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秀红  王晓红 《汽车运输》2000,26(10):20-24
LS400轿车采用电子控制的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其空气弹簧刚度、汽车高度及减振器阻尼大小均可根据驾驶条件自动控制,从而抑制了车辆侧倾、制动时前部点头和高速行驶时后部下沉等汽车姿态的变化,明显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本文详细阐述了空气悬架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悬架用于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和行驶性能。EMS(Electronically-madulatedSuspension)电子调节悬架一和空气悬架都是通过电子控制减振器和空气弹簧的阻尼力来改善行驶舒适性和行驶性能,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EMS是电子调节悬架的缩写。通过改变减振器量孔来调节油的流量,从而达到改变阻尼力。阻尼力是由EMSECU(电子控制模块)根据选择开关状态和行驶条件来自动控制的。这就确保增加行驶舒适性和提供极好的行驶稳定性。同时还提供了诊断和故障安全功能。空气悬架采用的是电子控制的悬架,悬架是使用了靠压缩空气弹力的空气弹簧,带…  相似文献   

3.
吴修义 《商用汽车》2008,(3):110-11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商用汽车特别是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商用汽车特别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见图1).目前,空气悬架的控制模式主要有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2种.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控制阀,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控制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但随着空气悬架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模式逐渐被应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而且能利用悬架侧倾实现单独升降(这在城市客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和自动调整空气弹簧的刚度及阻尼等功能,提高了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降低车辆转向时的侧倾和减少空气的消耗量.本文对这2种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汽车对悬架系统并存着两项相反的要求,既要求它使车辆具有如弹簧般的乘坐舒适性,又要求它能保证车辆操纵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悬架系统的这两项性能,现代汽车开始采用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相似文献   

5.
张海峰 《时代汽车》2008,(4):106-108
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系统,悬架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舒适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钢板弹簧与空气悬架有着怎样的区别?空气悬架的市场前景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悬架用于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和行驶性能。EMS(Electrorfically-madulated Suspension)——电子调节悬架和空气悬架都是通过电子控制减振器和空气弹簧的阻尼力来改善行驶舒适性和行驶性能,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邱泉 《汽车电器》2022,(12):29-32
针对空气悬架系统中车高与阻尼难以协同的问题,基于整车的悬架力和智能体理论,设计一种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的协同控制方法,以实现整车悬架力的有效分配。基于Simulink仿真,来验证所提出的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协同控制方法,证明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高度控制阀在空气悬架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架主要分两类:1.钢板弹簧悬架;2.空气弹簧悬架。我国现最通用最简单的悬架是采用钢板弹簧,但因其固有的一些缺点,正逐步被空气弹簧悬架所替代。空气弹簧悬架以其对整车的舒适、易操纵及稳定性等优越性,目前已在国外的大客车、载货车、无轨电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在轿车上逐渐推广。我国某些豪华大客车如BFC6120等也正在逐步采用。高度控制阀是空气悬架中的重要元件之一。本文对高度控制阀的类型、用途、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与气路布置等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即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随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而且可以附加很多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0.
车辆悬架系统是保证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的重要部件,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相对传统被动悬架系统能大幅度提高车辆的上述性能。在对电子控制悬架系统做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功能和类型,分析了它的基本工作原理,着重论述以现代控制理论为核心的电控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接2018年第11期)2.丰田自适应可调悬架系统丰田自适应可调悬架系统(AVS系统)属于半主动型悬架,配备在丰田中高档轿车上。驾驶员可以通过选择行驶模式,切换减振器的软与硬两种减振力(阻尼力)。由于减振力控制采用非线性H∞的基本控制策略,系统获得了卓越的响应性能和精确的控制性能,实现了车辆乘坐舒适性以及操纵稳定性的兼容。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悬挂和减震器装置。减震器作为摩托车的关键部件,由悬架弹簧和阻尼器组成。减震器与整车行驶要求匹配的好坏对整车的驾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有重要  相似文献   

13.
吕纪平  戚益 《汽车电器》2003,(1):33-33,36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根据悬架位移、车速、转向、制动等传感器信号,由电控单元处理后,控制电磁式或步进电动机式执行元件,实施悬架刚度与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图1),从而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朱华 《天津汽车》2010,(12):19-21
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控空气悬架系统逐步取代了传统空气悬架.文章介绍了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概述了国内外电控空气悬架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传统弹簧悬架相比,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具有较优越的动态传递特性,能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相对动载,减少汽车对路面的冲击损坏,较好地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1前言 舒适性与安全性足客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悬架对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悬架的设计中考虑整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整车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9m客车前后板簧恳架的设计过程,说明客车设计过程中对板簧刚度、减震器参数以及整车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校核. 2悬架的布置形式 前后悬架均采用少片钢板弹簧,前悬架3片,后悬架4片,前后悬架均匹配减震器,前悬架加装稳定杆.  相似文献   

16.
客车因载质量大和质心高的特点难以兼顾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侧倾构型的液压互联悬架(RHIS)与电控空气悬架(ECAS)相结合的新型悬架系统。首先,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并试验验证;基于质心定理、动量矩定理推导了整车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整车和RHIS的机械-液压耦合模型,并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模型;然后,设计了气囊模糊控制器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最后,在常用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测试工况下仿真对比了新型和传统悬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悬架系统可实现3挡车身高度调节,且在保持原车平顺性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减振器一体式空气悬架的试验及静刚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振器一体式空气悬架工作时的空气弹簧作用力与减振器作用力耦合在一起很难分离,研究分析其悬架工作特性是难点.以LexusLS600h车型的电子调节空气悬架为例,通过台架试验、试验数据处理、特性方程推导,解耦出此类空气悬架中空气弹簧部分的静刚度特性力,并将通过方程求得的特性力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方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特性方程正确.  相似文献   

18.
长期在不良工况的道路上驾驶会降低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随着人们对乘坐舒适性需求不断提升,空气弹簧的优势尤为明显。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LQR控制策略的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案,提出的LQR控制器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以客车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软件对空气悬架系统的被动和自适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在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车辆在随机道路上的最大位移幅值,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9.
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其固有振动频率要比钢板弹簧低得多,且不随汽车承载质量的变化而改变。安装有空气悬架的汽车车轮动载荷小,可以获得良好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减小了高速行驶车辆对路面的破坏。空气悬架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安装有空气悬架的大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空气弹簧大客车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其平顺性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波 《汽车与配件》2007,(39):42-45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即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随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