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国际钢协公布的最新分析结果,世界范围内钢需求将持续增长。据分析预测,2006年全球钢表观需求量将增至10.4~10.53亿t,大大高于2004年的9.72亿t,两年问的增长率为4%-5%。2005年,中国的钢表观需求量持续以极高的增长率增长,达到10%,而2006年的钢表观需求量增长率将会达7%-10%。在世界其它地区,2005年钢表观需求量将与2004年相同。2004年囤积的钢材大量库存在2005年已被大幅度调整。2006年,除中国以外,世界其它地区的钢表观需求量将增加2000-2500万t,而中国钢表观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增加2000-3000万t。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6):30-30
2005年全球钢材需求量将突破10亿吨 据国际钢铁协会发表报告预测显示,2005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达到10.04亿吨,比2004年增加3600万吨,增幅为3.7%;其中,中国对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增长10%,达到2.93亿吨。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钢制成品的需求增速相对较慢,增幅预计仅为1%。预计2006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10.5亿吨,增幅为4.8%。  相似文献   

3.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1):12-15
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预测,2006年全球钢材表观需求量为11.207亿吨,比2005年的10.288亿吨增长8.9%,预计2007年将进一步增至11.794亿吨(见表1)。  相似文献   

4.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6,(2):1-4,12
一、世界的钢铁供求动向 1.世界钢铁需求预测 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2005年秋天的需求预测,2005年世界钢材的表面消费量比2004年增长2.7%,为9.98亿吨,已逼近10亿吨。由于中国以外地区的经济发展较慢,预计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为主,消费量略低于上年。继续高增长的中国,预计增长10.3%,为3.0亿吨,增速也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2日,国际钢铁协会发布了世界钢材需求短中期展望。据国际钢协预测,2006年世界钢材市场需求继续增长,前景乐观。钢材表观消费量预计将从2005年的1029百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1121百万吨,年增长率为9%,该数字超出国际钢协先前的预测。预计2007年将从1121百万吨增长到1179吨,年增长率为5%。  相似文献   

6.
国际钢铁协会(IISI)预测2007年全球钢铁行业又将迎来一个好年景.2007年的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1.976亿吨.较2006年的11.209亿吨增长6.8%,并且预测2008年将继续增长6.8%。最新的预测较3月份的有所上调.其中2007年的增幅上调0.9个百分点.2008年的增幅上调0.7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运》2006,(12):74-74
煤炭生产:预计2006年煤炭产量突破23亿吨。经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最后确认,2005年煤炭行业产量为22.05亿吨,相比2000年增长69%左右,年均增长11%左右;小型煤矿数量减少约5000多处,全国大中型煤矿产量所占比例上升约7个百分点,达到54%。预计2006年煤炭产量达到23.5—23.6亿吨。  相似文献   

8.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6,(11):30-30
世界原油储量可消费140年;德国拟2020年将初级能源需求减少20%;越南拟在2015年后停止煤炭出口;国际钢铁统计:08年全球钢产能过剩1.6亿吨;我国四成原油靠进口;今年我国钢材消费量将增14.4%[编按]  相似文献   

9.
李浩 《船舶工程》2008,30(2):I0007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源消费大国,2005年中国消费钢材3.5亿吨,成为钢材消费的世界第一大国,占世界钢材总消费量的25%,而中国GDP对世界的贡献只有7%。另一方面,根据世界银行钢铁统计年鉴的统计分析,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钢材在切割焊接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要多10%。为此,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7,(10B):16-16
国际能源机构分析预测,今年全球的石油日均消费量约为1680万桶,今后年均消费量将增长1.4%左右,到2030年,日均消费量将突破1亿桶,消费的大幅增长将拉动油价不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闵光 《海运情报》2006,(5):27-27
日本钢铁联合会的出口市场调查委员会今年春天公布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2005年的钢铁供求实绩和2006年钢铁供求预测。据预测,主要国家(地区)的粗钢生产量2006年将增长5.4%,达到10亿吨,钢材出口量增长2.8%,为2.1亿吨,进口量减少1.9%,为1.98亿吨。其中,中国的出口量增长13.6%,进口量减少33.1%,预计生产量将增长11%。  相似文献   

