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院自1961年~1991年7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1965例,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7岁~66岁。食管中段癌3例,下段癌5例,贲门癌2例。食管胃弓下吻合7例,弓上吻合3例。2例术前钴60放疗,1例术后放疗。出血发生于术后10~57d。10例均死亡。讨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食管胃大动脉瘘是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迄今国内文献报告24  相似文献   

2.
我们发现很多临床诊断为MND的病人,颈段磁共振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样改变。其中,以肌萎缩侧索硬化型最为多见。但两者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25例住院病人的临床,磁共振,肌电图重新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7例,女8例,男:女=2.1:1。年龄35~65岁,平均48.5岁。其中:<40岁者3例,41~50岁者9例,51~60岁者9例,>60岁者4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2月~17年,平均3.8年。25例患者入院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20例,进行性脊肌萎缩4例,原发性侧索硬化1例。2临床表现25例中以单侧上肢起病渐…  相似文献   

3.
食管胸中、上段癌累及呼吸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 ,术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发生率为 0 .12 %~ 1.0 9% ,最常见的是气管支气管膜部的损伤。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88年至 1999年经手术治疗食管癌 12 36例 ,其中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膜部损伤 8例 ,占 0 .6 4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为 3∶1。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5 1岁。术前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缩窄型 3例 ,溃疡型 3例 ,髓质型 2例。 3例术前行PBF方案化疗。手术经左胸完成食管癌…  相似文献   

4.
霉菌性食管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 ,尤以原发性霉菌性食管炎更少见。该病多以口腔霉菌或衰弱患者的食管发病为特征。食管镜 ,涂片活检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我院自 1 981年~ 2 0 0 0年 ,在 1 50 0 0例次中发现 1 1例霉菌性食管炎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例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7岁。病史最长 8年余 ,最短 2 4d。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 7例 ,呃逆 3例 ,食欲不振 1例。胃镜下表现 :粘膜充血、水肿 ,散在浅表糜烂 ,粘膜斑块如米粒大小 4例 ;食管普遍充血 ,可见纵行串珠状隆起 ,中央糜烂 ,充血 ,附霜样黄白苔 ,粘膜发红 ,触之易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肝功能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EVL)后对PHG的影响。方法 对 4 7例肝硬化患者 (伴PHG者 34例 ,不伴PHG者 13例 )分别行肝功能、胃内HP测定 ,胃镜下判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程度。EVL患者术后 1~ 2月复查胃镜 ,观察PHG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肝硬化伴或不伴PHG者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轻度PHG与重度PHG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PHG发生率较高。EVL术后PHG加重或发病率增加。结论 PHG与HP感染无关 ,肝功能状态可影响PHG的发生及程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PHG发生有密切关系 ,但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程度无关 ;EVL术后可诱发或加重PH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断的21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38(16~68)岁。12例单中心型Castleman病中11例(91.7%)以透明血管型为病理类型;而9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中5例(55.6%)表现为浆细胞型或混合型。单中心型患者中无1例有发热症状,而多中心型患者中4例(44.4%)有发热症状。21例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12例单中心型患者术后均达到持续完全缓解。9例多中心型患者中仅有1例术后达到完全缓解,其余8例均接受了化疗,1例联合放疗。接受化疗的8例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2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2例多中心型患者转化为淋巴瘤。中位随访46.2(12.2~138.7)个月,20例患者存活,1例转化为淋巴瘤的多中心型患者死亡。结论单中心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好,预后佳;多中心型患者可转化为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MRP和LRP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肺耐药蛋白(LR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51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肿瘤大小在5cm以上者LRP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5cm以下者(P<0.05)。癌组织中MRP和LRP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有淋巴结转移者MRP和LRP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MRP和LRP阳性者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P和LRP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无统计学相关性。MRP和LRP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MRP和LRP不能作为临床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是否转移和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但可提示这些蛋白阳性的患者存在易转移和预后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因国外进口的生长激素(瑞典生产,商品名健高宁)价格昂贵,1995~1996年间应用我国自己研制、生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商品名健高速)对矮小儿进行了治疗。共治疗由于不同原因所致的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性矮小症患者20例。年成长率治疗后(14.2±2.5)cm较治疗前(4.2±1.3)cm有明显提高,优于用苯丙酸诺龙等传统方法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20例患儿中,男14例,女6例,年龄6~19岁,平均12.1岁,其中年龄为7岁、7.5岁、8岁、11岁、19岁者各1人,6岁、10岁、15岁、16岁者各2人,9岁者3…  相似文献   

