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准高速铁路机车司机心理选拔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调查4个机务段213名司机,其年龄为37.6±6.8岁,文化程度以高中最多,约占57%。研究所用指标有四数和计算、注意广度、知觉鉴别、数字译符号、曲线轨迹五项纸笔,两项注意品质的测试及运动心理3项检查共10项。经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后发现,除曲线轨迹(GJ)与效标的效度值很低,不宜作为准高速机车司机的心理选拔指标外,其它9项均可作为心理选拔指标,驾驶合格检验符合率适用于从现职司机中选拔准高速司机。  相似文献   

2.
铁路(地铁)司机胜任特征心理素质调查及其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铁路(地铁)司机和驾驶专业的在校生进行大规模测评。通过统计分析验证该问卷是否能够鉴别出优秀司机和一般司机、正式司机和实习司机。同时,找到不同身份类型的司机在胜任特质和心理素质上存在的差异。方法:对264名司机员工、191名实习司机和45名驾驶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铁路(地铁)司机胜任特征心理素质调查问卷》测评。结果:在胜任特质和心理素质上,高铁司机显著高于其他司机;普通司机和实习司机显著高于学生;地铁司机显著高于普通铁路司机和学生;党员司机和团员司机显著高于民主党派司机和群众司机;未婚司机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异司机;高中(中专)学历司机、初中及以下学历司机显著低于本科司机和专科司机。结论:《铁路(地铁)司机胜任特征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具备区分铁路(地铁)司机合格与否及优秀与否的效度和能力;不同身份类型的铁路(地铁)司机的胜任特征心理素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1276名司机作业稳定性调查结果认为,作业完成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40岁以下显著下降。随文化程度降低而减少,小学文化显著减少。后15min的作业完成量明显高于前15min(P〈0.05)。根据本调查提出了我国铁路机车司机作业稳定性的分类标准,从而可区分出机车司机的优劣。作业完成既快又好的人约为40%。慢而差的人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机车乘务员心理学选拔指标的应用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机务段399名现职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进行了认知能力(4项纸笔检查:四数和计算、注意广度、视觉鉴别、数字译成符号)、注意品质(注意分配)、操作技能(比较刻度、加法计算、按规律检数、数值记忆、雷视双重任务)的心理适应性检查,结果表明除注意分配值与效标分的相关性较差,不宜作为高速列车机车乘务员的心理选拔指标外,其他指标都可以用于高速列车机车乘务员的驾驶适应性选拔。  相似文献   

5.
对西宁、格尔木机务段404名现职机车乘务员进行了以认知能力(4项纸笔检查:四数和计算、注意广度、知觉鉴别、数字译成符号)、反应速度及注意品质为主要项目的心理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预测合格符合率为91.72%,预测淘汰符合率为25.29%。认为:采用9分制评测的合格率和淘汰率可用于选拔高原机车乘务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应用检验空军驾驶能力的心理学指标——五项纸笔方法对铁路机车司机驾驶能力进行心理学检验,并用标准9分制进行校标,结果表明除曲线轨迹相关较差不宜应用外,其他四项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7.
铁路机车司机工作压力影响因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铁路机车司机的访谈和调查,设计铁路机车司机工作压力源及工作压力衡量指标问卷,并根据调查数据构建中国铁路机车司机工作压力量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将具有相同本质的条目与之归并,构造出工作压力影响因子并命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铁路机车司机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工作环境、工作负荷、角色冲突、组织管理、管理行为、事业发展、人际关系、工作与家庭8个方面;衡量工作压力的大小主要通过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和自我调节能力体现。通过对调查数据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结论有效、可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铁路货运机车司机的生活习惯,为加强健康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铁路某机务段371名货运机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总体吸烟率为63.88%,且与工龄、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无关;40~49岁年龄组的饮酒情况与其它年龄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6);20~29岁年龄组的食盐量超标较严重,平均每天食盐量大于6 g的占23.46%。结论铁路货运机车司机总体吸烟率高,低年龄组、低工龄组和低学历组的饮酒情况值得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我国铁路运输复杂的运行环境给机车运行安全和自动驾驶安全防护控制带来了挑战,针对货运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在西康(西安—安康)铁路新丰站—安康东站特殊场景下的运用需求,结合空气制动运用规则要求和司机操控习惯,介绍了自动驾驶系统贯通试验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货运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在西康铁路的运行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功能完整性起到了有效的监测、检验与确认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为自动驾驶控制模式下的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防护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1016名男性铁路乘警进行健康体检,发现体重指数异常者占43.3%,血脂异常占34.4%、脂肪肝占34.3%、高血压占17.5%;40岁以下年龄段和40岁以上年龄段相比,对4项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以上4项的总检出率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铁路乘警的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特性,分析高速列车对其视觉功能的要求与变化。方法测定机车乘务员中心视力、双眼直体视觉、快速暗适应、色觉和视野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年龄是影响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状态的主要因素,且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高速列车对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的要求更高,尤其足中视力、快速暗适应能力与色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机车乘务员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 10 3名电力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机车乘务员的SAS和SDS标准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P <0 0 1) ,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机车乘务作业对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但不具有时间剂量的累积效应 ;机车乘各员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 ,其心理卫生状况与年龄、工龄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车列定位和精度控制是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1bit应答器采用磁探测原理实现位置感应,在站场的关键位置安装使用,能够辅助车列定位、提高定位精度,降低由车轮空转和滑行、轮轴参数配置错误和区段分路不良等导致的定位误差,是对既有定位技术的重要拓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的人格特征,为选拔高速机车乘务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399名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进行测量,并与中国男性成人常模对照,同时进行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组合分之间的比较。结果机车乘务员的稳定性(C)、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和自律性(Q3)显著高于常模(P<0.01),恃强性(E)、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和紧张性(Q4)显著低于常模(P<0.01)。同时低年龄组和较高年龄组相比,其人格主要呈高乐群性(A)、高聪慧性(B)、高兴奋性(F)、高敏感性(I)、高幻想性(M)、高内向外向分、低独立性(Q2)、低感情安详分。组合分高的机车乘务员主要表现为高聪慧性、高心理健康分、高成长能力分、高感情安详分、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紧张性、低适应焦虑分。结论该机车乘务员群体无人格偏移。具有高聪慧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和低紧张性人格特征的人员适宜做乘务员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司机操纵列车运行的过程及影响列车运行状态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机车运行安全性评价的依据和方法以及机车运行安全指数的确定原则,阐述了专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如何首次实现国产化HXD1机车自动驾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达到自动驾驶系统与驾驶员沟通的目的。提出了自动驾驶信息显示的具体实现方式,按照功能划分区域显示不同内容,通过颜色搭配和语音技术与驾驶员交互,消除了自动驾驶系统运行过程中人机交互障碍,保证了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当牵引供电网发生故障,高速列车应急自走行系统受车载储能装置容量限制,特别是在线路条件复杂时,如何操纵列车实现就近停车变得异常困难.为了解决高速列车应急自走行系统的速度曲线规划问题,进行了应急自走行辅助驾驶装置的功能设计和系统结构设计.根据列车应急运行的特点,设计了应急自走行优化算法.以CR400BF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