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西部铁路的开发和连续梁技术的发展,其施工技术日趋完善。结合兰新二线甘青段深山峡谷地形条件受限情况下连续梁边跨直线段的施工,介绍特殊地形条件下,边跨直线段使用托架法施工的成功案例。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复杂海洋环境,特殊的施工条件造成大桥施工中要对常规的施工方法进行创新。大桥公路B42#~B50#连续梁原设计为(40.6+6×64+40.6)m,因B42#墩处海床面为裸岩陡坡,施工困难,经变更后该联连续梁孔跨变为(64+40.6+5×64+40.6)m,边跨64 m,其中直线段20.9 m。边跨墩位处无法搭设满堂支架施工边跨直线段。经计算分析将边跨直线段20.9 m,分为4节段施工:梁端9.2 m、5.7 m节段采用在承台上搭设倒梯形支架施工,其余两节段3.5 m、2.5 m采用挂篮悬臂施工的方案。该施工方案中通过采取在梁端两侧临时固结,顶部外加压重的措施,有效解决了直线段挂篮悬臂施工的平衡难题,为类似的跨海湾、河流工程提供了一种施工思路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根据京津城际铁路跨四环路(60+128+60)m系杆拱连续梁的施工,在原有对称悬浇连续梁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对中跨较边跨长、中跨节段较边跨节段重、边支座后安装等特殊结构的连续梁施工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重点介绍了临时墩设计及拆除措施,中间节带横隔板及吊杆下锚箱时内模支立及外侧模设计,边跨无合龙段时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边支座后安装时边支座应力应变监测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塘溪特大桥跨塘溪(40+64+40)m高墩连续梁边跨现浇段的施工,总结了高速铁路连续梁在桥墩高度较大时,边跨直线段及合龙段采用吊架法施工的吊架设计与施工工艺。吊架主梁采用4排单层贝雷桁架,纵横梁采用型钢,吊带采用PSB 785以上级32精轧螺纹钢筋。对吊架各主要构件利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吊架系统整体模型进行强度、刚度验算,并在使用前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相似文献   

5.
结合铁路连续梁有砟桥面的特点,通过加强施工监控对连续梁边跨不平衡段实施悬灌施工,实现准确合龙,从而简化施工工序,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6.
结合铁路连续梁有砟桥面特点,通过加强施工监控对连续梁边跨不平衡段实施悬灌施工,实现准确合龙,从而简化施工工序,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7.
结合原王铁路前台大桥(60+104+60)m连续梁施工,阐述了多跨连续梁边跨和中跨合龙段施工工艺,并着重叙述了合龙段配重和临时锁定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连续梁采用悬灌法施工时边跨现浇段多采用落地式支架或墩旁托架现浇,当边墩较高时,搭设落地式支架投入较大,在高空中搭设存在很大的难度。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采用导梁法施工边跨现浇段的方法,并总结了此类方法的优缺点及设计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对同类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武客运专线驻马店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武客运专线驻马店特大桥456号~459号墩(40+64+40)m连续梁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采用悬臂施工的连续梁。从0号块施工,线形控制,边跨现浇段施工,三角挂篮施工以及边中跨合龙5个方面介绍了该桥的施工要点。在0号块与现浇段支撑中,采用了钢结构临时支撑,相对于常规的脚手架支撑更方便快捷,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安全稳定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铁路客运专线悬灌法连续梁边跨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Midas civil软件对边跨挂篮和托架组合体系进行验算,并对梁体稳定性分析,确保了连续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非对称连续梁桥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桥位地形要求,研究不对称连续梁的设计特点和截面尺寸选择的方法,研究不对称连续梁合理的施工方法以保证梁体施工安全。研究方法:采用有限元程序对不对称连续梁进行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受力分析,选定梁体截面尺寸及梁体悬臂灌注施工顺序。研究结果:通过调整不对称连续梁边中跨梁高、截面尺寸,解决了不对称连续梁内力平衡,采用合理施工方法确保了不对称连续梁施工安全,并且满足了梁体线形要求。研究结论:根据桥位处要求及分析结果,大圆里双线特大桥主桥采用52 m 112 m 64 m不对称连续梁,最小边跨与主跨比仅为0.464,梁体曲线采用2种抛物线及不同梁高尺寸解决节段不平衡的问题,再以合理的梁体施工方法来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非对称悬臂施工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边墩较高情况下的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的施工难度,设计非对称悬臂施工方案以降低边跨现浇段的长度。