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长江部分航段实行定线制后,在自然河道未大规模整治的情况下,追越的难度增加的问题,本文对追越周围环境和追越地点的选择、被追越船的配合以及追越方式的变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的3种局面。舰艇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要正确地判断当时的局面与存在的碰撞危险,按《内规》的要求,采取有效地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建筑物上塔钟的微机控制系统,系统由单片机构成的电子时钟具有高精度,自校准功能,塔钟以它为基准走时,并能实现停电后的自动追时。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已成为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基于无线局域网的CBTC系统构成,CBTC列车监控与追踪的实现以及列车的运行调整,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在狭窄水域船舶追越情况下的避碰问题,提出了一种狭水道追越局面下的船舶转向避碰模型.在航道规划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狭水道四元船舶领域进行重塑,构建符合航道内航行船舶最小船舶领域模型,进而确定船舶追越时的安全通过距离;其后,在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船舶转向避碰几何模型确定避碰行动目标,即最近会遇距离(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CPA),使得上述两个避碰行动指标满足避碰实际(DCPA值大于等于Ship Domain,TCPA值尽可能大).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追越避碰时,追越船追越运动轨迹符合航行实际,与被追越船保持的最小横向距离为80 m,与浅水区保持的最小横向距离为55 m.  相似文献   

6.
围绕“究竟是交叉还是追越”,对该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就该事故双方的过失行为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剖析,确定了事故的主要责任方。  相似文献   

7.
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的 3种局面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 ,要正确地判断当时的局面与存在的碰撞危险 ,按《内规》的要求 ,采取有效地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8.
9.
在分析、比较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船舶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参考基于正六边形元胞自动机的行人疏散模型和道路交通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正六边形元胞自动机的船舶追越模型.该模型中船舶运动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大小合适的正六边形元胞,每艘船舶有包括静止在内的7个运动方向.取船舶速度的近似整数比作为元胞移动速度,基于船舶危险领域、船舶领域、动界制定更新规则,使用MATLAB仿真了开阔水域和受限水域2种情景下的船舶追越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受限水域,开阔水域船舶追越距离和横距更大、所用时间更长;该模型可较真实地反映实际的船舶追越过程,可为真实的船舶追越和评估航路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预制拼装技术的发展,体外预应力钢束在桥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摩阻损失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结果对摩阻系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摩阻系数的合理取值;试验同时还验证了体外束的滑移效应,结果表明滑移效应很小可忽略,但PE护套应有1?mm的壁厚防止破损影响预应力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赵志良 《江苏交通》2003,(10):46-47
水运中的快速船迅速增多,行驶过程中追越现象在所难免。船舶在追越时容易发生事故。分析船舶在追越时发生事故的原因,阐述避免船舶追越发生碰撞应采取的安全追越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和船-船水动力干扰数学模型,提出了由于船间水动力干扰导致的船舶临界失控发生的条件,分析追越状态不同船舶横向间距、不同船舶速度以及不同水深吃水比等条件下船船干扰力和力矩与船舶横向力、船舶舵力及力矩间的关系,研究船舶临界失控区的尺度,证明船舶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区的存在,给出了船舶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区随船舶横向间距、船舶速度及水深吃水比的变化规律.追越船转船力矩失控区在(-0.6~-0.5)L,追越船速度提高,临界失控干扰区尺度减小;被追越船干扰力临界失控区在(-1~1)L,转船力矩失控区域在船尾方向(-0.5~0.5)L.  相似文献   

13.
分析深浅水域和浅窄航道对驶与追越情况下船舶间的相互作用和船舶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操船时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