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事故致因理论的定义、核心、意义等诸多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对于指导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或者规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识别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发现目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致因。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结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分析,提出了12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利用贝叶斯真理血清理论,结合专家知识,构建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因果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库构建了学习样本数据,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获得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人的失误、运输车辆和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包装与装卸;事故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道路状况、运输企业管理、主管部门管理、天气状况。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危险化学品道路安全运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因素构成复杂且相互关联。为了明确事故的内在成因,基于实际事故数据对致因要素进行提炼、分类,构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复杂网络模型。通过分析网络总体结构特征、节点特征和网络全局效率,寻找关键致因要素,探索事故致因要素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等级公路事故致因要素间耦合作用强,要素状态变化易引起连锁反应;无机非隔离、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最容易导致低等级公路系统整体安全性下降,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是风险防控重点。研究结论有助于判别低等级公路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敏  喻翔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5):125-127
如何有效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道路交通系统的构成、系统特性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对交通事故致因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显性和隐性故障的交通事故致因模型。认为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2种致因。强调了管理因素作为潜在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与强化管理组织机构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分析人、车、路与环境整个系统在运行时其安全状态的变化过程,引入突变理论,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确定恰当的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构建燕尾突变模型.通过分析燕尾突变模型,发现一些控制变量的连续性或阶段性变化使其越过了分歧点集,是道路交通系统发生突变的直接原因;结合突变模型对交通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在突变理论中防止系统控制点越过分歧点集曲面也是预控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此突变模型在道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量也越来越大,事故中的当事人往往需要来回奔波于交警部门、鉴定机构、保险公司、法院等部门、机构之间,费时费力。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及时化解因交通事故产生的矛盾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交通管理执法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事故处理执法水平.办案能力和办案质量.切实保护交通事故当事人特别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执法公正.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轮迹".以及如何利用"轮迹"查明事故事实。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获得其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对交通事故进行非路致因剔除,将事故损失程度当量为事故次数,以1Km为基本单元、采用200m移动步长对全线进行路段划分,获得5组区段划分相对应的事故次数状况,使用当量事故数—累计频率曲线法鉴别事故多发路段;选取典型事故黑点路段,从路况、道路线形和实际运行车速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成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致果集中分析,构建了涵盖机动车驾驶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及乘车人、道路环境、意外的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了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因子,进而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关键因子分析步骤.以我国2006~201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为例,对原有38个相关联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成因是机动车非法行驶与停靠致因因子(贡献率57.34%)、交叉口与路段非法穿越道路致因因子(贡献率23.12%)和道路设施不健全与交通工具故障致因因子(贡献率12.58%)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把握行人致命事故的特征和致因机理,促进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181例真实行人致命事故案例,从事故地点、时间与天气、驾驶员、行人、车辆、碰撞状态以及事故后果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鱼刺图法从行人、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等5个方面对行人致命事故的致因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行人致命交通事故的7个特征:①行人违章横穿道路突出(60.0%);②老年行人涉事率高(60岁以上占37.0%);③19:00-21:00是事故多发时段(29.2%);④面包车事故是中国道路特色(16.0%);⑤路侧作业行人危险度高(6.6%);⑥行人死亡大多为颅脑损伤(87.8%);⑦车辆前挡风玻璃大多会有网状裂纹等.结果表明,行人违章横穿道路是行人致命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加强行人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预防和减少行人致命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唐建 《时代汽车》2023,(10):189-191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遇一辆肇事车辆存在多名当事人,但因缺乏视频资料且证人证言相互矛盾或无法询问的情况下无法明确谁是驾驶人,根据事故调查需要,交警部门需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明确谁是驾驶人,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一定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是指根据案情,对与事故相关的现场、车辆、伤亡人员进行勘验后,依据勘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涉案者在事故发生时所处行为状态书面意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链的生成和演变规律并全面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机理,以美国100-Car自然驾驶研究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状态和驾驶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构建了事故发生前驾驶员状态和行为特征参数等变量,并与其他传统驾驶员特征、道路交通特性以及环境特点等影响因素变量共同建立了关于道路交通事故风险类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贝叶斯网络模型基础上,引入事故因果链理论,利用有向无环网络中简单路径搜索算法生成事故链集合,并采用信息增益特征选择方法识别关键事故链。通过100-Car自然驾驶数据得到的关键事故链显示,单车事故类型更容易在弯道和坡道条件下驾驶员无注意力转移或进行简单非驾驶任务的情况下发生;而正面、侧面和尾部碰撞事故类型的发生,往往在水平直线道路条件下,伴随着驾驶员注意力由前方道路转移至两侧车窗或内后视镜,以及驾驶员非驾驶任务变复杂的情况。通过改变事故链中各节点的状态概率,可以探索不同类型事故的演化路径和规律,克服了传统方法对每个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因素进行独立分析的局限性,揭示了事故链中影响因素/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地掌控道路交通风险状态和实现事故链阻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出台后,人们基于事故处理的实践经验,围绕交通事故与过错行为的内在联系,以追求更为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事故为目标,对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都为一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综合运用法学、交通工程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从交通事故的本质特征入手,认识交通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分析交通事故当事人的"险情 避让"模式,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以更为科学公正地评判交通事故的原因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为精准提升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文明素养,论文基于道路交通事故分布数据对事故致因进行了深度挖掘。数据分析发现,道路交通事故驾驶人致因中,驾驶人违反交通规则、在路侧险要和高架匝道隧道等特殊路段以及雾雪天气等特殊环境中发生事故的伤亡程度明显偏高,反映出驾驶人安全知识缺乏、规则意识薄弱、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开展"安全知识扫盲""规则意识强化""应急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发生在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来往通行的车辆,会给现场勘查人员或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发生二次事故。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做好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安全防护工作,以杜绝民警在勘查事故现场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和避免连锁事故发生、保护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围观群众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RTA是英文Road Traffic Accidents的缩写,中文含义为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交通事故现场是当事人特别是驾驶员的法定义务,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这样做,有利于交通管理机关的现场勘查、采集证物,客观地、实事求是的分析事故原因,为办案人员提供事实根据,以法律为准则、认定当事人各方所应负的交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研获得有关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属性:外部环境、当事人特征、事故状况和事故地点道路状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公路车辆类型繁多、驾驶员性别比例严重不平衡、道路状况差、驾驶员无驾照、车辆无牌照等是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突出特征,为今后的道路设计、安全管理与宣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采取合理的讲究措施、及时报警、保护现场,并通知保险公司,以免因延误时间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无法认定或难以认定。在事故发生地就近的医院对受害人进行抢救,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但不容忽视的是,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自我取证,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少交通事故发生后,很多司机或受害者只顾忙于事故的处理,而不注重事故现场的证据搜集,等到事故认定书下发后提出异议时,即使及时申请复核或诉讼至法院,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或充分的理由而无法推翻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后悔晚矣。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元统计理论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交通事故致因的分析评价模型,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数据,从交通系统的人、车、路、环境因素对事故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找出主体交通特性与事故原因的联系规律,可为交通安全决策提供一种可靠的直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曾顺民 《上海汽车》2006,(10):41-43
对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的人—车—环境的特性、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与影响因素,对预防和减少事故伤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同济大学在上海嘉定区建立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系统尝试,及事故再现分析的主要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