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形式的病害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214国道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的大量调查资料,对路面病害的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了路面的单公里病害率和总病害率。120.675km水泥路面的总病害率为16.22%,202.325km沥青路面的总病害率为3.38%。水泥路面比沥青路面病害数量多,且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破碎板数目达到6472块;沥青路面沉陷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结合调查结果,对214国道路面的病害进一步分类分析,研究了主要病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规律与冻土的关系,为今后寒冷地区公路路面的建设、养护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多年冻土区典型公路G214沿线不同冻土条件下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状况,对两种路面类型的路面病害分布规律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路面病害分析过程中,采用现场踏勘的方法首先对路面病害类型、病害程度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然后就两种路面类型病害分布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病害分布规律差异状况,以及在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的病害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大量调查资料,对各种病害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每公里路面的单项病害率和总病害率.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多,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最为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沥青的吸热作用严重影响路基稳定,不利于保护多年冻土.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作了分类分析,研究主要病害机理及规律,正确地评价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  相似文献   

4.
基于G214既有公路现场调查和实体监测,对公路沿线冻土特征与道路病害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路面病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及病害程度主要与路面类型、冻土类型和路基高度有关。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和监测资料分析,对G214沿线公路病害成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得出冻土区道路的病害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融沉变形引起的。通过对沿线路面实测变形调查和分析,得出了在路面宽度为8.5 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裂发生的位置和路面发生纵裂时的临界沉降值,这对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了经济有效地处理沥青路面的病害,探讨了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路面病害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而造成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路面可能出现的病害种类,在病害出现之前的合适时机,采用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是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使用寿命和节约周期费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濮鹤高速公路自2004年底建成通车以来,经过7年多的正常运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了诸如横缝、纵缝、龟裂等早期病害。为了防止雨水通过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对道路造成进一步损害,濮鹤高速公路积极引进国外新材料进行路面早期病害处理探索,通过应用JB环氧沥青新材料处理路面早期病害,有效解决了病害路面防水问题,提高了道路安全性能和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交通行业现行标准对路面病害分类评价的不同,以及现场病害调查方法的缺失,分析了不同标准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病害分类的差异,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及建议,为标准的修订提供支持。结合日常大量的路面病害调查和现场试验验证,提出了人工和自动化设备路面病害调查方法,分析了两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于明明  张杨  陈涛  徐志 《公路》2023,(3):383-388
路面内部隐性病害的发育、发展具有隐蔽性,而当前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评价指标和标准。依托溧马高速路面养护维修工程,通过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路面隐性病害识别与评价研究,建立了路面内部典型隐性病害标准图谱,提出基层损坏状况指数BPCI及分级标准,并给出了不同等级路面内部隐性病害养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探地雷达可高效准确识别路面内部隐性病害,识别精度可达90%以上;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基层破损状况指数BPCI,用于评价路面结构内部状况是可靠的,其探测结果可为路面内部隐性病害检测定位和沥青路面的养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晓艳  袁杰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3):127-129,132
文章主要介绍了水泥砼路面病害分类,分析了水泥砼路面断板的原因,提出了病害预防措施和修复方法,对水泥砼路面施工、养护具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清远~连州一级公路、桂林~柳州高速公路、梅州~河源高速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过程,发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病害的过程一般是:道路通车2年后接缝填缝料缺损和脱落,3~4年后发展为板底脱空和板间错台,4~5年后才发生板块断裂等路面病害,随后路面病害的范围和程度将迅速扩大与加剧。为此,从材料、力学等方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及其产生病害的机理,揭示了填缝料缺损、板间错台、板底脱空和板块断裂的具体破坏形式和破坏规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和路面维修提供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典型病害调研、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调研分析得出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主要有沥青路面、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及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三种结构型式及其典型病害。(2)分析得出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其中交通量大和重复荷载作用是引起服务区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车辆长时间作用在路面结构上及频繁启停导致路面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切应力,加速表面层磨耗。(3)针对服务区路面典型病害提出了路面结构分区处治、路面表面功能性处治及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案,从而保证服务区路面使用质量和车辆安全。  相似文献   

12.
向昕 《公路交通科技》2013,(10):163-167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车以来的运行情况、历年来的养护状况等资料的收集及路面不同病害的现场调查及室内试验分析,揭示了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及路面病害的发展状况,提出了针对该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改造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4条弹石公路的典型路段进行路面常见病害实地调查,从气候条件、边缘约束条件、交通条件等3方面对弹石路面常见病害的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水是弹石路面病害产生的一个最主要成因。针对不同病害,提出了具体的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大型化及严重超载,我国很多国省道干线沥青混凝土路路面在经过5~7年的使用年限后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日趋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最常见的病害主要为裂缝、车辙、破损、泛油等病害。本文通过对323省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了路面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措施,比较彻底地解决了323省道的路面病害,保证了道路畅通。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广(广州)惠(惠州)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类型及分布范围,采取铣刨、取样、钻心,了解病害发展程度,分析病害成因,结合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归纳了几种病害处治对策,以期为路面大修及深层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首条BRT线路自开通运营以来,已给安宁到西站沿线以及周边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但经过多年运营,道路车站站点路面出现车辙、路面推移、拥包、碎裂、坑槽等路面病害,严重影响BRT公交车的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亟待治理改善。通过对BRT站点路面病害的深入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可行的路面病害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石观路旧路改造的工程实践为例,通过对石观路现状路面病害的调查,针对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各种路面病害的处理方法,提高了机动车的行车舒适度及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车辙、拥包、推移等病害。这些病害加速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直接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而这些病害的根本原因就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较差。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方面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和提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简要叙述了淮安市翔宇大道路面病害开展以及采用相关方法对路面病害进行检测情况,进而为分析翔宇大道路面病害成因提供依据,根据病害成因确定合理的病害处理方案,并且在病害处理方案中采用聚酯玻纤布替代以往常用的玻纤格栅。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优缺点及其常见病害,针对水泥路面的常见病害提出处治对策,并从设计、施工及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整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