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磁场梯度张量局部模量的钢筋锈蚀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无损及定量监测方法,分析地球背景磁场和环境干扰磁场的影响,探讨钢筋的锈蚀率与磁场梯度张量局部模量的理论公式. 通过8根钢筋进行通电加速锈蚀试验模拟钢筋不同程度的锈蚀. 研制钢筋锈蚀监测系统,测量锈蚀前后钢筋的磁感应强度,采用磁场梯度张量局部模量反演钢筋的锈蚀率. 试验结果表明:在钢筋锈蚀后测试的磁感应强度曲线发生非等距离的偏移,磁感应强度绝对值相比锈蚀前有增大也有降低,没有一致性的规律;在锈蚀后钢筋磁场梯度绝对值及局部模量的平均值减小;在钢筋锈蚀的磁场监测中,钢筋自身的磁场梯度及局部模量远远大于环境磁场,环境磁场的梯度及其局部模量可忽略不计;8根试件的计算锈蚀率与试验中实际失重率的最小误差为0.22%,最大误差为9.40%,误差的平均值为3.92%,误差的标准差为3.32%.   相似文献   

2.
地震压埋人员压埋率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震后快速反应与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的需要,在分析地震压埋人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倒塌率和在室率的压埋率预估模型.把在室率作为先验概率,为快速预估地震压埋率提供了条件.最后,以汶川地震灾区部分中小学为例,用建立的压埋率模型进行估计,并运用误差理论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该压埋率模型的预估精度达±0.2左右.  相似文献   

3.
由于MOBILE中的交通参数缺省值反映的是美国车辆的行驶特征,因此必须利用我国的交通参数来校正MOBILE中的缺省值以提高尾气的计算精度.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小样本调查数据来调整MOBILE中车里程累积率参数的算法,对原有算法进行了简化,并根据我国车型分类,对北京市的交通参数进行了调整.结果表明应用调整的车里程累积率计算尾气排放因子同利用MOBILE6的缺省值来计算有显著的区别,VOC的误差是40.23%,CO的误差是30.42%,NOx的误差是17.53%.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的排放因子是进行交通能耗排放测算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数据采集与质量控 制问题,排放因子速度修正曲线常存在异常波动。为提高排放因子速度修正结果的准确性,本文 分别从比功率分布和排放率两个角度分析排放因子敏感性和区间容许误差,建立机动车工况数 据和PEMS排放数据需求量计算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个别比功率区间分布误差是造成 排放因子速度修正曲线产生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排放率误差会导致排放因子速度修正结果出 现整体性误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平均速度在20~120 km·h-1内,控 制快速路CO2排放因子速度修正误差不超过1%:需采集40 min的排放数据,细化至1 kW·t-1 粒度 下各比功率区间数据需求量差异显著;各平均速度下需采集710 min工况数据,相同误差下,80~ 120 km·h-1 内工况数据需求量更低;为进一步消除曲线的异常波动,需大量增加平均速度为64~ 80 km·h-1 范围内的工况数据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工况和排放数据的采集工作有实际指导意 义,可有效克服曲线异常波动问题,提高排放因子结果可靠性,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沟床糙率是泥石流流速计算的重要参数,由于理论计算十分复杂,在实际计算中人们多采用经验方法来确定,但这样使得流速计算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基于弯道超高现象以及弯道流速计算的改进,得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泥石流沟床糙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沟床糙率是泥石流流速计算的重要参数,由于理论计算十分复杂,在实际计算中人们多采用经验方法来确定,但这样使得流速计算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基于弯道超高现象以及弯道流速计算的改进,得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泥石流沟床糙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中阐述了采用1985年7月4日和8月5日的陆地卫星TM数据对纽约州西里卡县进行农作物自动分类的研究。农作物主要指玉米和小麦。使用监督的最大似然率数字图象分类法。分类结果的精度:玉米为72~91%的正确分类率,小麦为82~88%的正确分类率,同时分类的附加误差很小。文中对如何选择训练数据,以提高分类的精度和可靠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DGPS测定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阐述了利用DGPS接收机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按照测定船速的基本原理,提出在非测速场测定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的方法,并简单叙述了用此方法测定船速的原理、优点、注意事项及误差因素。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磁悬浮列车悬浮控制器因轨道不平顺所引发的未知非线性力和传递函数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自学习控制方案,控制算法中可调参数根据系统状态、误差和时间调整,使悬浮间隙稳定在恒定数值;学习率根据目标间隙误差大小动态调节,避免可调参数调节过慢,同时保证在稳定悬浮时间隙波动更小;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证明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通过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自学习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间隙的均方根误差为0.12,设定合适的可调参数初始值并对其限幅能够提升控制器的鲁棒性;在单悬浮架测试时,控制器获取到加速度信号,所提出算法的上升时间和调节时间分别为1.21 s和2.04 s,该方法学习率可动态调节,提升了控制器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分析大车混入时饱和流率值和相位损失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推求疏港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仿真结果发现饱和流率值与大车率呈反比例函数关系,相位损失时间与大车率呈二次函数关系。实例表明:与实际通行能力值相比,采用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所得值误差较小,说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野外复杂环境下轨道异物检测不完整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像素过滤思想改进GMM,构建背景模型;为解决异物目标实施机动(转弯、加速或突然出现)时跟踪实时性差和准确率低的问题,分析Kalman滤波线性化误差,搭建BP神经网络修正 IMM的跟踪模型,实现轨道异物跟踪预测,并推导出非线性Kalman滤波关系.实验表明,改进GMM在正常天气下平均前景误检率降低了24.94个百分点,针对复杂恶劣天气平均前景误检率降低了33.76个百分点;建立BP神经网络-IMM-Kalman滤波模型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场景中的机动目标进行跟踪,而且比Kalman滤波和IMM更加平稳,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2.
GPS/CP车辆定位与交叉口冲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辆行驶在城市道路中时GPS定位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定位(CP)与高度约束模型的紧耦合定位方法.基于短程通信协议(DSRC)实现交叉口车路共享车辆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车车(V2V)/车路(V2I)信息协同交互的交叉口车辆冲突检测方法.为了验证GPS/CP车辆定位与交叉口车辆冲突检测方法的效能,搭建了基于场景的仿真环境,进行组合定位仿真验证与多场景交叉口冲突检测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可见卫星数量下降的情况下车辆定位误差保持在3m以内;在交叉口车辆为20 veh,且无定位误差的情况下,车辆冲突数和冲突率减少,车辆通过数略有下降;要实现交叉口冲突检测,车辆定位误差应小于6 m.综合利用GPS/CP车辆定位方法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基于V2V/V2I的交叉口冲突检测方法较高的安全性,能获得较低的交叉口车辆冲突率和较高的交叉口车辆通过数.  相似文献   

