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小间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后行隧道施工爆破振动对先行施工隧道围岩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某三线喇叭口隧道燕尾段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小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及动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采用ANSYS瞬态动力分析模块对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小间距隧道施工中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此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间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后行隧道施工爆破振动对先行施工隧道围岩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某三线喇叭口隧道燕尾段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小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及动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采用ANSYS瞬态动力分析模块对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小间距隧道施工中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隧道掘进爆破设计数据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隧道掘进爆破设计与施工为背景,进行隧道掘进爆破设计数据库应用研究。按照爆破设计与施工所涉及参数特点,提取了相应的爆破设计参数及相关数据,应用关系数据库技术分析得到适合隧道爆破设计的数据库结构及其数据表结构并创建各个数据库表。以Visual C 作为开发平台并结合MFCODBC技术,研制出隧道爆破设计数据库系统,实现用户通过该系统即可对隧道爆破设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操作,从而使隧道掘进爆破设计及施工管理更加系统、合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临近既有病害隧道的安全控制一直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依托成渝高速中梁山扩容改造工程二标段新建隧道工程,通过对既有病害隧道分析,采用Midas GTS有限元程序分析爆破对既有线的影响,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不同间距下的爆破振速,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及装药量、孔深、孔间距等爆破参数,制定了特有的"周边钻孔取芯(水磨钻)+挖掘机炮头破除"开挖及爆破方式,形成了临近既有病害隧道的隧道安全施工技术。通过在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改造工程二标段爆破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爆破振速,控制了隧道超欠挖,在保证隧道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了既有病害隧道的安全运营,研究成果对临近既有病害隧道新建隧道施工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隧道掘进钻爆法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我国的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研究方法:通过对隧道爆破的历史成就、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和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阐述来表述我国的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研究结论:我国的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技术经历了跨越式的技术进步,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效果,隧道爆破安全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空前的隧道建设速度和规模,正在挑战隧道爆破施工独头掘进的极限能力。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着力开发隧道爆破设计计算机程序软件,提高隧道爆破专业化队伍的管理水平,促使我国的隧道工程钻爆施工技术会更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目前矿山法在隧道施工中非常普遍,在交叉隧道施工中,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是近些年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常规爆破方式爆破对立体交叉隧道动力响应规律,确定安全振速标准及不同影响程度的安全范围。研究结论:(1)新建下穿隧道施工至交叉位置时,既有隧道拱底和拱脚峰值振速较断面环向其他位置大,对爆破振动相对敏感,为薄弱环节,需重点关注;(2)爆破作用下位移对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和结构安全都不会产生影响;(3)以振速作为评判标准,对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下穿既有隧道全过程中既有隧道受到的结构破坏、影响运营和关注围岩等三种不同程度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定量划分,并确定了相应程度的安全范围;(4)本研究成果可为立体交叉隧道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分析软弱围岩施工中采用钻爆法时爆破对岩体的损伤作用 ;针对软弱围岩中隧道的爆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得到隧道断面和围岩的最大振速 ,分析爆破对围岩强度的影响 ;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爆破方案 ,选择优化的爆破参数 ,可减少隧道超欠挖 ,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由于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的间距较小,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时,易导致既有隧道出现衬砌开裂、剥落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现象.本文从爆破施工的特点入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分别采用上下台阶法和单侧壁导洞法时,爆破施工对既有连拱隧道产生的振速及应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单侧壁导洞法爆破对既有双连拱隧道的影响要小于上下台阶法.  相似文献   

9.
