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船检》2005,(4):53-53
1、救生艇艇机缺陷 1)救生艇艇机油路堵塞,艇机运行不能持续或不能连续启动;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SOLAS公约规定:船舶救生艇必须配备紧急释放装置,使人员全部登艇后,能在艇内操作释放救生艇。在船舶日常工作中,由于人员的后期保养不当厂家安装或设计缺陷,导致部分船舶的救生艇紧急释放装置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船舶应仔细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应急设备随时可用。1重力倒臂式救生艇介绍  相似文献   

3.
抛落式救生艇是目前最有效的海事救助设备之一,在遇到事故后由高度较高的母船甲板上自然下滑至水中,在进水瞬间受到强大的水上撞击,为了保证艇体结构、艇内设备和内部人员不受损害,抛落式救生艇的强度在工程设计需要重点进行考虑。本文主要介绍逆思考的工程设计基本原理,通过逆向思考研究抛落式救生艇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些问题,通过梳理抛落式救生艇的一般思路和求异规律,探讨抛落式救生艇外形构造和内部工程设计的改进方案,为抛落式救生艇的设计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探讨船舶救生艇设备的日常维修与管理工作。重点介绍了全封闭式救生艇玻璃纤维艇的维修、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英国罗亚尔公司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救生艇。它的艇体、甲板和上结构均采用高强度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救生艇能有效地防止渗水、漏水,能抵抗5级风浪,当艇体倾覆后能很快地自行扶直。艇壳结构采用“三明治”式:两层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增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夹”住一层低密度聚氯乙烯。该艇的艇体分隔成5个水密舱,可分别作为锚链舱、前储存能、救生舱、操舵室、燃料船和备件能。它的甲板弦弧线呈下垂形,以降低干舷,这有助于将遇险人员拖上救生艇。用复合材料制造救生艇@李惠萍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7,(9):33-37
以一系列案例分析摔艇原因,认为救生艇防摔艇装置(FPDs)不可或缺,若得到正确应用,90%以上的过往救生艇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分析FPDs链接方法,介绍放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呼吁MSC重新评估其通函Circ.1392,重新将FPDs以及"FPDs链接防护两步走"列为强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1.救生艇艇机 艇机不能起动; 起动需要的时间过长; 不能连续起动; 救生艇排烟管漏烟(指封闭式救生艇)。  相似文献   

8.
正潘学华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地方海事处船艇上的一名辅助执法海事工作人员,从事海事水上安全管理工作28载。1985年8月,潘学华来到洪泽区地方海事处,那时候叫车辆管理所,1987年改成港航监督所,那时他从事后勤管理工作。1990年9月,因工作需要,他调至单位的"苏安4号"救生艇。那个时代海巡艇叫救生艇,救生艇的最主要工作就是从事洪泽湖突发性风灾事故中的抢险救生工作。从那一刻,他就与洪泽湖上抢险救生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9.
沈江 《中国海事》2005,(3):37-38
B轮是一条5万载重吨级的新散货船,每舷配备一条SRS37型全封闭式救生艇。2005年2月,该轮从位于神户的船厂交接后驶往澳大利亚开始其处女航,开航后测得海面北风7~8级。翌日早晨8点,即该轮首航后不到20小时,该轮两位轮机员在未通知任何船员的情况下,进入左舷救生艇内熟悉设备。在熟悉的过程中,因操作错误,打开了艇内释放装置,使艇前后脱钩,左舷救生艇从距水面18米高的吊艇架上落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约要求的救生艇降放装置的各项性能要求,重点介绍了吊艇架以及起艇绞车和救生艇之间参数的相互关系,对救生艇降放装置的设计、生产、验收及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有观 《航海》2009,(2):42-42
英国罗亚尔公司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救生艇。它的艇体、甲板和上层结构均采用高强度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救生艇能够有效地防止渗水和漏水,能够抵抗5级风浪,当艇体倾覆后能很快地自行扶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救生艇的喷水试验,油火灾试验以及救生艇内热流物的计算问题。主要结论如下: 1)测试了水的光谱吸收系数和喷水的吸收率,以了解起火时喷水对救生艇外表面的效果。这些参数也适用于登船甲板上水冷却装置的设计和确定艇体外表面上的水流速度,以防大火包围的油舱发生爆炸。2)在水池中对现行救生艇进行了四种火灾试验。所测得的艇内表面温度与艇内空气温度同根据救生艇热流模拟模型计算的温度值极为吻合。3)提出了无需对现行救生艇进行耐火试验即可估算救生艇耐火能力的另一种代替方法。  相似文献   