分析非对称悬臂施工方案的孔跨布置及梁段划分,介绍该桥的预应力设计,建立考虑施工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对称悬臂施工阶段的梁体应力,并针对不对称悬臂施工梁段的预应力钢束进行不同锚固位置的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锚固位置。针对不对称悬臂施工对梁体累计位移的影响进行参数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ZQL32/64型中跨连续梁造桥机施工弯梁过程中,导梁和主梁都承受扭矩,受力状态复杂,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来分析造桥机的受扭,对施工过程中5种最危险工况进行计算分析。该造桥机达到了连续弯梁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下一步高速铁路建设需要,对时速350 k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通用参考图进行进一步修编意义重大。通过充分借鉴我国已建和在建高速铁路的建设经验,对施工情况和运营要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后进行修编设计与优化。增编了(32+48+32) m连续梁;对桥面宽度及布置形式进一步调整;桥面无砟轨道结构适应类型增加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取消跨中横隔板及支点局部加宽;优化滴水槽位置;根据最新锚具技术条件调整纵向预应力筋布置;取消横向、竖向预应力筋;对梁体、0号块、边跨现浇段、锯齿块的钢筋布置进行优化;增补了临时固结、合龙段刚性连接设计图;中支点一侧底板设置进人孔,并预留了顶梁构造和空间。设计中对连续梁的适应类型、结构构造、预应力筋布置、普通钢筋布置、施工工艺进行了全方位优化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应用,结构更加合理,更便于施工和满足现场施工及运营需求,更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修编优化后的通用参考图将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朝阳嘉陵江右线大桥为例,对非对称超大跨度单线连续刚构的结构形式、结构受力情况、施工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为类似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在桥墩设计时,采用纵向直坡,横向变坡的双壁墩,在保证结构有足够横向刚度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结构的纵向刚度,满足大跨连续结构的受力要求;(2)取消双薄壁中的横联,可使结构更轻盈美观;(3)在梁部设计时,优化纵向预应力的布置,取消腹板上弯束,依靠纵向预应力钢束和竖向预应力钢筋可克服主拉应力,避免大跨结构腹板的开裂。  相似文献   

16.
西宁进站跨兰西高速特大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西宁选站跨兰西高速(76+160+7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组合桥设计,通过分析阐述连续梁拱组合结构既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又较好地解决了拱桥的施工架设及其对桥下运营线路的影响;同时拱及吊杆对中跨的加强作用,减小了主梁高度和边跨跨度,降低了桥梁建筑高度,减小了桥梁长度。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轨道交通 17 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U 型+箱型复合截面连续梁桥,设计中针对常规 U 型截面梁适用跨径有限,难以用于大跨连续梁桥的难题,提出箱型截面与 U 型截面上下组合形成的复合截面,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截面的力学特性,明确其设计方法及控制指标,并应用于主跨跨径 70 m 的连续 U 梁桥。 采用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施工周期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施工期间的应力跟踪 监测以及成桥后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连续 U 梁桥的设计合理、施工可靠、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州地铁14号线高架线桥梁景观和绿色建造的总体设计目标,全线标准段采用4×40m无支座单薄壁墩连续刚构桥、预制节段拼装施工的绿色建造技术。为适应温度及收缩徐变作用,桥梁根据桥高调整联长及跨度。设计研究确定分离边墩连续刚构桥梁刚度标准、节段拼装桥梁强度验算方法;通过先简支再连续后固结的成桥工序,释放预应力二次力对边墩的作用。斜跨路段采用大跨度曲线Y形刚构桥,有效降低大跨度桥梁梁高;薄壁边墩后固结,改善梁端刚度。上部结构Y形三角刚架区采用满堂支架或钢管支架施工,通过控制支架刚度,避免施工阶段次内力锁定在斜腿刚构内,保证初始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章耀林 《铁道建筑》2020,(5):30-33,37
重庆鹅公岩轨道专用桥桥跨布置为(50+210+600+210+50)m,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该桥加劲梁为5跨连续梁,锚跨和锚固段为混凝土梁,其余为钢箱梁.加劲梁锚固段采用可滑移现浇支架施工,锚跨采用常规现浇支架施工,边跨采用顶推法施工,中跨采用斜拉扣挂法施工.加劲梁先合龙边跨,后合龙中跨,最后合龙锚跨.通过在塔梁交叉处设置纵向位置调整系统、在混凝土锚跨下设置可纵向滑移支架主动控制合龙时机,避免了天气条件的不利影响,缩短了工期;通过有效控制锚固段及锚跨混凝土梁段的变形,减少施工对混凝土的扰动,从而控制混凝土梁段的质量;通过优化支架结构降低支架复杂程度和安全风险,从而降低支架费用.该桥加劲梁的合龙技术,可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