增建二线隧道施工控制爆破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武康二线新下坪1号隧道施工中,针对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近距离毗邻的施工条件,采取了严密的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并及时实施初期支护。通过主要爆破参数、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效果的评价,对既有线改造及新建二线工程中毗邻既有隧道的新建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动力时程分析理论,采用岩土隧道结构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TS,对新建上跨隧道爆破施工工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新建上跨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既有隧道与新建上跨隧道交叉处的断面受到垂直方向振动的影响最大,随着离爆破点水平距离的增加,垂直方向的振速逐渐减小,水平方向的振速先增大后减小;爆破施工对位于交叉点水平距离25 m之内的既有隧道影响较大,对45 m以外则影响很小;爆破进尺需控制在1.5 m以内,并辅之以相应的工程措施,以保证既有隧道安全;新建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需对既有隧道K201+065-K201+165段拱顶垂直振速进行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隧道洞口段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隧道洞口的特点,如何做到超前思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进洞施工方案,使其既能减少隧道洞口边坡开挖和防护工程量,又能维护洞口的原生植被,同时也能加快洞口段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对此进行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结果:隧道洞口施工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从环保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洞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步骤开展施工。本文阐述的隧道大跨施工应选择变大跨为小跨的施工方法(如CD法、CRD法等)和辅助施工方法(如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前置式洞口工法等),有效地解决了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purposes: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bout excavating procedure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on nearby metro tunnel in soft formation are lack of systematicness, and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clay are not usual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takes Qianhaiwan station of Metro Line 11 in Shengzhen as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nd considers creep characteristics in sludge formation. The influence of step excavation in the transversal, longitudin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on the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 and nearby subway tunnel are simulated, which may be expec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hoosing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procedure of Qianhaiwan station. Research conclusions: (1) The segment far away from tunnel should be excavated firstly when only transversal step excavation was undertaken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foundation pit. (2)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piles show exponential relations with the number of segments when step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was undertaken in vertical and transversal or longitudinal. If thickness of every step excavation was limited in 1.5~2 m,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pile near tunnel can be reduced about 9 percent when there is no horizontal step excavation. (3) Transversal step excavation with segments far from tunnel excavated firstly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step excavation metho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of step number and support, and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tep excavation followed while longitudinal step excavation was the last. (4)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foundation pit of Qianhaiwan station and similar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
以工程经验为主的隧道动态设计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以工程经验为主的隧道动态设计,提出以工程经验为主的隧道动态设计的实现方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将以工程经验为主的隧道动态设计原理与国内隧道动态设计施工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分析以工程经验为主的隧道动态设计原理的意义、实现方式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提出了长大隧道宜优先考虑采用以工程经验为主的隧道动态设计的原则建议。研究结论:采用以工程经验为主的隧道动态设计,将提高设计效率和工程经验的利用效率,促进隧道设计施工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与建筑业不同,隧道工程拥有"带状分布、与地质关系密切"等独特的特征,因此隧道工程BIM实施不能照搬建筑业中业已成熟的BIM技术路线。首先对BIM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做全面的梳理,分别阐述山岭隧道工程、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和市政隧道工程当前的BIM技术应用现状;然后分析和总结隧道工程在BIM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BIM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以及解决办法;最后提出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通过分类编码的数据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工程数量统计的思路,设计标准化工程数量统计程序架构,研究铁路隧道结构分类编码,建立隧道工程数量标准数据库,规范隧道设计中工程数量统计环节的工作流程,增强隧道结构标准数据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提高铁路隧道工程数量统计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快捷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山区铁路受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限制,线路工程多以桥隧相接的形式通过大高差的地貌单元,工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工程构筑物位于高陡边坡。置于高陡峡谷岸坡上的桥梁基础、隧道洞口等工程建筑物与工程边坡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桥隧相连段的工程问题。本文针对不同坡度条件及工程形式分析了桥隧相连部位的工程连接形式及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建铁路原州区至王洼线程儿山长隧道工程通过第三系砂岩时出现的施工地质问题,在全面分析隧道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比拟在建兰渝线条件相近隧道工程、结合我国隧道勘察、设计现状和取样试验资料,深入分析第三系砂岩的工程特性,叙述砂岩黏粒含量、易溶盐含量2个因素对砂岩工程性质的控制作用和两者与含水率的关系,对地下水对砂岩稳定性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工程处理措施,为隧道设计提供依据,为在第三系砂岩中的隧道施工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滑坡地段隧道变形的地质力学模型及工程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山区铁路中,有很多隧道都修建在山体斜坡内,这些隧道常常会发生变形开裂等病害。调查表明,隧道变形病害与所在斜坡出现滑坡现象密切相关,并且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隧道变形特征、滑坡与隧道变形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在对滑坡地段近30座施工和运营隧道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相应的隧道变形特征,建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建立了分析滑坡与隧道变形相互关系的4类地质力学模型,分析了4类模型的受力模式和变形特征。结合4类地质力学模型和工程实例,给出了针对隧道变形的不同特征选择工程防治措施的具体方法。研究结论:(1)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决定隧道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2)工程防治措施应与隧道的变形特征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山区道路工程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目的:山区道路沿线自然环境脆弱,道路下程建设引发的急待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隧道排水导致山区水资源涸竭,路堑高边坡破坏植被,路堑开挖诱发工程滑坡,工程弃方引起水土流失。 研究方法:为解决这些工程环境问题,从工程与环境的相瓦作用出发,归纳了相应的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 研究结果:(1)通过建立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链,提出基于水环境平衡的隧道“以堵为主”的防排水设计原理,以防治洞顶水环境灾害和隧道水害;(2)通过分析边坡高度与支挡工程的关系和边坡防护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控制路基边坡高度的支挡收坡设计原理,为路基高边坡的防治提供对策;(3)通过分析路堑边坡的工程路径与坡体岩土的响应,将传统的自上向下开挖再自下而上支护的工程路径更新为自上而下分级支护和坡脚预加固工程路径的路堑边坡设计施工新理念,以保持开挖坡体的稳定;(4)针对工程弃方所致环境问题,提出沟头填垦的工程弃方开发性处理原理。 研究结论:上述道路工程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可从源头上控制主要的道路工程环境问题。转变固有的设计观念,更新为与环境协调的设计理念,需要一个深化认识的过程。加之这些道路工程与环境协调的设计原理还尚待完善,因此能引起同行对道路工程环境问题及其设计对策的关注,就达到了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