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朱毅 《汽车与配件》2012,(23):46-48
美国汽车产品安全认证和法规体系中对车辆的分类 在美国汽车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和汽车技术法规中,将机动车辆整车产品分为乘用车、多功能乘用车、载货车、摩托车、机动自行车、挂车、低速车辆、长材挂车等类别,其定义如下: 乘用车(Passenger Car):除了MPV、低速车辆、摩托车、挂车以外,设计运载10人以下(含10人)的带动力车辆.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机动车辆信息及成本节约法》的规定,所有进口到美国并用于商业销售的机动车辆(包括汽车和摩托车)必须符合美国的车辆安全、节能和防盗技术法规要求,并通过这些法规的认证。由于这一认证工作由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负责管理,因此,将这一认证统称为美国车辆产品安全认证。美国车辆产品安全认证为完全的自我认证制度,由制造商自行按照相应的技术法规进行试验,确保产品符合技术法规要求,按照法规规定自行粘贴认证标志,通过认证的车辆就可以准入美国市场。下面笔者对摩托车产品及车辆装备的安全认证和相关流程进行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继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后,巴西因其强大的经济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市场容量,成为全球汽车厂商的新焦点。为使我国汽车企业顺利进入巴西市场,文章介绍了巴西汽车产品管理体制、技术法规体系、准入制度及最新法规变化动态。帮助国内汽车企业在进行产品认证时理清思路,选择出最适合巴西市场特点且满足法规要求的车辆类型制定出口战略,缩短认证时限并提高认证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朱彤  朱毅  郭琳 《天津汽车》2012,(9):21-22
继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后,巴西因其强大的经济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市场容量,成为全球汽车厂商的新焦点为使我国汽车企业顺利进入巴西市场,文章介绍了巴西汽车产品管理体制、技术法规体系、准入制度及最新法规变化动态帮助国内汽车企业在进行产品认证时理清思路,选择出最适合巴西市场特点且满足法规要求的车辆类型制定出口战略.缩短认证时限并提高认证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检验标准是以EC汽车技术指令为蓝本,个别参考日本安全标准和美国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汽车技术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已有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国家(如日本)逐步采用ECE汽车技术法规替换自己本国原有的技术法规,许多非协定书缔约方也单方面承认ECE汽车技术法规和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使得ECE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成为整个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在此列出我国N3类车辆应贯汽车强制性标准所参考的国外法规,以供参考(见表)。  相似文献   

6.
李毓梅 《时代汽车》2021,(8):174-175
美国的汽车认证制度作为全球车辆产品主要认证制度之一,在汽车产品认证制度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并引领了全球的认证制度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美国汽车市场准入制度介绍,使中国车企能够了解进入美国市场需要注意和准备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欧盟是当前国际上最大、发展最为完善的一体化市场,它现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法律基础,对包括传统车辆和新能源车辆在内的汽车产品建立了统一的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欧盟型式批准体系,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是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务需求。为此,文章重点介绍近年欧盟最新法规的重要动态,为中国汽车行业在认证法规与研发规划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巴西车辆准入制度借鉴了美国及欧洲的车辆准入体系,对进口的车辆有严格正规的准入流程。另外,巴西汽车法规主要包含2个部分:环保法规和安全法规。环保类认证分为排放认证和噪声认证。安全类认证分为3个部分:一般安全、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巴西法规把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巴西本国标准相互交叉应用,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法规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车辆的安全和排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严格的安全和排放法规,现将这些法规介绍如下: 一、世界汽车法规和认证制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朱毅 《世界汽车》2002,(3):25-28
原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车辆结构工作组(UN/ECE/WP29)于1958年制定<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装备和部件并相互承认此批准的协定书>(简称为<1958年协定书>),经过UN/ECE/WP29对<1958年协定书>40多年的成功运作,使得ECE法规和ECE的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成为在国际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1.
智能网联汽车虽是汽车产业的新兴产品,但也是认证制度管理的空白,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并保证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急需从顶层设计层面开展认证制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本文梳理了我国关于智能网联汽车认证的相关政策及现状需求,基于现阶段的法规完备程度与产品技术水平,从认证制度与认证技术两方面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认证的创新思路,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汽车产品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欧盟为代表的型式认证+自愿召回;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我认证+强制召回。其他汽车生产国基本是在欧盟或美国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管理体系。1欧洲汽车产品管理法规上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车辆法规和型式认证要求,随着欧  相似文献   

13.
法规件型号是影响认证费用和一致性核查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法规零件号作为认证型号进行申报。为了提高汽车竞争力和满足差异化市场的需求,汽车生产企业需要增加更多差异化配置,配置越丰富,法规零件变化越频繁,导致法规零件号变化频繁,影响车辆认证费用和车辆一致性核查,因此需要对法规件型号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逐渐饱和,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日本作为汽车产业强国,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日本市场,对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和树立品牌影响力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日本汽车法规体系发展、技术法规体系及最新进展、认证制度等方面,对日本技术法规及认证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关注和跟踪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对我国汽车企业快速了解日本汽车法规体系有所帮助,对我国汽车产品破除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欧美日汽车法规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法规是防止汽车对人身、财产、社会环境及资源造成危害以及为保障用户权益,而对汽车的结构、装置所作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方面的要求。本文综述了世界上最有代表性、较完善的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三大汽车法规体系,其中包括关于车辆交通安全、燃油消耗、汽车排放、汽车召回法、汽车保用法等法规。欧美日汽车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实践表明,政府通过制定和逐步严格车辆排放标准,一方面可促使汽车生产厂商主动和积极地开发和使用“绿色”技术;另一方面,通过以法治污,可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排放的汽车。  相似文献   

16.
张建伟 《世界汽车》1995,(1):16-19,45
现行的汽车产品管理制度在实施中的存在很多弊端;建立型式认证制度必须充分借鉴发达到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法律为基础,技术法规为依据,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型式认证制度;在过渡阶段,应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依据,利用认证委员会开始起步,以现行的强制性标准为技术依据,进口汽车质量许可制度逐步与型式认证制度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开发了四门耐久试验台及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对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法规强制试验,提高了产品工程师的设计水平,并保证了上市车辆的质量。它的柔性特点,广泛应用到其他产品的开发检测认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成为了各大汽车制造商的必争之地。中国汽车认证制度较为复杂,主要有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国家质检总局和认监委监管的强制性产品认证(CCC)以及环保部的环保目录和北京市环保局目录,由此形成了多种认证模式并存、多个部门监管的认证特点。了解中国进口汽车认证制度对于制造商顺利完成认证流程、抢占中国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1985年,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一干就是24年,历任专业科室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1985年-1996年,从事汽车标准法规基础研究、标准法规体系建设,以及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研究与推进工作:1996年-2009年,负责组织筹建了中国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心,从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研究及相应认证工作,汽车产品认证工作。主持认证评审了上千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为上百家汽车企业做过企业管理诊断、咨询和培训。2009年至今,担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先后负责行业技术发展、标准法规、知识产权、循环经济和再制造、工艺与装备、质量与品牌建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信息化与信息服务、汽车零部件,以及分支机构发展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汽车召回制度和产品强制认证的推行,不但使汽车企业必须保证投入市场的产品就应满足政府法律、法规要求,而且企业还应保证投入市场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