13.
汽车出车率预测对于交通管理者预先制定精准化管控方案、实施协调化统筹调度,以及调控汽车保有量规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猎人猎物优化算法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组合模型(HPO-BiLSTM)的汽车出车率预测方法。首先,分析汽车出车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出17个特征影响因子,结合标准化处理后的重构时间序列,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变量的重要度评估,筛选出最优特征集合作为预测模型输入;其次,为解决神经网络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难题,建立一种融合猎人猎物优化算法(HPO)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HPO的探索-开发机制,实现BiLSTM框架的动态化搭建与精细化调参;最后,结合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汽车出车率数据集进行模型性能的测试与检验。结果表明:与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灰色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等经典算法相比,HPO-BiLSTM模型在汽车出车率预测中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23.85%~54.38%、20.67%~57.40%、27...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液罐车整车侧向动力学行为, 探讨了椭圆形(圆形) 截面罐体等效机械液体侧向晃动模型;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软件FLUENT, 评价了椭圆规摆(TP) 模型的预测精度, 分析了充液比、罐体截面椭圆率和激励频率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提出了广义多质量TP模型, 通过合理分配液摆各部分质量及其间距来适应罐体截面椭圆率和充液比的变化; 基于Lagrange方法推导了广义多质量TP模型动力学方程, 给出了双质量TP (DMTP) 模型的质量比和质量间距参数的获取方法和拟合表达式, 并采用CFD方法评价了DMTP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 由TP模型得到的晃动力矩总体较CFD方法的小, 随着充液比和激励频率的增加, 预测误差变大, 充液比由30%增加到80%时, 峰值晃动力矩预测误差由15%增加到65%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TP模型是在液体小初始倾斜角自由晃动条件下拟合所得, 当充液比和晃动频率较高时, 液摆的摆臂长度和参与晃动的液体质量都小于实际情况; DMTP模型在大部分充液比、罐体截面椭圆率和激励频率条件下都有相对稳定且较高的预测精度, 激励频率分别为0.2、0.3Hz时, DMTP模型的最大晃动力矩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比TP模型小54.2%、43.9%和45.1%、31.2%, 预测精度较TP模型有明显提高, 特别是能够较好地弥补TP模型在高充液比时预测误差较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定制公交分担率,以定制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和地铁4种出行方式为对象,考虑乘坐时间、出行费用、便捷性和舒适性4个出行影响因素,基于多项Logit模型构建前景理论和灰色关联相结合的出行选择模型,并以董屿·福建师大地铁站到福州南火车站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定制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和地铁4种出行方式的分担率分别为28.35%、14.63%、23.14%、33.88%,与实际问卷调查的最大误差在5%以内,与运用效用理论计算所得的分担率相比更符合现实情形;定制公交分担率在票价为1元或2元增减时,并没有产生较大变化,而乘坐时间的缩短却使分担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用小尺度船模研究内河通航问题,是当今航道整治研究中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为了保证船模试验研究质量必须经常进行船模操纵性能率定,率定试验的组次常常高达数十组至数百组,这就使试验的后期分析工作量很大.以前分析都是用人工完成,效率低,精度差,而且容易产生误差.为此,需要采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对Z形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提高率定试验的精度和速度,从而保证船模试验研究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指数趋近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SMC)方法.速度环采用PI控制,消除系统稳态误差和提高响应速度,位置环采用滑模控制,抑制参数摄动及负载扰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并能快速准确的跟踪位置给定.  相似文献   

18.
小尺度船模Z型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1):156-158,164
用小尺度船模研究内河通航问题,是当今航道整治研究中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为了保证船模试验研究质量必须经常进行船模操纵性能率定,率定试验的组次常常高达数十组至数百组,这就使试验的后期分析工作量很大.以前分析都是用人工完成,效率低,精度差,而且容易产生误差.为此,需要采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对Z形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提高率定试验的精度和速度,从而保证船模试验研究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CPⅢ精密三角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从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模型入手,分析了控制网精度影响因素,并基于仿真计算,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CPⅢ精密三角高程控制网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测角误差以及高山区观测目标与测站之间垂线偏差的变化;基准点间距每增加0.5 km,CPⅢ点高程中误差降低约0.1 mm左右,但基准点间距的变化,对相邻CPⅢ点间高差精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作直线、圆弧插补运动时产生轮廓跟随误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实际测量得到的ΔR是由许多单一误差源产生的误差叠加而成, 它是各种单一误差源造成影响的综合反映,同时各种单一误差源对综合运动误差的影响不同 ,分析研究单一误差源可对减小综合误差,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首先分析了轮廓跟随误差的来源,建立起误差来源数学模型,分析误差各参数量对轮廓跟随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误差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