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依据高压短路暂态分析理论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接触网故障定位的新思路。它充分利用了接触网悬挂点密集的特点,能将短路故障范围定位在一个跨距之内。该系统能适用于目前所有的牵引供电方式,包括DN、BT、AT以及一些新建铁路干线所采用的复线全并联直接供电、复线全并联AT供电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单线区段与复线区段雷击次数与雷暴日的关系,给出了雷击接触网不同位置的过电压类型及不同类型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幅值计算式,分析了接地电阻、避雷线和避雷器对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雷击类型下接触网现有的耐雷水平及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宝成铁路复线改造中过渡工程产生的原因及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述,并对接触网工程设计及站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气几何模型,推导单线和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架设高度的计算公式,由此得到避雷线架设高度与雷电击距、接触网实际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避雷线架设高度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加而减小,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明显小于单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采用给出的避雷线架设高度的计算公式,以广-深铁路为例,根据其不同线路形式和接触...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高铁安全运行,高速铁路接触网架设避雷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雷措施.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点,基于电气几何模型和滚球法对避雷线的屏蔽性能进行分析,推导高架桥区段单、复线铁路接触网避雷线的架设高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滚球法比电气几何模型法的计算结果更精确,过程更简捷.单线铁路的接触网避雷线高度明显高于复线铁路的避雷线架设高度.且随着高架桥高度的增高,避雷线的架设高度也随之增高,近似成线性增长.避雷线的高度还受到滚球半径的影响,滚球半径越大,避雷线架设的高度越低,设计避雷线高度需要采用合适的滚球半径.  相似文献   

6.
既有电气化铁路复线改造一般都为运输繁忙区段,因世界能源危机和神朔线运量加大,接触网施工天窗点时间一般为50分钟。隧道内净空较小、长期运煤使得隧道壁附着灰尘、光照条件差等因素,安全作业环境差。在不影响既有线运营的情况下进行新线接触网施工,必须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和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本文试图对神朔复线蛇口峁隧道施工情况的总结,探讨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双线隧道的接触网施工安全问题,希望能对类似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高牵引变电所故障测距装置精确度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牵引变电所故障测距装置的精确度是动态变化的,应根据接触网、变电所设备及装置运行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故障测距整定值,以提高其精确度,提出电气化铁道复线并联供电时避免线路互感影响牵引变电所故障测距装置精确度的简便方法即复线单线化。  相似文献   

8.
结合接触网的受雷情况和结构特点建立接触网的雷击模型,分别给出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广义积分法,提出计入感应雷击的计算接触网雷击跳闸率的方法。以常见的复线接触网为例,按照给出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接触网的跳闸率,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网遭受感应雷击时的耐雷水平较低,因感应雷击造成的接触网雷击跳闸次数占总雷击跳闸次数的31.6%,感应雷击对接触网的跳闸影响是明显的;计入感应雷击计算的总跳闸次数更接近实际运行值。  相似文献   

9.
V型天窗中的接触网感应电压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宁  王倩 《电气化铁道》2009,(5):23-25,29
以接触网V型天窗为背景,提出了复线接触网中,在一侧停电的情况下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并对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下的电磁感应电压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在假设的工况下,计算出了相应的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  相似文献   

10.
对牵引变电所管辖的供电臂接触网故障测距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复线直接供电运行方式下,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基于电抗法原理的接触网故障测距存在误差大的问题.研究改进馈线保护装置硬件和故障测距方法,并通过短路试验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对既有电气化铁路上增建复线接触网施工时,利用停电天窗点更换既有软横跨的施工进行介绍,从施工手段、方法、措施等方面入手,对更换既有接触网软横跨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此方法解决了利用最短的停电天窗时间,在确保施工和既有设备安全的前提下,一次性更换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的重要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含有较长供电线的牵引网现有故障测距方法精度不高问题,通过对复线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等效模型进行计算,在传统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基础上引入供电线与接触网等效阻抗比这一参数,提出了修正后上下行电流比测距法和修正后分段线性电抗测距法,有效解决了复线电气化铁路直供牵引网的精确故障测距问题,修正后的分段线性电抗法为复线牵引网电抗值...  相似文献   

