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汽车可靠性试验(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东风汽车公司汽车试验场基本型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及各种道路里程分配见表7;变型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及各种道路里程分配见表8~表10。 c 定远汽车试验场基本型车(含底盘)的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及各种道路里程分配见表11;变型车(含底盘)的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及里程分配见表12。d.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基本车型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及各种道路里程分配见表13;变型车(含底盘)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及各种道路里程分配见表14。汽车可靠性试验(三)@刘裕源$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霍树君$国家汽车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某自主品牌多车型数百台试验样车长里程道路适应性进行课题搭载研究,试验结果分析以及经验总结,拟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并适用于不同车型的长里程道路适应性试验方法以及成果挖掘关联应用思路,有效补充试验场强化耐久试验,全面提升汽车产品可靠性验证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专门的通信指挥车上装设备的等效振动台可靠性试验方法。首先,通过实车多工况道路试验得到真实路谱,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最大峰值画出功率谱密度曲线图的包络线即可得到规范功率谱。其次,与相关标准规定的实车行驶里程及运行工况相结合,制定出上装设备振动台试验方案。最后,对上装设备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数据与实车道路试验数据拟合较好。研究显示,通过等效振动台试验的方法能够替代实车道路试验,符合通指车辆的实际车辆结构减震特性。  相似文献   

4.
国产汽车初期可靠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质量观念认为,产品质量是产品满足使用要求特性的总和。本文从介绍中汽总公司实施汽车产品质量定期检验内容和检验情况入手,着重统计、分析了1986~1991年全国各型汽车平均故障间隔里程(MTBF)和可靠性综合评定分国(Q)的变化情况,并就如何完善监督检验制度和方法,如何提高汽车可靠性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了AMT可靠性的台架试验方法和试验台组成,设计了相应的试验台架.通过对某轮式车辆AMT的可靠性台架试验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AMT可靠性台架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Virtual Proving Ground软件进行汽车试验场可靠性道路试验的仿真研究,对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标准搓板路面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按照可靠性试验规范,在标准搓板路上对某国产轿车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与实车试验典型测点加速度一时间历程数据进行对比,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并对车辆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汽车可靠性耐久性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JB_n3744-84《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汽车发动机应进行的可靠性试验项目包括超速超负荷试验(以下简称双超试验)。WD615柴油机在国产化鉴定时对其中的67机型成功地进行了这一试验。本文对这一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对可靠性试验,尤其是双超试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3.2.2试验程序 常规可靠性试验试验程序一般不做要求,但对试验场可靠性试验,各试验场均有规定。3.2.2.1海南汽车试验场 a行驶试验按一般公路→山区公路→高速跑道→强化坏路→越野道路顺序进行,高速跑道与强化坏路也可组成小循环行驶。 b.强化坏路分4个车道,各车道适用车型及行驶顺序见表15。3.2.2.2东风汽车公司汽车试验场 各车型可靠性试验道路行驶顺序见表16。3.2.2.3定远汽车试验场 a行驶试验按山区公路→高速环道→凸凹不平坏路→场区山路→越野路顺序进行,一般公路行驶里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安…  相似文献   

9.
