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翔宇  佟玉权 《水运管理》2010,32(3):20-21,28
为推进国内邮船经济发展,在分析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邮船港口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对天津、青岛和大连作为邮船港口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环渤海地区邮船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邮船经济向东转移,大型邮船到访中国沿海港口的频率逐年增大。2014年10月13日,"宝瓶星"号邮船通过舟山福利门航道,成功挂靠舟山群岛国际邮船码头,标志着舟山群岛国际邮船港正式开港运行,舟山也成为我国又一个拥有国际邮船码头的港口。福利门航道是配套舟山群岛国际邮船码头建设开放的进出港主航道,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本文结合"宝瓶星"号邮船的实际操船经验和模拟操纵  相似文献   

3.
李建丽  真虹  张璟 《水运管理》2010,32(1):32-34
以世界邮船经济发展为背景,对青岛未来20年中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客源规模及市场潜力的估算,并通过结果分析对青岛提高国际知名度、打造“邮船城”、施行多港挂靠、完善邮船产业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沈琼  娄新义 《水运管理》2010,32(6):35-39
分析2009年靠泊黄浦江的国际邮船情况以及黄浦江邮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小结目前海事管理部门对国际邮船的主要管理和服务举措,并对海事部门加强黄浦江邮船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邮船经济的发展提出若干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世界3大邮船公司经营模式(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欣梁  孙瑞红 《水运管理》2007,29(10):18-21
1.3丽星邮船公司丽星邮船公司成立于1993年,其看准快速发展的世界邮船业及东南亚发展国际邮船重要航线的前景,以推动亚太区的国际邮船旅游业为目标,在短短10a间,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认同,迅速成为世界第3大邮船公司。  相似文献   

6.
刘黎黎  吕媛媛 《水运管理》2006,28(12):16-19
阐述我国邮船经济发展及我国具备发展邮船经济初步条件的沿海港口现状,分析西欧北美邮船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肖峰 《水运管理》2007,29(1):13-16
通过对国际邮船游客特性与中国公民当前出境旅游特性的对比,分析国际邮船旅游市场国内发展前景,对国际邮船港口国内发展模式提出建议,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国际邮船业中,国内沿海港口定位仍以一般挂靠港为主,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旅游吸引力的增加,有可能上升为干线港甚至邮船母港。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涉海活动与日俱增,海洋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以中国邮船相关产业为例,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统计:2015年我国有10个港口接待过邮船,全国共接待邮船629艘次;邮船游客出入境2 480 454人次(124.022 7万人),乘坐母港邮船出入境的中国游客2 224 209人次(111.210 4万人),乘坐邮船访问中国的境外游客256 245人次(12.812 2万人)。  相似文献   

9.
世界邮船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宜军 《水运管理》2005,27(2):21-22
用详细数据分析世界邮船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特点,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国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宏观经济近30年的高速增长和外贸进出口额的持续攀升,为我国国际航运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国际贸易的纽带,国际航运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目前,我国船队规模已仅次于巴拿马、希腊,占世界第三位。中国远洋散货船队规模已超过日本邮船,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总体运行状态良好。今后5~10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望快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油价上涨与经济发展失衡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但全球经济前景依然良好。  相似文献   

12.
张璟  洪建安 《水运管理》2011,33(4):33-35
为推动我国邮船业早日步入快速发展期,以上海为例分析邮船母港经济贡献机理,介绍邮船经济与长江沿岸城市的关系,提出邮船经济进入长江腹地的重要意义,简要阐述长江中下游城市对接邮船经济的自然条件、市场条件和政策条件等,提出与发达国家的邮船城市相比,上海邮船经济存在不足:邮船客源不足,邮船经济产业链不够长、不够完整,当地经济与邮船业的供应链还未充分整合等,并提出上海应利用区位优势,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邮船经济带进长江中下游腹地,奠定上海国际邮船中心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深圳港蛇口港区客运发展的需求,阐述深圳市建设邮船母港的优势,考察和借鉴国际著名邮船母港的建设规模,调研世界邮船船队船型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深圳港蛇口客运港区邮船客运量需求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论证,提出蛇口客运港区邮船母港合理的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8年4月,日本邮船(NYK)拥有集装箱船队运力41万TEU,居世界第九位,市场占有率为3.4%。在三家主要的日本班轮承运人中,日本邮船拥有最大的集装箱船队,但是它也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在物流服务领域里日益膨胀的参与者。日本邮船瞄准的利润目标是通过非船只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5.
跨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一些国际机构预测,2001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中国经济运行势头良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是可能的。这些外部环境为中远集运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是国际经济的平稳发展,贸易量的扩大,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趋势、国企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有中东,印度尼西亚,西非,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湾,俄罗斯里海和北海等地。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量是每年增长1200万桶;2001~2002年国际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当时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减少产量2.5%,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停顿了,但是到2003年世界石油年总需求量又上升100万 桶,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大增。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是一个石油输出国,但是经过20  相似文献   

17.
林之懿 《水运管理》2009,31(6):18-19
为研究上海发展邮船经济之潜能,对上海发展邮船经济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归纳上海在地理位置、客源市场、消费实力、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剖析上海发展邮船经济的深远意义和内在动力:有利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升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建成世界级城市,阐述上海在邮船母港建设之路上值得思考与着力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明 《世界海运》2002,25(1):1-3,6
对2001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根据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了2002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及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发挥厦门港邮船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阐述近年来厦门港邮船产业发展现状和具有的优越条件,分析市场低迷的原因,针对厦门邮船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1)建设邮船母港;(2)提高邮船综合服务水平;(3)降低邮船综合收费;(4)开拓邮船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厦门从80年代开始兴办国际集装箱运输,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而获得迅速发展,1991年集装箱运量已达9.51万标箱.厦门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水路运往世界各大港口,目前主要是香港.占80%左右.1991年箱运量忆达7.47万TE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