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驾驶员对交警和路政监察人员的敬畏心理,将安全警示装备拟人化,使机动车驾驶员在安全驾驶时获得更多的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归纳介绍了几种自主研发的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性能,便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选型使用,并与国外相应产品做了比较,为提高我国交通安全警示装备的研发水平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状况和工作环境,提出了交通安全警示装备的发展方向是:在保证超强威慑力、警示人性化的前提下,实现多功能、免维修、信息量大、远程控制的智能交通安全警示机器人。  相似文献   

2.
提出利用加热器和汽油机联合运行的方案来控制汽油机冷起动时的排放,重点解决-7℃环境温度下的冷起动排放问题,即通过加热器加热汽油机冷却液的温度,并将加热器的燃气借道三效催化器排出,充分预热排气系统中的氧传感器,保证发动机在冷起动伊始就处于闭环控制过程。在欧Ⅲ低温冷起动模拟实验台架上进行了汽油机与加热器联合运行以后冷起动阶段排放水平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汽油机冷起动阶段的THC,CO及NO,排放量;与不使用汽车加热器相比,可以降低THC排放的42.7%,CO排放的2.1%,NOx排放的72.3%。  相似文献   

3.
桥梁工程在冬季混凝土施工时,环境温度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在静兴高速公路预制T梁施工过程中,采用电伴热的方式对孔道压浆进行加热,保证压浆后养生温度和强度增长。通过进行严格的验算,确定电伴热的选型,并对电伴热加热温度和养生后的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说明采用电伴热技术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泡沫温拌技术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影响,从SBS泡沫沥青的制备参数、混合料适宜的压实温度以及路用性能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发泡时SBS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为170℃,用水量为沥青总量的3%;SBS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适宜的成型温度为150℃;SBS泡沫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相当,低温性能略低但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能够对加热温度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控制,能够判断和处理异常工作状况,设计了电流检测电路和故障处理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可以实时采集感应加热系统工作中的电流大小,并具有过流脉冲生成的功能;故障处理电路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封锁PWM信号,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硬件保护系统满足了感应加热电源对于温度控制和故障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8,(11):55-55
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应用于列车上为乘客提供更多服务,不同于乘客所处的良好车厢环境,这些电子设备通常都安装在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狭小空间里。此外,还必须满足EN50155的严格定义标准。EN50155总体规范包括:湿度,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从-25~40℃到-40~85℃,大气污染,EMC;中击,振动等要求。JetBox 9300系列工业网络计算机通过了铁道应用综合测试,全面满足EN50155标准。  相似文献   

7.
加热型沥青路面防冰效果通常受路面结构组合、加热层温度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可用路表温度作为融雪化冰的控制指标。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路表温度与结构层厚度、热夹层温度、环境温度以及对流系数的相关关系,构建了热稳态沥青路面路表温度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对流系数与道路面层厚度是影响热夹层条件下沥青路面路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加热层温度与环境温度是次要因素;沥青路面路表温度预估模型显著性明显,模型系数置信概率较高,温度预测值与计算值之间误差较小,模型预估精度良好。研究成果为低温地区加热型沥青路面防冰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桥面防水粘结层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分析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性能,认为层间抗剪强度及粘结强度受温度影响大,并且随着试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现场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4种粘结层材料与桥面板的粘结强度变化规律,其粘结强度同样随着试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研究表明,剪切试验与拉拔试验结果能够综合评价高、低温情况下沥青混合料与粘结层的整体性能,还可以作为桥面粘结层是否满足抗剪要求的验证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钢箱梁桥面铺装层温度场在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钢箱梁及铺装层热传导分析模型。根据温度场计算理论,在考虑太阳辐射、空气对流交换以及自身有效辐射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结合江苏省长江流域内冬夏季节的代表性环境气温变化规律,对钢箱梁及铺装层温度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铺装层温度场随着大气温度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夏季铺装层温度明显高于大气温度,最高温度超过了60℃;冬季铺装层的最低温度低于-4℃,对铺装层结构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能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钢箱梁相对封闭的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温”作用,使得铺装层夜间温度均高于环境大气温度。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带预切口的钢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进行了电磁感应加热试验,分析了加热距离、钢砂粒径与钢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裂纹自修复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导电材料使用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加热距离越小,试件感应加热速率越大,当感应线圈距离试件顶面10mm时,试件具有较大的加热速率且便于采用红外摄像机捕捉影像;在混凝土制备时钢砂易于分散,钢砂粒径与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感应平均加热速率越大,其中,当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4mm时,试件顶面具有最大的感应加热速率,为1.25℃·s~(-1);随着钢砂掺量增加,试件的感应热自修复率逐渐提升,试件顶面最高温度达到80℃时,其平均自修复率为89.2%,且当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0 mm时,试件具有最高的自修复率,为96.2%;钢砂提高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但是对低温抗裂性有一定影响,当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0mm时,试件的动稳定度为6 813次·mm~(-1),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为93.18%,浸水马歇尔残留强度比为93.88%,同时低温弯曲应变下降为3.155×10~(-3),仍然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不小于3.0×10~(-3)的要求;建议采用钢砂体积分数为6%与粒径为1.0mm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用于感应加热自修复路面。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导电性好的炭黑轻骨料导电混凝土作为混凝土面层的表层,研究了该混凝土面层在模拟低温环境下的升温和化冰与输入电功率的关系.输入电功率较大时,在相同的低温、相同的时间内面层表面温度较高.在路面结冰不超过3 mm且环境温度分别为-10~-5℃,-15~-10℃,20~-15℃时,导电混凝土层基本满足要求的电功率分别应为400,500,600W/m2.炭黑轻骨料导电混凝土在多次通电过程中电阻稳定,因而电功率稳定.  相似文献   

