泥浆中的填充石料,采用双线性混凝土压力模型对H型钢施加侧向压力,模拟计算动态浇筑过程中H型钢的水平变形和吊梁支座反力的变化规律。结合武汉市长江地铁隧道工程的现场试验,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连续墙浇筑过程中,受现浇混凝土凝结效应和侧向压力的综合影响,H型钢的水平变形为先增大后回缩;吊梁支座的总反力为先增加后下降,并且最大值约为钢筋笼有效重量的2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精度,并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述在日本北海道十胜地区冬季钢管混凝土桥墩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措施,首先采用FEM法对温度应力进行解析,找出影响桥墩产生裂缝的要素,设定施工控制目标;通过采取降低预拌混凝土的温度、采取送风降温措施、采用比钢制模板绝热性能优越的木制模板且延长模板的拆模时间3种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埋设温度传感器测定相关部位的温度变化,与解析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了施工对策实施的效果,从施工角度介绍了寒冷地区的钢管混凝土复合结构桥墩裂缝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体系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文章结合沈阳地铁黎明文化宫车站混凝土施工,介绍了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冠梁模板、底板模板、侧墙模板、顶板模板、中间反梁模板及施工缝模板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模板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龙潭隧道深大竖井衬砌混凝土滑模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旗 《铁道建筑》2007,(12):51-53
在高速公路深大通风竖井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为关键施工工序,采用整体下滑式模板施工效果较好。文章详细地阐述了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深大竖井衬砌混凝土,采用整体下滑式模板技术的施工设计、设备配备、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等,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深振捣对混凝土成品质量有害无益,研究超深振捣引起模板侧压力增大的规律,可为规避其害提供依据。为此设计4个混凝土墙体试件,实测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侧压力的变化情况。基于振捣液化和液体压力平衡理论,建立了超深振捣情况下混凝土模板侧压力计算模型,推导了计算公式,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振捣深度是影响混凝土墙体模板侧压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墙体结构超深振捣位置的模板侧压力。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模板施工事故频发,这不仅是施工过程不规范所致,还与模板侧压力设计取值不合理有关。为此设计了16个混凝土模板侧压力试验试件,测试模板侧压力,分析其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模板侧压力规范设计值与实测值有较大的区别;模板侧压力受混凝土坍落度、浇筑速度和振捣方式的影响较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土模"作为传统模板施工工艺,不仅减少了混凝土模板的投入,节约经济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模板的周转使用周期,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但土模受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影响较大,导致其应用范围不大。本文依托吕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对支护冠梁施工应用土模的可行性进行一系列试验,通过对现场不同压实度的土体中成型的现浇试件、同条件预制立方体试件以及标养立方体试件的28 d强度对比,发现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土体压实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压实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强度受压实度的影响变得极小;在低压实度条件下,混凝土水化、硬化前期受土体作用影响最大,其影响效果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侧向压力对PBL(Perfobond Rib)剪力键受力全过程的影响机理,设计了4组PBL剪力键推出试验,采用螺杆施加侧向压力,进行全过程破坏加载试验,对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BL剪力键的抗剪刚度大,承载力高,剪力键延性好,达到极限承载力后剪力键承载能力降低,但不发生脆性破坏;侧向压力增强了混凝土板的整体性,试件破坏模式均为贯通钢筋剪断和底部混凝土压碎;侧向压力增强了PBL剪力键的抗剪承载力,增加幅度与侧向压力成正比;侧向压力以界面摩擦力的方式参与抗剪作用,钢混结合面的摩擦因数在试验全过程中保持稳定,测试值为0.78。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在施工过程中,其稳定体系尚未形成,在横向风荷载作用下几何非线性明显,拱肋极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和扭曲,对拱脚受力不利。