9.
酸分泌抑制剂联合胃肠动力药物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近年常用疗法。我院于 1 998年 8月~ 1 998年 1 2月应用纯中药制剂平溃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32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病例选择 反流性食管炎 6 0例 ,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符合以下条件 :1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如呃逆、返酸、烧心、胸痛等 ;2胃镜检查证实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证据 ,即食管中、下段有充血、水肿、渗出、糜烂等 ;3患者均无食管狭窄、消化性溃疡、肝胆疾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史 ;4肝肾功能均正常。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2 8例。…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同位素血池扫描、高分辨超声仪和CT的广泛应用,肝血管瘤的发现率日益增多,过去对较大或具有压迫症状的肝血管瘤,常为手术切除治疗.自1987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应用微波固化术的新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取得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共6例,男3例,女3例;年龄35岁~55岁;瘤体位于右前叶1例,左内叶2例,左外叶2例,右前叶加左外叶1例;瘤体直径在5.3cm以上,最大者15cm;采用固化旷置者5例,固化肝叶切除者1例.  相似文献   

11.
肝段下腔静脉梗阻 (budd chiariSyndrome ,BCS)是由于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梗阻导致肝静脉流出道受阻而引起的综合征。先天性梗阻常为隔膜型 ,或由栓塞而致下腔静脉闭塞。确诊主要依靠血管造影。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olourDopplerflowimaging ,CDFI)的广泛应用 ,极大丰富了对本病的检查手段。本文旨在探讨CDFI检查对BCS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3年 9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的BCS患者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12~ 6 7岁 ,平均35 .8岁。其…  相似文献   

12.
<正> 该症罕见,国内杂志仅见有个案报告,对其X线表现尚无较详细的描述。本文报告本院一例,并汇集文献中五例共六例作一报告,对其临床、X线及手术,病理略加叙述和讨论。资料:如下所述。例1.男,1岁10个月,食后常吐一年,以食稀吐较轻,不能进硬食,进食后呛咳,渐加重。X线表现:食管腹段狭窄,长约1cm,其上扩张,和窄段分界截然,钡剂通过困难,2小时后有滞留,用解痉剂无效。手术所见:食管下端膈上1.5cm以上明显扩张周围粘连较重,贲门上食管明显狭窄,长约3cm,硬如索条,相当于膈肌部有0.7cm如软骨样,因粘膜、粘膜  相似文献   