13.
案例分析     
专家点评此缺陷是PSC检查中非常典型的滞留缺陷,几乎所有船舶都可能因为维护保养不善而遭遇这类问题,而该缺陷的避免正是在于日常工作的关注和到位。救生艇艇机的要求是SOLAS1974公约的强制要求,1983年修正案以前船舶至少应配备一艘开敞式救生艇,开敞式救生艇的艇机一直是PSC检查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4.
专家答疑     
问:我公司某轮在某港PSC检查时,检查官员指出该轮左右舷的救生艇在横倾20°时,救生艇放至艇甲板时距艇甲板船舷约1.5m,人员不能安全顺利登艇,不满足SOLAS公约第Ⅲ章第11条救生艇筏的集合与登乘布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叶福稳 《中国水运》2006,6(6):21-22
针对救生艇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事故,结合教学与工作实践,阐述预防救生艇事故的注意事项,确保船员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入水过程开始时,艇体与水面接触瞬间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脉冲,这一脉冲力有可能造成救生艇内部结构失效.在救生艇入水过程中,存在固、液、气三相的耦合,其过程较为复杂.文中以某救生艇为研究对象,主机配置为380 J,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入水冲击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自由抛落后冲击载荷对艇体的冲击响应.最终得出:最大变形发生在入水时间t=0.35 s,即救生艇开始向水面浮升的时,最大变形量为34.3 mm;最大应力发生在t=0.035s,为95 MPa,应力变化在材料承受范围内,艇身不会被破坏.  相似文献   

17.
挪威一家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救生艇从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吊放的专用吊艇柱,这种吊艇装置在放落高度很大遇到强烈的横风时不致使救生艇与平台的立柱发生碰撞。吊艇装置系一台带绞链式吊臂的吊车(见图),被吊放的救生艇用两根吊索悬挂在吊臂上。当要放落救生艇时,第一节吊臂就下放到水平位置,随后第二节吊臂便可伸展至最大的跨度,并与钻井平台保持垂直。最后,救生艇被下放到海面,并借助艇上的动力驶离平台。  相似文献   

18.
海军作为我国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潜艇是海军的重要作战力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潜艇长期在水下作业,工作环境危险,导致事故频频发生。采用潜艇救生,整艇上浮难度较大,很难实现。各国普遍采用潜水深度可达1 000 m以上的救生艇救护,"对口干救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深潜救生艇救生方法,因其救援时间短,效率高而被广泛采用。对口技术的研究将为我国研制深海水下救援装置及救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支持打下基础,为了更好的研究对口技术,本文建立了艇体及对接装置的数学模型,对艇体的对接过程进行分析与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艇体及对接装置提出优化与改进的方案与建议,为将来研发对接装置与对接技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27日,在某远洋货轮上发生了一幕悲剧。15:53,在北方某港锚地,气象状况良好,晴天,微风,船员正在进行每月一次的救生演习。15:58,放右舷救生艇,当艇体刚刚脱离支架摆出时,首部吊艇钩突然脱开了,艇首向下跌落,首部两名船员落水,尾部两名船员抓住了艇架上的横张索,得以幸免。16:25,第一名船员获救。16:45,第二名船员被救起,但由于天气寒冷,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事故发生后,海事局对此事非常重视,要求船东立即申请当地船检部门对该艇的释放降落装置进行检验,以便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作为此次检验的现场验船师对该艇进行了检验,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20.
罗超  林粤敏 《世界海运》2020,43(5):48-51
介绍《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和国标中关于自由降落救生艇降落设备布置要满足防止意外脱开功能的要求,结合实船事故案例和PSC典型缺陷,分析压艇装置、维护保养装置和艇钩安全销防意外脱开的具体要求,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