本文以商合杭高速铁路140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背景,采用Midas Civil和Midas Fea建立了整体与局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静风荷载作用下,系杆拱桥施工阶段拱脚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施工过程中,在风荷载作用下拱脚处均出现了主拉应力大于混凝土容许抗拉强度区域,区域主要分布在拱座与系梁交界处;通过设置缆风绳可以有效降低几何非线性影响,减少了拱肋横向挠度,保证拱脚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曼海沟大桥墩身施工中最为普遍的模板设计过程中的受力计算。通过实际施工的典型个例,阐述了模板设计过程中如何进行检算,以及在模板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日常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工程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模板数量不大,委托生产成本很高的情况下,通过自行设计、制造加工的途径,达到既节约费用,又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工人的人力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茅台酒厂中华片区位于古滑坡体上,其桩板墙采用清水混凝土,桩间墙板工厂预制,彻底解决了现浇墙板不可避免的对拉孔、筋外露问题;抗滑桩上阶桩柱使用清水模板,并采用将模板直接下放至桩井内的方法,在原地面下完成抗滑桩清水混凝土的施作。针对其施工关键技术,介绍了清水混凝土桩板墙的设计要点、施工方案、难点技术及控制措施。实践表明,采用清水模板井下内置的施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位于挖方区和半挖半填区清水混凝土桩板墙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地铁车辆段运用库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屋面工程施工中涉及的高支模、大体积混凝土、预应力工程等施工关键技术 ,主要介绍大屋面结构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施工措施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以新建蒙华铁路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北引桥4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背景,介绍了基于移动模架的铁路简支箱梁施工工艺。依据线路的具体布置,开发了适应于曲线段以及公铁合建段过孔的ZQMS1200上行式移动模架,并详细介绍了该移动模架的结构。从移动模架的提升、预压以及特殊工况下的过孔角度出发,对移动模架的制梁技术进行说明。该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新开发的移动模架能够保证梁体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边坡防护工程量,消除运营安全隐患,高速铁路高挖方路堑段多以隧道代替路基,即以隧道明洞的方式通过。传统的明洞拼装模板施工时间长、耗损多、且混凝土外观质量无法保证,进而影响防水施工。本文以银西高速铁路宁县一号隧道出口段175 m明洞施工为例,采用多作业面平行施工技术,利用钢筋绑扎台车,配合衬砌台车和外侧整体钢模板连续施工的方法,通过加强对模板拼装、衬砌浇筑及回填等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明洞拱墙衬砌快速高效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预应力单箱双室箱梁的预制施工工艺,全面总结了从箱梁台座制作、立模、混凝土浇筑,到预应力钢束张拉、灌浆、封锚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提供了相应的施工方法、混凝土配合比、振捣时间和预应力张拉等各种技术数据,旨在对今后类似箱梁的预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岩壁梁作为一种新型结构,近年来在我国水电站地下厂房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而针对岩壁梁施工技术还未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且岩壁梁混凝土施工部位结构复杂、质量控制严格、温控要求高,是地下厂房系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山东威海文登抽水蓄能电站为工程背景,对岩壁梁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探讨并总结岩壁梁混凝土施工支架搭设、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重点工序的工艺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延延高速陕晋交界的黄河特大桥墩高141 m,是陕西省跨黄河连续刚构桥的第一高墩,桥址在黄土高原地区,冬季黄河河道气温在-20℃以下。通过介绍对采用液压爬模的薄壁空心高墩进行蒸汽养护的现场具体实施过程,论述了耐久性C50混凝土的冻害、一些抗冻要求以及防冻害措施,介绍了混凝土运输、拌和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方法,以及现场蒸汽养护的施工工艺,使C50耐久性砼在低温下快速达到设计强度,确保施工质量,又能满足施工工期需要,为其他相类似的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三金潭污水处理厂项目中2座13900m^3卵形消化池工程为实例,概要介绍了消化池施工特点及整体方案,以及伞形模架系统设计及安装、大体积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等关键技术。伞形模架系统的成功实践,是对卵形消化池传统模板施工工艺的一次技术革新,同时对其他类似曲面体构筑物的施工也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钢构早拆模板体系这一新型模板施工技术,结合现有规范,通过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在不同混凝土拆模强度、不同跨度和不同板厚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切承载力、抗弯承载力、裂缝和挠度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