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Fratar模型的交通分布预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法的主要步骤之一,可基于Fratar模型开发交通分布预测系统.以南平市2009年OD调查表为基准,计算获得了2010年预测表,预测表和2010年OD调查表相对误差率为16.83%,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以2010年OD表为参照,实现了该市2015年OD表的预测.实践表明,采用该系统预测目标年交...  相似文献   

2.
柴聪  林卫 《城市交通》2008,6(1):34-36
1发展历程 1)初探阶段 昆明交通模型最早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在1988年的昆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以机动车OD调查和道路交通量调查等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的四阶段法建立了机动车交通模型,应用于昆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量化分析与方案评估,编制了昆明市历史上首部较为系统、规范的专业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3.
交通分配是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将调查得到的起迄点之间的出行分布数据(OD矩阵),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从而推测各条道路上的交通量,并以此作为路网规划及设计的依据。一系列的OD矩阵推算模型均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假设之上,即网络交通满足平衡条件,及交通流在网络上的分配服从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其推算模型是以分配的OD量总出行时间与观测的总出行时间最接近为目标函数.然后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4.
陈茜  罗斌  陈臻 《城市交通》2008,6(1):42-45
1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86-1992年) 1986年,杭州市完成了第1次综合交通调查。在此基础上,1992年,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的支持下,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加拿大咨询公司合作运用EMME/2软件建立了杭州市战略交通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全市各重点区域的主要道路(内)停放吸引点的停车供需现状等情况,并为上海市道路(内)停车场设置规范研究提供数据支撑,2009年9月,上海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办公室、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开展了上海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道路(内)停车设施典型特征调查。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3日,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的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送审稿专家审查会在宁波召开。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有关领导到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等参编单位和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部分同仁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通道OD矩阵推算算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交通流调查。通过分析通道OD和断面流量的关系提出一种可通过断面流量推算OD矩阵的理论方法。并描述了将双向交通流分解为单向交通流进行推算的过程,给出了通道OD递推公式和相应条件。应用该算法可以利用断面流量推算OD矩阵。  相似文献   

8.
凌小静  杨涛  孙俊  施泉 《城市交通》2008,6(1):36-39
1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986-1995)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刚刚起步时,南京率先完成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基于“四阶段”预测方法,首次建立了整体交通模型,运用TRUEBASIC语言自行编制软件实现,其基础数据来源于1986年的各项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调查。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地方城市交通科学地规划建模,给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系统总结了我国城 市交通规划模型理论与方法体系、交通规划主流软件工具、模型的数据需求与调查、部分城市的交通规划模型体系特点及典型应用方向。通过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模型研究应用现状的系统梳理,围绕城市交通数学模型、交通调查、数据、模型师等要素,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模型的发展提出建议,包括建立完整的交通规划模型体系,注重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动态模型和实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定期开展交通调查,升级优化城市交通模型体系;充分将交通大数据挖掘与传统交通调查方法优势互补,获取可靠全面的交通基础数据;重视交通调查和交通模型方面的人才队伍 的培养,建立数据交换和技术交流平台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调查和交通需求模型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新的数据环境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有必要探讨交通规划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中国城市交通调查的技术问题、体制保障等现状情况,同时概括交通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其次,从调查数据采集和维护机制,交通模型理论体系和功能需求,人才队伍以及模型在交通规划决策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交通调查和模型存在的问题。最后,预判中国城市交通调查和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大数据和交通模型互动发展、交通模型和GIS技术全面结合、加快制定指导手册和标准等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客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南京市地铁1号线开通初期进行精准的客流预测,以规划地铁1号线沿线车站1km半径范围内的51个交通小区为研究重点,进行了5类个人出行调查,利用四阶段法建立交通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在交通方式预测阶段,利用交通意向调查数据建立了轨道交通转移率模型,得到轨道交通OD预测结果。最后,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进行比较,说明客流预测精度较好,验证了所使用的出行调查和模型方法的合理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全市性交通大调查或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建立、综合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编制、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写,或为市政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世博交通组织等提供重要依据。在编制"十三五"上海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之际,组织开展全市第五次交通大调查,并力求取得丰硕成果,意义重大。鉴此,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于8月28日举行了"2014年青年交通科技工作者高端论坛",邀请青年科技工作者着眼长远、通盘考虑,从本领域、本行业、本部门出发,对交通大调查提出调查需求,并对"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建言献策。现将部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建言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13.
鲁棒交通网络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指导交通规划实践、提高规划方案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引入鲁棒设计概念,阐述了交通需求预测与鲁棒规划方案的关系.采用随机需求假定,以随机规划理论和均值-方差模型为基础,建立OD需求不确定的鲁棒交通网络设计模型;以蒙特卡洛模拟和遗传算法为工具,设计求解随机双层组合优化问题的实用算法.最...  相似文献   

14.
OD交通量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D调查结果是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控制、管理的基础数据,进行OD调查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工程量相当大。与此相比,路段交通量的调查相对容易,便于操作,并且有相当一部分路段设有常年观测站,可进行全年观测,能掌握路段交通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路段交通是由各个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在径路选择上累加而成的,二者存在着较大的联系。从介入机会模型和路段交通量推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推算出OD调查表。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2012,(5):94-94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承办的《信息环境下的交通调查和模型交流会》于2012年9月21日在上海召开,学会副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马林出席并致辞,会议宣布了即将筹备成立交通模型和信息学组的消息。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20多个城市的相关单位,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业内著名专家进行相关主题发言: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陈必壮副所长题为《中国城市交通调查和模型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演讲指出,在传统调查技术方法日趋成熟的同时,中国城市交通调查将呈现信息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准确的OD需求数据能提高交通规划的精度,因此,交通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得到准确的OD需求数据.将二级优化的OD需求反推方法应用到真实的规划数据上,分析结果数据,验证二级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使用二级优化方法反推OD需求时,反推的结果与实际流量的拟合度很高,误差也很小,能够满足交通规划对需求数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公交客流OD矩阵反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客流OD矩阵是进行公共交通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根据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理论中交通分布预测的重力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公交客流分布函数模型,根据公交OD矩阵与公交线路的日均客运量以及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用地性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种免OD调查的公交客流OD矩阵的反推算法。用Matlab语言编写了多条线路公交客流OD矩阵推算程序,给出了oD矩阵的检验及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交通分配是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将调查得到的起迄点之间的出行分布数据(OD矩阵),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从而推测各条道路上的交通量,并以此作为路网规划及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从惠州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投资600万元开始编制未来20年的《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并调集1500余人实地调查市区过境车辆0D(起迄点)。车辆OD调查在惠城区设15个点,在惠阳区和大亚湾区设13个点,调查内容包括车牌号、车型、起迄点、额定运载数量、实载数量等。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长期坚持数据和模型驱动的交通规划理念,经过20年的积累,建立了面向规划决策支持的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体系,在多元数据融合与大数据挖掘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深圳市交通大数据平台包含的三类数据:偏静态的城市空间数据、传统调查数据、偏动态的交通多元数据,阐述大数据对交通规划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大数据对交通模型和运行仿真的影响,深圳市积极推动交通规划技术创新,建立区域–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的交通仿真模型体系、融合实时数据的交通运行和评价系统,也使得绿色交通优先等规划理念更易实施。最后,对车联网、智慧交叉口、交通主动控制、个性化信息交互等影响交通规划创新的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