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1440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澳门史研究,汤开建教授便重点关注16-19世纪澳门的西洋文明,先后发表很多篇学术论文,并完成《明清士大夫与澳门》(1998)、《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1999)、《委黎多报效始末疏笺正》(2004)、《明清天主教史论稿初编:从澳门出发》(2011)、《明代澳门史论稿》(2012)和《被遗忘的"工业起飞":澳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744页)林肯·佩恩(Lincoln Paine)是当代美国知名的海洋史、文明史学者。2006年起,他开始担任莱顿大学国际欧洲扩张与全球关系史研究杂志《行程》(Itinerario)编辑,后又兼任美国缅因州海事博物馆馆员。他著述颇丰,曾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过有关海洋史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南海是环中国海海洋地理的关键环节,不仅是历史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东西二洋"航路的核心海域,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中国-四方-四海"陆海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之滨包括我国岭南沿海、海南岛至东南亚沿海的跨界海洋文化区域,史前、上古海洋聚落形态集聚分布,关系密切并最终整合一体,成为环中国海海洋文化特殊而重要的一个区系。文化因素跨时空分布的格局,也显示了土著先民频繁的海洋文化交流活动,是形成历史时期南海沿岸与跨海之航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史研究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新趋向,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热点,伴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海洋史学界又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2014年8月14日至16日,“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110余篇,来自境内外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是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学术性刊物,半年刊,分别于六月、十二月出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已出版68期。本刊编辑部自2016年第1期起,将对刊物做全面调整,敬请作者赐稿时给予配合。兹将有关事项奉告如下:一、《海交史研究》专门刊登海外交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佳作,其范围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海外贸易史与经由海路发生的中外关系史、海上交通史地考证、航海史、造船史、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是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学术性刊物,半年刊,分别于六月、十二月出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已出版68期。本刊编辑部自2016年第1期起,将对刊物做全面调整,敬请作者赐稿时给予配合。兹将有关事项奉告如下:一、《海交史研究》专门刊登海外交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佳作,其范围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海外贸易史与经由海路发生的中外关系史、海上交通史地考证、航海史、造船史、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是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学术性刊物,半年刊,分别于六月、十二月出刊。自1978年创刊以来,已出版68期。本刊编辑部自2016年第1期起,将对刊物做全面调整,敬请作者赐稿时给予配合。兹将有关事项奉告如下:一、《海交史研究》专门刊登海外交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佳作,其范围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海外贸易史与经由海路发生的中外关系史、海上交通史地考证、航海史、造船史、  相似文献   

8.
读了陈延杭先生在《海交史研究》1999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中国与葡萄牙的航海和造船技术交流》,有些感想忍不住要说说。我觉得陈文第四部分(16世纪中葡造船技术的交流》和第三部分的最后1/3写得较好。好在选题新、资料新、观点新、填补了一个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1951至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14个站点的降水、气温观测资料和英国哈得来中心的HadISST海温再分析资料,基于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和时滞相关性方法,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地表气温和邻近海域(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海表温度的变化,构建了一个用于表征西南地区与邻近海域的海陆温差序列,探讨了不同海域海陆温差与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孟加拉湾和南海海域海陆温差与西南地区降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8左右,呈显著相关,而东海海海域海陆差异与西南地区降水的相关系数为0.7左右,呈中度相关;2)不同海域海陆温差对西南地区的降水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延迟和同期效应.海陆温差变化对西南纬度较高地区降水具有延时和同期效应,而对纬度较低地区的降水具有超前效应,且海陆温差对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的影响较大.这表明中国邻近海域海陆温差的变化可能对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海地区发现和发掘的沉船,是研究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网络变迁的重要资料。目前发掘的沉船可以分成四个大的时期:第一期,9至10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晚唐和五代时期。第二期,’11至14世纪早期,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南宋和元代。第三期,14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国的明代。第四期,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国的清代早中期。这四个时期的沉船数量和船货种类是不同的,其中中国外销瓷种类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贸易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270页)2023年3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举行新书发布会,重磅推出了《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6—2020)。该报告是中国海洋大学继2013年开始推出的《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年度报告(蓝皮书)之后,倾力打造的五年期中长时段的新版报告,全面展现了我国“十三五”期间海洋文化发展的总体面貌,反映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在海洋领域的新成就。它的出版不仅将助力中国海洋文化的学术研究,也将促进全社会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弘扬海洋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要建设海洋强国,丰富的航海文化是关键的基础和动力。"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尽快设立航海史教育学科点,加强并深化航海历史文化研究,塑造人才梯队培育体系。与航海事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徐祖远深感,"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急需航海历史文化研究人才支撑和航海文化理念的深入培育。"他认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国际、国内集装箱海陆联运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了集装箱海陆联运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基于DEAHP集装箱海陆联运的效率评价模型。以太仓港2006—2015年集装箱海陆联运数据为基础,验证效率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集装箱海陆联运效率提升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南海神是国家祭祀的重要海神之一,自唐代以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具有广泛的信仰基础,是广州乃至岭南独具海洋文化特色的知名品牌.南海神洪圣文化凸显了岭南深厚的历史文化与蓝色海洋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彰显了中国航海文明,是岭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396页)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华文明不仅包含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亦包含海洋文明,是三者的"多元一体"。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应忽略隐含其中的海洋文化动力。循此思路,王日根教授的新著《海润华夏:中国经济发展的海洋文化动力》(以下简称《海润华夏》)提供了这方面翔实且颇具解释力的论说。《海润华夏》分"海洋政策""海防与海洋经略""海洋经济文化开发"三部分,汇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477页)朝贡体系的研究,自20世纪以来一直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汉唐与明清,学界对宋代朝贡体系的系统研究尚未出现。《宋代朝贡体系研究》系宋史专家黄纯艳教授集多年之功写就,全书以双向认识和区域秩序为基本研究思路,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以宋、辽、金三朝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秩序的构成与运作,揭示了宋代朝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最近,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史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范式转变”的潮流。以往的研究,学者们沉溺于欧洲中心论或中国中心论的研究模式,常将中国与西方简单地二元对立。然而,当代学者正试图跳出这种旧的研究藩篱,不再将中国古代海洋视为边缘或次要的区域,而是将欧洲人视为众多外来者中的一个群体,从而探索西方是如何遵守和适应亚洲本已建立起来的成熟模式和惯例。这种新趋势,为开辟新的课题铺平了道路。如今,亚洲海洋史研究的范围非常宽广,如海洋考古、港口城市、航线、贸易和文化网络、移民、地方宗教信仰、海洋法、外交、海防、海盗和走私等,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海防成为国防的重中之重,海防的强弱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具有濒临南海的地缘优势,南海海域海权纠纷频仍;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广东省致力于发展海洋经济,滨海旅游等,海洋文化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深入就广东省高校加强以海权、海防为特色的国防教育的重要性、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之一.南海神文化见证了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由大陆而海洋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胡文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218页)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穆盛博(Micah S.Muscolino)著《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Fishing War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探索了舟山海洋区域内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书中讲述从19世纪舟山岛屿出现移民潮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区域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鱼类濒临灭绝为止,人类活动给舟山海洋生态系统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