12.
齿轮传动比对动车组牵引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CRH3-350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齿轮箱渗油问题,对动车组牵引特性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齿轮传动比和动车组牵引特性控制曲线,可以改变牵引电机转速.Maf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齿轮传动比的减小可以降低牵引电机转速,而牵引电机输出转矩和电流也能满足动车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工业色谱仪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XTR105和RCV420信号变送和转换元件的工业色谱仪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方法.控制器选用AVR单片机,测温元件采用Ptl00,采用Intel8254控制AC220V的过零脉冲数量以及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调节系统的加热功率,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精确控温,在0~448 ℃范围内检测精度为0.1 ℃.可用于不同范围、不同领域的温度测控系统,现已成功应用于工业色谱仪的温度测控系统,对其他的温控系统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对再生混合料(RAP)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若温度过低,容易导致新旧材料无法完全融合,致使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下降;若温度过高,则容易发生沥青的再次老化,同时消耗更多的能源。文章通过室内车辙板试验和RAP分散性试验初步确定RAP加热温度区间(100~140℃),并通过分析AC-20S再生混合料的整体路用性能(低温性能与疲劳性能)与厂拌热再生混合料加热温度的关系,提出RAP的合理加热区间为120~130℃。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种基于ds PIC30F4011芯片的轮毂电机驱动型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电机控制器软硬件控制电路,采用转速比例-积分(Prportion Integral,PI)闭环单极性脉冲宽度(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方式,通过调节PWM占空比改变电机绕组的平均电压,实现电机调速。基于电机转速闭环单极性PI控制方案进行系统仿真,并搭建整车试验平台对电机进行空载运行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轮毂电机驱动型电动汽车控制系统运行平稳,具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控制方案能够满足轮毂电机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双源无轨电车的动力电池箱体,是存储串联、并联多个电池单体并对外输出电能的,它的综合性能是双源无轨电车使用上必须解决的重要核心技术。双源无轨电车车载电池组的应用不同于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应用特点是脱离线网放电运行后,在触网运行线路上充电。1电池箱体的设计原则与需求针对双源无轨电车的应用特点,在考虑能接受的成本前提下,满足使用需求是锂电池组箱体的设计原则。(1)使用环境的需求。双源无轨电车一年四季运行在高温、低温、潮湿、尘土的环境中,并且要求电池箱体对车体必需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2)装载容量的需求。装载的电池容量必需满足车辆的需求,且多个品牌的电池都能同时满足车辆安装的需求。管理系统、快速熔断器、电池箱温度调节和电气接口也同时满足车辆的安装需求。(3)机械强度的需求。电池箱及内部必须满足车辆加速、转向、制动、振动、颠簸、冲击等强度要求,其结构必需确保电池箱体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4)温度控制的需求。在外部温度强烈变化及电池内部使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确保电池箱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设定值,并始终控制在电池正常充放电的温度范围内。(5)使用安全的需求。为满足防水、防潮、防尘要求,电池箱体应满足一定的防护等级。根据车辆的总体要求,对于电池箱体,防护等级要求不低于IP55;电池箱体应具备高温报警功能。在遇特殊情况下,电池箱体应能够经过简单操作即可与车体迅速脱离,确保车辆安全。电池组装车后必须保证两级绝缘,电池组正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较理想地解决被加热物件温度的测量与控制问题,运用最新嵌入式控制器ARM7TDMI处理器设计了一个炉温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实践证明,运用ARM控制器系统的稳态精度达到±1℃以内,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温超导电机力矩管漏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矩管是高温超导电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起着绝热、支撑转子及传递转矩等多项重要作用.由于超导线材工作在深低温环境,处于低温与常温之间的力矩管是高温超导电机的主要传导漏热源之一,它的漏热量直接影响了配套制冷机的制冷功率,进而影响到电机系统的总体效率.因此,进行力矩管的漏热分析尤显重要.文中应用测试仪对力矩管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对其漏热分别进行了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及低温测试.漏热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力矩管方案满足高温超导电机总体性能要求,同时该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似应用场合的力矩管设计.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码垛机器人的工作路径,根据D-H参数及机器人各关节坐标变换图进行运动学正逆解.应用Matlab对机器人码垛任务进行关节空间和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兼顾脉动连续性和减小计算量两方面要求,应用POS优化算法,考虑运动约束,并满足最大速度约束条件下对码垛机器人一个码垛周期的3-5-3次多项式轨迹最优时间求解,解决了多项式...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以发泡后的SBS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在不同温度下用旋转压实分别成型Sup-20、AC-13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分析泡沫温拌和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压实过程中剪应力与旋转次数的关系,确定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并采用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验证此压实温度下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SBS改性泡沫沥青的最佳压实温度为130℃,在130℃下成型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与热拌相当,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