12.
全球钢材供需形势 全球钢铁产量和需求量迅速上升,这主要是中国经济更加活跃及国内钢厂大幅增加产能的结果。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钢产量已经增长了2.2亿吨(增幅为170%),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产量仅增长5400万吨(增幅为7.5%);中国钢材消费需求将增长1.8亿吨,而其他地区需求则可能只增长7000万吨。2005年,中国钢材全年产量将达到3.47亿吨,相当于全球钢产量的31%。到2008年,中国钢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比例很可能将分别达到32.7%和32%。虽然中国政府会采取行动来降低中期钢铁企业增加产能的速度,但许多大项目已经上马,因此预计中国钢产量的增加至少将持续到2007年。此外,中国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将逐渐显现,近1亿吨的落后产能将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13.
《水运文献信息》2007,(1):1-1,3
2007年国际干散货运输将呈现三个特点: 三大干散货类需求上升。钢铁需求量上扬。国际钢铁协会发表的预测表明,2007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增幅仍然保持在5.2%的较高水平。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全球钢铁需求仍然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N2010年全球钢材需求为13.19亿吨,增长4.9%;到2015年,全球钢铁需求增幅仍然保持在4.2%的良好水平。煤炭需求量强势发展。2007年全球动力煤需求相当强劲,其煤炭需求量为5。617亿吨,增幅为4.8%。谷物需求量稳中有升。近年来,谷物海运贸易量基本在2.1亿吨上下波动。2007年,全球的谷物贸易量为2.14亿吨,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据世界著名的挪威航运经纪人费恩莱预测,2007年全球干散货需求量为28.41亿吨,年增长率为3.8%;全球干散货海运周转总量为138780亿吨英里,增幅为4.7%。  相似文献   

14.
庆晨 《中国船检》2007,(4):58-59
据克拉克松统计,2006年全世界新船成交1.4亿载重吨,年底世界船厂手持订单量超过3亿载重吨。在巨量成交的背后,是船东在新造船市场投入的巨额资金。2006年全年的新船订单价值量在1410亿美元左右,比2005年上升了350亿美元,上升幅度高达33%。造船人衡量的标准是日渐稀缺的船台是否出售一  相似文献   

15.
在2004年世界经济论坛上,卡塔尔被评为阿拉伯地区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卡塔尔政局稳定,人民生活十分富裕。2005年,卡塔尔国内生产总值为354亿美元,人均GDP高达4.4万美元。进入2006年,卡塔尔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仅上半年GDP总值就达到256亿美元。借助于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东风,卡塔尔政府积极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今的卡塔尔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天然气输出国,变成了一个西亚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据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估算,2050年世界人口为86亿人,GDP为1932230亿美元,人均GDP为22280美元。亚洲的GDP从2005年的约4万亿美元增加到约59万亿美元,增长约14倍,人均GDP从1100美元提高到13900美元,增长11.7倍。  相似文献   

17.
一、造船市场 1.常规船订单 2005年全球造船订单累计1.75亿总吨,新增订单9500万载重吨。从3000总吨以上船舶的订造情况来看,2005年新增订单约2150艘,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2000艘和2450艘。  相似文献   

18.
钟秋 《海运情报》2007,(10):28-29,3
去年韩国港口的货物总吞吐量为10.3684亿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集装箱货物增长4.9%,约为1596万TEU。从重箱看(见表1),2004年前比上年的增长率大致为很高的10%以上,但2005年~2006年只在4%多一点。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而国内石油供应年增长率仅为1.7%。这种供求矛盾使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2004年对外依存度迅速达到42%。2005-2020年期间,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4亿吨,2020年将增加到3.2-3.6亿吨。2010年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产品     
《中外船舶科技》2005,(4):43-46
江苏造船业“十五”步入发展快车道;宁波船舶出口前8月同比增长88.3%;第一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于2005年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上半年我国出口船舶20.35亿美元;中船重工上半年船舶完工量155万吨;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61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预计全年将突破1000万载重吨;七0八所开发国内首艘海上起重打捞船;欧洲造船工业协会2004年发展报告预测——今后几年世界造船能力将过剩。报告同时显示,2004年欧洲造船业销售收人为104.63亿欧元,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