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堆载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是软基处理中的常用技术,两者均通过荷载作用将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使作用于土骨架上的有效应力增加,加速土体沉降固结,以增强其力学性能(变形、强度和稳定性等)。从两种预压方式的力学原理上分析了其异同点,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两种预压加载模式下软土地基的力学响应做了应力渗流耦合分析计算。着重研究了软基粘土孔隙比、有效应力、超孔隙水压和变形在两种预压模式下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加固范围较堆载预压的大,处理深度更深,固结沉降量也更大。真空荷载的施加还可有效地减小软基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地基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由于吹填土地基吹填厚度较大、真空度向下传递过程中衰减较快、孔隙水压力消散过慢等原因,导致地基深部位置的土体固结效果差、预压工期较长、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出现。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吹填土地基施工的特殊性,对分层真空预压进行探讨。通过建立相关室内模型试验,对比了分层真空预压与普通真空预压在土体沉降速率、真空度的传递衰减、土体的抗剪强度等参数,进而探究了分层真空预压对吹填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效果,并且分析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气压劈裂真空预压通过向土体注入高压气体形成裂缝,同时利用真空负压使土体固结。气压劈裂、真空预压均需要密闭环境,密闭环境及材料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土体固结的成果。阐述气压劈裂真空预压法在实际施工应用中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真空预压控制措施,为新型的软基处理推广应用提供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依据某机场站坪的沉降和孔隙水压力观测资料,对站坪在预压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沉降和固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满载预压两个月时,站坪各沉降板的剩余沉降和固结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满载预压4个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真空预压作用下竖井地基孔压消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竖井地基变形和渗流属于三维问题,提出真空预压作用下竖井地基的三维单井有限元计算方法。根据经典比奥固结理论,编制了可以考虑孔压、位移耦合的三维有限元程序。结合提出的三维单井有限元计算方法,应用该程序,分析某高速公路试验段在不同竖井间距、不同竖井打入深度下的孔压消散情况。分析表明:竖井地基的孔压消散规律为竖井间距越小,土体固结越快;竖井打入越深,下卧层孔压消散越快,处理区固结稍慢,但有利于整个土体固结。实际应用中竖井间距可取为1.0~1.5m,竖井应尽量打穿软土层,未穿时,可按5m影响深度考虑下卧层的固结。  相似文献   

6.
葛连云  夏登全  马健俊 《公路》2005,(10):141-145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真空预压)在高速公路施工中是一种新技术,主要用于软土路堤的地基处理。在软土层较厚时,采用真空预压可以增加施工期间的沉降量,同时减少路堤的工后沉降,使公路运营后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真空产生的侧向收缩变形与堆载过程中产生的侧向挤出变形相抵消,因此,地基不会因为填土速率快而出现失稳破坏。同时,利用路基填土作为堆载,使土体在真空荷载和堆载联合作用下发生固结。固结完成后,地基土的强度可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7.
固结度的计算和沉降量的预测在真空预压加固设计中是重点,目前对固结度的计算研究已较成熟,但对沉降量的预测研究却较少。以上海尤妮佳公司生产楼真空预压加固场地为例,介绍一种利用沉降系数m来预测沉降量的方法。通过监测验证,表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土体固结机理,结合工程实例,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施工中的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膜下真空度、路堤填筑速率及卸载标准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真空预压加固软粘土地基的方法的效率,文章提出了真空预压中通入气流的加快排水方法,并进行了探索性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常规真空预压过程中通入可控气流可以提高排水效果,加速土体固结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郊环(南环段)软土地基处理的现场原位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排水固结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了上海地区排水固结预压法处理软土路基的适用条件、最短预压工期、结束预压期的最佳沉降速率等一些规律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港口立交的主线桥桥台处部分地段位于旧河道的河堤处,在袋装砂井施工时路堤出现了滑移。通过改进工艺,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完成了对袋装砂井的施工,为减少相邻土层的沉降差异,加速事故段的沉降固结效果,由原来的堆载预压改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但在真空预压施工时由于未掌握地质情况导致真空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并造成临近建筑物的破坏。结合这一案例,对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总结提出了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真空预压是通过密封抽水、大气压强作为预压荷载,促使土体固结的软土处理工法.详细介绍真空预压的主要施工流程.通过真空预压工法在贵阳路路基处理中的成功应用,表明该软土加固方法不仅具有清晰的理论概念、有效的加固效果,而且具有节省路基填料、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沿海地区软基处理中得到推广并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3.
堆载预压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基处理方式之一。为满足设计要求的荷载,在保证土体稳定的前提下尽快提高土体的强度,堆载预压施工中必须合理控制填土速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考虑软土层厚度及排水条件两个因素对沉降速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弹性半空间J.V.Boussinesq解、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及地基强度随固结度增加而增长理论的沉降速率计算方法,从而确定与地基固结速率(也即强度增长速率)相适应的最佳填土速率控制指标。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本文计算方法所获得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特性和机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真空预压的基本原理,并与堆载预压相比较,分析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征;此外,就真空预压时地下水位、有效加固深度和效果、真空预压对边界影响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为真空预压的深入应用和计算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是疏浚淤泥最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但由于真空预压阶段排水板淤堵导致土体固结不足,同时电渗阶段土体开裂严重导致界面电阻较大、能耗过高,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以克服原方法存在的缺陷;同时研究在不同真空分级级数下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采用自制玻璃模型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疏浚淤泥加固过程中的土体出流量、电流强度、土体表面沉降以及试验后土体含水量、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土体pH值和阳极腐蚀量等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级真空预压、电渗、强夯联合作用中,采用分级施加真空压力的方式有效缓解了真空预压阶段排水板淤堵,使得土体出流强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土体表面沉降发展更显著;在电渗阶段与强夯结合有效提高了土体致密性,弥补了土体裂缝,增强了电路电流,提高了电渗排水效率;采用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较传统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而言阳极腐蚀量更小,能耗更低;真空分级级数越多,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越好;在试验中采用分3级施加真空压力的方式处理疏浚淤泥,处理后的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达到105 kPa,含水量降至37.6%,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厚软土路基的设计。接着,阐述了堆载预压法的要素和原理,以及竖向排水体的设计要点;并通过工程实例,论述了塑料排水板和预压荷载的设计及地基固结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厚软土路基具有良好的效果,而涂抹和井阻作用对土体固结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真空由于是常用的加固吹填形成的软粘土地基的方法。为了提高真空预压的效率,提出了真空预压中通入气流的加快排水方法,并进行了探索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常规真空预压过程中通入可控气流可以提高排水效果,加速土体固结过程。对可控气流真空预压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探索,为可控气流真空预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真空预压联合不同工艺加固吹填土的实际效果,依托具体吹填工程,开展了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分别联合水袋堆载、电渗及增压式真空预压3种工艺的加固吹填土现场试验,并对比分析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联合3种工艺的加固效果都要好于单纯真空预压工艺;真空预压联合水袋堆载工艺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相对最高、土体含水率相对最低;增压式真空预压工艺加固后的土体表层沉降总量、平均比贯入阻力和平均抗剪强度都相对最大,且施工单价成本相对最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工艺的加固效果与其他2种工艺相比,优势不突出。  相似文献   

19.
余江 《路基工程》2011,(5):166-168,171
分析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真空预压处理技术-增压式真空预压应用于广珠铁路珠海西站软基处理。为验证增压式真空预压的适宜性,在现场设置四个不同设计方案的试验断面,分别进行了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压式真空预压提高了预压期的沉降量,缩短了固结时间。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以及堆载预压排水固结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面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