13.
复线接触网感应电压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线接触网的感应电压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为了找到限制复线接触网感应电压的措施,对广州-深圳敢化铁道第三接触线(以下简称第三线)上的感应电压进行了实测,发现第三线悬浮状态时的感应电压可达3000V以上;第三线测试区段的一端或两端接地且相邻高速接触线(以下简称高浮状态时的感应电压可达3000V以上;第三线测试区段的一端或两端接地且相邻高速接触线(以下简称高速线)上无电力机车时第三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牵引网感应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复线电气化铁路建设很快,复线并行线路的感应电压导致人身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个问题,制定出正确的防护措施,分析感应电压机理,研究感应电压的大小,推理出感应电压的准确计算公式很有必要。本文根据电磁场理论中的唯一性定理——镜象法,分析推导出电影响和磁影响感应电压的计算公式,论证出电影响和磁影响感应电压的精确计算公式。研究结论:当带电接触网导线通过交流电流时,接触网导线周围形成电场和磁场,电磁场对邻近的停电接触网导体产生电磁影响,电影响感应电压与带电线路电压成正比,磁影响感应电压与牵引电流的大小及并行长度成正比,总的感应电压是两种感应电压的矢量和。  相似文献   

15.
复线电气化铁路时有列车火灾发生,若采用V形作业应急抢修,火灾救援人员利用消防水枪灭火时,水柱可能触及接触网导线,即使列车所在线路已经停电,但相邻线路接触网在停电线路导线上会产生感应电压,危及火灾救援人员的安全.针对列车火灾救援应急作业场景,首先对感应电压耦合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火灾救援人员人体分压模型,推导...  相似文献   

16.
为使接触网绝缘子电场分布的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基于静电场有限元法,建立考虑接触网各组成部件的全尺寸三维模型,仿真分析接触网部件及线路环境对腕臂绝缘子电位和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绝缘子仿真模型相比,全尺寸模型绝缘子电场分布发生较大变化,且同型号不同安装位置的绝缘子电场分布不同,同一绝缘子不同圆周方向的电场分布亦有差别。接触网模型部件中,绝缘子连接金具、支柱材质因素对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较大,而绝缘子材质、导线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接触网线路建模环境中,供电方式、列车经过与隧道线路因素对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较大,而复线铁路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刘学军 《铁道学报》1995,17(A01):32-35
本文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的AT、BT、直供、单线、复线等型式和各种供电方式的牵引接触网的电气特性,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即四端网络级联网络,该模型及其仿真算法适用于牵引电系统仿真器(TPS)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铁复线并行线路的接触网感应电压导致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根据电磁场理论中的唯一性定理,推导并论证出了电影响和磁影响感应电压的精确计算公式,以防止采用以前的简易近似计算法公式引起计算错误,避免对施工维护工作及周围电子设备的防护工作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复线建设既有铁路改建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受地形、地质等条件和工程投资限制,新增第二线大部分设计在既有线旁,以诚小总的增建、改建工程量并缩短建设周期。既有线运输任务繁重,行车密度大,因此,在既有线旁进行爆破施工时如何保证行车安全和线路设备安全,是施工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电气化铁路既有线石质路堑,需开挖的既有边坡一般既高且陡,边坡与接触网的水平距离仅几米,部分地段接触网立柱设立在既有线边坡脚下,接触网回流线与边坡距离不足1米,爆破施工环境极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本文对此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20.
分析现有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研究的特点,基于RTDS平台对牵引供电系统各元件如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及接触网系统进行了建模,实现了AT供电方式下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数字实时仿真,比较了AT供电方式下单线和复线牵引供电系统的网压水平,证明本文建立的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精确性,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