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岚 《摩托车》2003,(6):24-24
如果说我对摩托车的钟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丝毫都不过分,且深恐招来“玩物丧志”之嫌,因为这十几年来,一天看不见摩托车,美酒佳肴也淡而无味;一天不骑摩托车,深夜的梦境中也会驾车狂飙…… 我对摩托车的痴迷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从我第一次试骑“嘉陵50”时起,我的生命就与“摩托车”这三个字紧紧地系在一起了。 1993年2月2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把现在与我朝夕相处的伴侣——幸福XF250D摩托车“迎  相似文献   

2.
见闻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在摩托车行业从事服务工作已有十几年了。或许是"职业病"的缘故,我平时对摩托车尤其关注和喜爱。今年"五一"假期,我和家人去香港和澳门旅游。那里的繁华和文明,着实让我惊叹!走在繁华的街头,我经常可以看到小巧而灵活的摩托车有秩序地穿行在茫茫车流之中。在这里,没有对摩托车上  相似文献   

3.
2002年9月1日,在青岛美丽的石老人海水浴场,由第十二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组委会和青岛市体委主办、青岛市超导摩托车运动俱乐部承办的“宗申杯”首届四轮沙滩摩托车公开赛在这里举行。一只龙型拱门矗立在主席台前,上面“宗申龙,中国梦”六个大字格外醒目。  相似文献   

4.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5.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6.
王渊发 《摩托车》2003,(9):20-20
本人是一位摩托车爱好者,在工作的36年中有20个年头从事摩托车驾驶培训教学工作,先后共买过十几辆摩托车,目前家中还有5辆完好的摩托车。 一天,我外出办事无意中发现一家摩托车行展台上摆着一款车,这款车把我牢牢地吸引住了。那是一台重庆嘉隆科技与江苏新豪科技机车制造有限公司联营合作生产的“嘉隆  相似文献   

7.
1998年10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青岛市摩托车爱好者共同的"家"——青岛市摩托车运动俱乐部正式成立。俱乐部的宗旨是:团结摩托车爱好者,引导摩托车手的爱好,把从前在街道上违章飚年转变成有安全保障的摩托车竞赛,为青岛市争夺摩托车运动  相似文献   

8.
赵君利 《摩托车》2008,(4):55-56
2007年5月23日。我和往常一样。一早起来准备好一切,骑上摩托车去上班,我骑的摩托车是一辆1996年3月份购买的天津出产的“天虹90H—B”,是我当时特别喜爱的一辆摩托车,跟随我了十几年。几乎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出门就离不开他,现在回想起来,他的身影还每每浮现在我的跟前。至今也不能使我忘怀。到了单位,和平时一样开始了我的工作。突然手机铃声响了,这让那一天变的与其它日子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接到的电话是大地鹰王俱乐部通知我提车的电话。这是我苦苦等候二十多天的消息,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相似文献   

9.
摩托姻缘     
李刚 《摩托车信息》2006,(10):30-30
该吃午饭了,同事老陆还在细心地冲洗他那辆旧摩托车.我开玩笑道:"老陆,你这老爷车该进博物馆了,骑摩托车的要是都像你一辆骑十几年,那造摩托车的还不得喝西北风!"老陆笑眯眯地说:"我可舍不得扔,它可是我的两条腿,这十几年上下班我全靠它,就连我老婆还是它撞来的呢!""怎么回事?老陆哥,你可得给我讲讲."我递给他一支香烟,好奇地追问.  相似文献   

10.
《中华汽摩配》2010,(2):21-22
本刊青岛电:4月16-18日,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易通全联(北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和青岛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承办的“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暨全国汽车配件采购交易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盛装绽放。2010年,在新十年的开局之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重点支持的“A级展览会”,“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暨全国汽车配件采购交易会”开启了新十年之旅,在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美丽岛城青岛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我国大中城市加快了对摩托车的“禁限”政策,招至部分群众(主要为摩托车爱好者)的不理解甚至反对、指责,《摩托车信息》刊登了不少反对“禁限”的文章而不见异议者,我个人认为有必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上为“禁限”政策正名,消除群众的不理解情绪,以期达到共识。我所在的北方某市从1998年禁止摩托车上牌,但部分人  相似文献   

12.
拉线,是摩托车上必不可少的常用零件和易损件。笔者从事摩托车维修七年来,每天都要更换几根甚至十几根拉线,有离合线、油门线、转速表线、里程线、风门线等。有些车主抱怨:“怎么我这离合线总是断,一年换了五六根。”而有些摩托车行驶了六万余公里,却一根拉线也未更换过。下面介绍几点拉线的维护保养知识,供广大摩友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说起摩托车,我可算是个超级车迷了。我对摩托车的感情用“痴迷”来形容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不管它是一辆怎样的车,只要是摩托车就能使我为之心动,而大排量摩托车更是让我心仪已久。在我们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西部小城里,很难见到超大排量的摩托车。一次我正在吃饭,一位摩友突然打电话来说:“快来,××车行里有一辆雅马哈1300旅行车。”我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些为老人服务的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就连商场中那些琳琅满目的衣服也没有几件是适合老年人穿的,可见我们的社会给予老年人的关注太不够了。我因为是一个摩托车迷,对摩托车就格外关注,经常去逛摩托车商场,一些商场中摆放的摩托车确实不少,但很难发现哪一辆车适合老年人骑,更不用说专门为老年人设计摩托车了。也许厂家会认为摩托车是年轻人的“玩物”,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反应较慢,因此就不骑车了。其实不然,通过《摩托车信息》等杂志我了解到有许多老年人喜欢骑摩托车长途旅行,2000年第8期的《摩托车信息》不就登了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15.
4月25日~26日,值“2002年中国重庆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期间,一场高规格的“国际摩托车贸易及技术论坛”在渝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摩托车及相关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到场聆听了“权威的声音”。近年来,摩托车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机电类出口产品,以2001年的出口成绩尤丰,全年出口摩托车288万辆,出口创汇达7.41亿美  相似文献   

16.
马达  张学慧 《摩托车》2007,(5):31-34
(一)前言2007年4月10~13日,《摩托车》试车组有幸受邀观摩了第六届“重庆国际摩托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17.
刘振戎 《摩托车》2003,(9):21-22
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也是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会员,会员号为0006,曾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一直从事机械、车辆的使用与维修工作,先后驾驶过金城AX100、老式幸福250、装备部队的长江750边斗三轮摩托等,对车辆有一种特别的爱好。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我于2002年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2010,(4):14-14
在2010年3月26日举行的“践行社会责任,弘扬摩托文化”主题沙龙上,“中国摩托车志愿者报名启动议事”正式开启。报名工作初步定于通过“我爱摩托车”官方网站进行,志工委注册服务中心负责材料审核与注册登记,审核通过后将获得志工委颁发的“中国摩托车志愿者”证书,获准参加各种官方摩托车主题公益活动以及其他需要摩托车专业志愿者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一本杂志?”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摩托车信息》。”自从我与《摩托车信息》杂志交上“朋友”,为她提供“摩托车商情”稿件后,我就更关心着这本杂志了。当《摩托车信息》的编辑要我作特约通讯员,搜集上海摩托车市场的价格情况时,  相似文献   

20.
谜面曰:“任我污染任我走,只因有牌身份优,交警吸我污浊气,股股烟尘路人愁”,谜底请在文章里找。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对实行“禁牌”政策的城市中摩托车的命运很是关注,并以我所居住的沈阳市为例对“禁牌”政策谈些看法。现在沈阳市拥有摩托车正式牌照并有市内通行牌照的数万辆摩托车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