13.
微创手术近年来在心脏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 ,并受到患者欢迎。我们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3月经胸骨下段部分切口行心内直视术 1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岁半至 15岁 ,体重 13~ 47kg。房间隔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 7例 ,其中肌部缺损 1例 ,合并双腔右心室者 2例 ,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 1例 ,膜部瘤 1例。心胸比 0 .45~ 0 .6 8,平均 0 .5 1。心电图示双室大 1例 ,右室高电压 1例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例。超声心动图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直径 1.5~ 2 .0cm ,室间隔缺损直径 0 .4…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 1 989~ 1 999年 4月采用90 Sr敷贴器三次疗法治疗寻常疣、跖疣等多种皮肤疣患者 1 0 3例共计 2 30个皮肤疣。经过多年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经本院皮肤科确诊的寻常疣患者 62例( 1 4 6个疣 ) ;跖疣 2 8例 ( 61个疣 ) ;甲周疣 4例 ( 5个疣 ) ;甲下疣 3例 ( 3个疣 ) ;扁平疣 6例 ( 1 5个疣 )。男 55例 ,女 4 8例。年龄 1 0~ 35岁 ,病程 1~ 8年不等。疣的个数 :最少为 1个疣 ,最多为 1 6个 ,最大的寻常疣 1 1 mm× 1 1 mm。寻常疣多发于手背、手指 ,甲下疣、跖疣发生于足。 1 0 3例皮肤疣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 对 90例LADA( 2 3~ 74岁 )、10 4例 1型糖尿病患者 ( 7~ 70岁 )、10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 2 9~ 74岁 )和 10 0例健康对照 ( 5~ 79岁 )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 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 Ab)的检测。LADA及 1型糖尿病患者还分别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的检测。TPO Ab、TG Ab采用放免法检测 ,GAD Ab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结果 ①LADA患者TPO Ab的检出率为 16 .7% ( 15 /90 )高于 2型糖尿病患者 ( 7.0 % ,7/10 0 ;P <0 .0 5 )。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 18.9% ( 17/90 ) ,与 1型糖尿病 2 5 .0 %( 2 6 /10 4 )、2型糖尿病 11.0 % ( 11/10 0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该抗体阳性率在前二者均高于正常对照 8.0 % ( 8/10 0 ;P<0 .0 5 ) ,而 2型糖尿病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②携高滴度GAD Ab(GAD Ab指数≥ 0 .5 )的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 5 0 .0 % ( 9/18) ,高于 1型糖尿病患者 ( 2 5 .0 % ,2 6 /10 4 ;P <0 .0 5 )和携低滴度GAD Ab的LADA患者 ( 12 .5 % ,8/6 4 ;P <0 .0 5 )。③LADA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 2 7.4 % ( 14 /5 1) ,高于 2型糖尿病患者 ( 9.1% ,3/33;P <0 .  相似文献   

16.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术后美观、少痛苦、低费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我们采用左腋下小切口施行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结扎术20例,疗效满意,现与常规开胸治疗PDA者进行全面比较,以示其优越性。1临床资料常规开胸手术治疗PDA组为随机抽取的1998年4月前的30例病人,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5~38岁,平均13.8岁。体质重8.5~64kg,平均16.6kg。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11例。其中管型导管22例,漏斗型8例,PDA直径0.6~2.0cm。左腋下小切口20例,男8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治效果。方法  1 995~ 2 0 0 0年诊治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 1 0例 ,其中 8例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 1例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和下腔静脉节段切除术。 1例因故未做手术。癌栓均经CT、彩色多普勒超声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确诊。结果  2例伴有远处转移者分别存活 1 5和 1 7个月。未能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 2例分别存活 2 1和 2 5个月。完全切除侵及下腔静脉壁的 2例分别存活 32和 35个月 ,1例下腔静脉壁节段切除者随访 4个月 ,现仍存活。 2例癌栓与下腔静脉壁未粘连者分别随访 38和 43个月 ,现仍存活。结论 CT、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检查可以准确判断癌栓的位置 ,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无远处转移者 ,术后有较高的存活率 ,应积极手术。已侵及下腔静脉壁者应将受浸润的下腔静脉壁切除。  相似文献   

18.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引流量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hronicsubduralhematoma ,CS DH)是中老年患者轻微颅脑损伤后最为常见的颅内病变。虽然CSDH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但钻孔闭式引流术已成为神经外科医生普遍采用的方法。我们对CSDH患者术后引流量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本院神经外科资料完整的CSDH患者 15 2例。其中男 138例 ,女 14例 ,年龄 36~ 82岁 ,平均 6 2 .3岁。 5 0~ 6 5岁者 12 6例占 83% ;双侧CSDH者 2 3例。 15 2例CSDH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  相似文献   

19.
对 1 6 3例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 ,其中 78例在结扎前后应用硝苯啶以降低门脉压力 ,余 85例作为对照 ,并进行1~ 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 ,硝苯啶组病人的食管静脉再曲张率及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前后应用硝苯啶 ,可提高结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 淋巴瘤侵及睾丸者异常罕见,原发于睾丸者更为罕见,我科于1989年7月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以“乏力6个月,两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发热1个月”主诉于1989年7月入院,2个月来睾丸呈无痛性肿大,右侧更著,1月前开始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查体:T38.5℃,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肝脾不大。阴囊明显水肿,两侧睾丸肿大,右侧约7cm×7cm×7cm,左侧约5cm×5cm×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