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王义忠  王劲松 《公路》1994,(7):6-10
开封至郑州高速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复合式混凝土路面,结合施工实践,简要介绍碾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隧道洞内混凝土路面施工不同于路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因它受到潮湿空气和狭窄空间限制,不能采用大型的混凝土摊铺机,而采用老式二轴滚存在许多缺陷。本介绍TPZ219B新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整平机在隧道洞内施工的技术和质量控制,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合式路面的施工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立 《华东公路》2002,(3):31-35
介绍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复合式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检测,复合式路面使用情况跟踪观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振碾复合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是通过内部集料骨架的密实嵌挤来达到其强度要求的,从而增大混凝土板块的平面尺寸,提高行车的舒适度。论文浅谈永定先富大道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5.
周国强  梁定  刘文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50-155,245,246
该文系统介绍了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以碾压水泥混凝土(RCC)作为结构层,以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CC)作为表面功能层的新型复合式路面(RCC-PCC复合式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检测,为RCC-PCC复合式路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下层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上层为普通低塑混凝土的复合式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情况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碾压式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通过其在105国道中的应用,简述了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及其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的优点,表明碾压式混凝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8.
碾压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男 《公路》1998,(3):18-23
碾压混凝土(RCC)是一种水灰比小,通过振碾施工工艺成型,高强度和零坍落度的水泥混凝土。在RCC基础上加铺沥青混凝土(AC)面层,形成RCC+AC的复合式路面,具有刚性和柔性路面的优点。本文介绍RCC设计、施工及检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RCC+AC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及碾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振动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施工中影响平整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碾压技术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效 《华东公路》2013,(5):60-62
结合衡桂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CRCP+AC)的施工实践,开展施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殷岳川 《东北公路》1998,21(3):36-40
采用有限层元和三维等以元复合有限元方法对沥青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进行了荷载应力,温度翘曲应力分析,系统研究了沥青层厚对复合式路面中碾压混凝土板的荷载应力,温度梯度和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考虑荷载和温度综合作用的碾压混凝土疲劳并指出复合式路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RCC+AC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及碾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振动碾压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这种复合式路面结构施工过程中影响平整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碾压技术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级路面,其使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质量。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施工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降温速率下两种应力吸收层对复合式路面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在水泥混凝土基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修筑的复合式路面,可以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点,集两种路面结构的优点。但根据美国俄亥俄州交通厅对已建成CC-AC复合式路面的复合式病害调查结果显示,复合式路面易产生的病害为反射裂缝。国外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应力吸收层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模型,分别采用ISAC应力吸收层及低模量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两种应力吸收层,对不同初始温度复合式路面在不同降温速度下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低模量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在防止放射裂缝方面要优于ISAC应力吸收层。  相似文献   

15.
由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是立足于我国西部地区,对隧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复合式路面等进行深入的力学分析,研究隧道路面的水损害,建立了隧道路面结构与排水设计方法;并针对隧道的防火要求,研究开发了阻燃沥青,提出了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还研究了多孔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OGFC和SMA在公路隧道路面中应用,同时编制了《公路隧道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16.
碾压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碾压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三维等参元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复合式路面的荷载应用与温度应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制了临界荷位时板底最大应力计算诺谟图,结合室内试验,试验路及实体工程的研究,提出了复合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且技术可靠的大修工程方案。本文试图基于实际工程经验,采用简化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若干措施处理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不同厚度不同混合料类型沥青混凝土时,各有关结构层次中的应变效应,得出调平层及其上土工布隔离层具有一定的延缓反射裂缝的效果;复合式加铺层结构在整个体系中具有应力吸收效应;结合可施工性,推荐改性沥青加普通沥青混合料及调平层土工布隔离的复合式加铺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中国公路隧道路面结构类型,针对G319国道湖南浏阳焦溪岭隧道提出路面结构方案,并采用BISAR软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公路隧道路面结构类型与材料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纤维混凝土复合式隧道路面结构,并论述其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唐锋 《公路交通科技》2013,(5):138-139,147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的特点,通过荷载疲劳及温度疲劳分析了加铺沥青罩面后复合式路面的综合疲劳应力,并依托友谊路沪宁高速下穿段改建工程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复合式路面温度场分布与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胜 《公路》2006,(11):16-22
PCC AC复合式路面是一种“刚柔相济”的路面结构形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存在,使得PCC AC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有较大的不同,并且沥青混凝土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的大小。结合尉氏~许昌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重点分析了PCC A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场分布与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