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我国汽车市场运行规律,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量预测,以及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几方面阐述了汽车将持续快速发展,指出了影响专用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九五”期间专用汽车生产与发展的热点,提出了促进专用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韩林 《汽车情报》2005,(32):11-16
一、专用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加快了一些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提升了专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地方生产的专用汽车被列为当地政府重点监管产品,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专用汽车一直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历史机遇之中。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全国生产专用汽车的企业约800多家,占汽车企业总数的85%,其中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21%,专用汽车市场稳中有升,产销几乎占领整个载货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3.
姚励  大山 《时代汽车》2011,(12):26-27
一、我国专用汽车发展的历程 1956年7月,一汽建成投产,随后用解放牌卡车底盘改装的自卸车、运油车等相继问世,我国专用车开始起步。1983年6月,全国改装汽车、专用汽车新产品展评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专用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形成。进入新世纪,我国专用汽车更是以年均18%的速度递增,总量和品种大幅增长,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专用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4.
韩林 《汽车情报》2007,(28):25-30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起步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己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用车既具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专业特性,特别是具备进行专项作业的功能,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截止2005年7月,我国生产专用汽车公告内企业数为628家,此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韩林 《汽车情报》2008,(3):11-13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己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专用汽车既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各种专业特性,用途十分广泛。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通过“八五”、“九五”、“十五”规划的贯彻实施,专用汽车产品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行业新闻     
《汽车与安全》2010,(6):9-9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十年来载货汽车专用化率上升迅速。2009年全国生产专用汽车164.77万辆,占当年全部载货汽车生产量的比例达到55.68%比2000年提高了28.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我国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有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国专用汽车产品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用汽车产品相比已基本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分工对汽车的专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我国的专用汽车市场得以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专用汽车产量为711 887辆,同比增长51.1%(见表1),高于汽车整车的增长速度,专用汽车产量占商用汽车总量的28.7%,比2006年提高了5.6%,总量增长快速得益于三种车型的迅猛增长,即自卸汽车、厢式汽车和半挂车.  相似文献   

9.
专用汽车发展趋势研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专用汽车是自卸车、半挂牵引车、半挂车、厢式车(含客厢式和货厢式)、罐式车、起重举升车、特种结构车、仓栅车等专用载货汽车及专用作业类车辆的统称,它广泛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载货汽车专用化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专用汽车保有量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50%,如今已增至70%~80%,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则较低,大体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可见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韩林 《汽车情报》2006,(20):38-41
据统计,1999年全国专用汽车生产厂家546家,2005年7月底专用汽车企业数628家。国内专用车品种1999年为1337个,2005年为4910个,其中厢式汽车品种1520个,特种汽车830个,罐式汽车676个。产量1999年为17.42万辆,2004年为35万辆,2005年为50万辆。今后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当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透过国家的这一方针目标可以看出,宏观环境拉动着需求,为专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刘汉如 《汽车情报》2008,(12):15-18
一、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专用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专用汽车的产品品种日趋丰富、合理,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年产量大幅提高。一方面随着产业政策逐步落实和行业标准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从政策标准法规上规范生产、提高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高速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及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专用汽车提供大量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吴勇 《汽车情报》2004,(26):30-32
专用汽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不象轿车主要用于私人消费,而是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不论用于运输或施工作业,都对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会带动专用汽车的发展,为专用汽车提供广阔的市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专用车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我国专用车市场前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专用汽车市场供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建设、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为专用汽车带来新的市场需求,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专用汽车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的专用汽车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品种,数量和品质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产量和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是摆在专用汽车生产厂家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轻量化早就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题,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引导行业、企业不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减轻整车自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专用汽车轻量化的进程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与预期的目标还相去甚远。进入2008年,面对新的形势,加速轻量化进程越发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型汽车改装企业的发展之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众多中小型汽车改装企业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生产了品种繁多的专用汽车产品,成为汽车工业整体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这些企业的规模较小,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匮乏和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困难重重.针对专用汽车改装企业的现状,结合产品的特点,分析了中小型汽车改装企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林 《城市车辆》2008,(1):34-39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  相似文献   

18.
韩林 《汽车情报》2006,(18):32-35
一、物流专用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物流专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专用汽车主要包括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超重举升汽车、仓栅汽车和特种结构汽车等六大类。  相似文献   

19.
轻量化是近几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关注的热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副理事长王立耀对商用车轻量化的关注时间更长,研究更深。1986年从加拿大、美国考察回来后,他一直在国内倡导商用汽车轻量化。如今他关注的焦点在哪里?他对我国专用汽车轻量化有哪些建议?以下是记者对王立耀的专访。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专用汽车专业人才面临极大空缺,成为阴碍专用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高校对汽车和专用汽车人才的教育同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国外高校汽车类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并且务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