目前,多数车型随着汽车里程的累积,汽车内饰可靠性问题会日渐突出,尤其是仪表板可靠性问题。研究卡扣连接性能与仪表板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防止仪表板不同部件间因连接刚性不足造成的异响问题。文章由高里程耐久车辆实际采集的异响问题出发,结合实际仪表板卡扣连接的刚度性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手段分析仪表板模态、速度传递函数(VTF)及噪声异响(SR)性能,通过和试验对比验证了CAE分析的精确性,并起到预测仪表板结构异响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的试验方法,旨在帮助国内车企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各地区的认证制度,从而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分析了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以及主要的出口市场,总结了不同地区的法规现状,并介绍了美国、欧盟、联合国及中国标准法规相应的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试验方法。通过系统性的对比和验证不同电动车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的实际测试效果,初步得出不同试验方法下的续驶里程的衰减情况。进一步研究了美国标准五工况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及验证结果,深入探究了五工况调整系数及其影响。为了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国内车企必须深入了解并主动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车辆认证制度,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开发和测试,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汽车电子的环境可靠性试验出发,介绍环境可靠性试验的参考标准、设计方法等,以及实际发生故障后的故障原因分析和相关可靠性试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轻量化设计思想,通过可靠性设计方法设计的零部件仍然具有足够的剩余强度。为了实现减重的目标,需要对可靠性设计的结果做进一步优化。文章介绍了一种进一步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低载强化的强度特性,并通过卡车半轴设计优化实例,得出了可靠性设计优化可以根据试验标准中给出的试验载荷实现的结论。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应用于汽车和其它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可靠性试验中强化路的行驶速度,达到更好更快捷地考核车辆装备可靠性的目的,本文以Unimog4000为例进行了典型路面的平顺性行驶试验。车辆分别以不同的车速通过典型路面,记录各测点的振动时域信号。在后期处理中,采用DASYLab对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加速度均方根值为对比依据,对不同车速下车辆在B级沥青路面和搓板路面上的振动做了对比,从而为确定可靠性试验中不同强化试验路的行驶车速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早在1983年,我国汽车行业就组织了空前规模的汽车可靠性试验,试验车辆为53台,总试验里程达到了36万km.现行的汽车试验规程对汽车可靠性试验的条件和里程规定了两种方案,即在非试验场的常规可靠性道路上进行和在试验场内进行.目前,国内已建成海南、襄樊、定远和通县四个试验场,其试验规范已经被国家汽车行业主管部门批准,为汽车产品试验提供了规范的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纯电动二手车和燃油二手车评估标准、鉴定评估作业流程分析,提出了纯电动二手车与燃油二手车评估标准、鉴定评估作业流程是一致。通过对鉴定车辆技术状况步骤的分析比较,提出燃油二手车可以完整的检查并评定分值评定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纯电动二手机虽在车身、驾驶舱、启动、路试、底盘等检查项目可以评定分值,但因无电池组、电机、电控各部分项目分值评定标准而无法完整评定分值和技术状况等级。通过对评估车辆价值方法对比,提出燃油二手车选用现行市价法,纯电动二手车选用重置成本法,纯电动二手车的无形磨损、有形磨损远大于燃油二手车,因此相同行驶里程相同技术状况等级纯电动二手车价格比燃油二手车低;通过对检测标准的分析,燃油二手车检测标准和评分标准比较完善,纯电动二手有检测标准和评分标准,但评分标准不完善;纯电动二手车与燃油二手车鉴定评估适用的管理办法相同,二手车鉴定评估师适用的《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国家职业标准》相同,从汽车结构与理论基础知识纯电动二手车鉴定评估师与燃油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EOBD监测频率(IUPR)的定义、监控对象及法规要求,采用试验方法测试了IUPR的变化规律.利用3辆带有IUPR功能的车辆,分别在转鼓和实际道路上按照标准SRC耐久循环行驶16万km,通过观察行驶过程中IUPR的变化规律得出:IUPRM可反映车辆运行中EOBD系统对某一监测项的监测频率,并可通过若干标准NEDC循环来检测车辆IUPR系统是否正常;按照同一行驶规范行驶的车辆,随里程的增加IUPR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重型载货汽车在道路可靠性试验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兼顾用户实际使用条件和产品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从试验要求、试验顺序、数据统计和合格性判定标准等方面,对重型载货汽车的可靠性试验规范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载交通设计累计标准轴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车辆组成及其轴载谱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重载交通设计基准期累计标准轴次的预测方法。通过交通量、交通组成调查和轴重测试,得到车辆的轴载谱及超载的可靠数据,拟定比选方案及其计算车辆当量轴载系数的方法,确定各方案的累计标准轴次。综合分析预测累计标准轴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从中选出最优的设计基准期内累计标准轴次。算例表明,该法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较系统地论述了汽车可靠性试验的重要性,试验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着重介绍了汽车产品在研制和生产阶段可靠性试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我军新型车载计算机的考核试验方法,阐述了军用车载计算机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为我军新研车载电子设备的考核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