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车门扭转刚度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车门变形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在2种工况下对车门的扭转刚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车门关键部件对车门扭转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尺寸优化措施,在不减小车门扭转刚度的情况下,车门质量有所减轻,从而为车门轻量化的设计思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车门下沉刚度改进设计及模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某车门下沉刚度问题,提出了提高车门下沉刚度的多种改进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各改进方案进行了变形量和应力计算,经比较分析,得到可行的改进方案。并计算分析了改进后车门的模态特性,为车门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强度有明确的要求,车门作为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对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在Hypermesh中建立了Taurus轿车车门有限元模型,参考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进行侧面碰撞模拟分析。并对车门结构进行改进,探讨了相应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改进措施,通过对研究方案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门的抗侧碰性能。  相似文献   

4.
车体模态频率是影响车体性能的重要动力学参数,车体模态计算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城际动车组铝合金车体有限单元模型,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车体模态,分析了车门位置、车门高度、车门宽度、中间车门与窗口之间的距离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车门位置、高度均对车体模态有较大影响,两端车门向车体两端移动可以提高车体一阶垂弯模态频率,降低中间车门高度可以明显提高车体一阶扭转模态频率.通过重新布置车门位置、修改车门尺寸及门框结构,在保证车体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车体模态频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车体模态频率是影响车体性能的重要动力学参数,车体模态计算和分析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城际动车组铝合金车体有限单元模型,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车体模态,分析了车门位置、车门高度、车门宽度、中间车门与窗口之间的距离对车体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车门位置、高度均对车体模态有较大影响,两端车门向车体两端移动可以提高车体一阶垂弯模态频率,降低中间车门高度可以明显提高车体一阶扭转模态频率.通过重新布置车门位置、修改车门尺寸及门框结构,在保证车体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车体模态频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对车门进行了模态分析,考察了该车门的刚度特性;并用拓扑优化中的变密度法,通过HyperWorks对轿车车门进行了拓扑与形貌的组合分析,得到了高刚度、轻质量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模态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对车门进行了模态分析,考察了该车门的刚度特性;并用拓扑优化中的变密度法,通过HyperWorks对轿车车门进行了拓扑与形貌的组合分析,得到了高刚度、轻质量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Euro-NCAP法规要求,建立了某小型纯电动汽车车门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进行车辆侧面柱碰仿真分析。分析了车门主要吸能部件的吸能情况,车门内板、外板、防撞梁的应变量以及对应胸部、腿部和盆骨位置关键节点处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结果表明:对应各个关键节点处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均在安全范围内,但明显压缩了该紧凑型车型的乘员逃生空间,可对车门部件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国外一些国家轻轨车辆车门的型式、结构、材料和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为我国轻轨车辆车门的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174-175
广州地铁五号线作为广州市东西走向的主要公共交通平台,线路的日渐成熟和市民接受度的提高,已达到日均客流70万人次/日。同时车门的频繁开关使车门故障的频率高于其他的车辆设备,这一现象在既有线路上普遍存在,针对这一情况和五号线客流特点,对现有车门故障的类型、影响和控制中心调度员的应对,逐一分析并为今后运营线路上的车门故障处理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拧紧速度对螺栓拧紧特性的影响,利用多功能螺栓紧固分析系统对紧固件进行转矩——夹紧力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摩擦系数随着拧紧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同时摩擦系数是影响转矩系数的主要因素,转矩系数是摩擦系数的增函数,在一定范围内,转矩系数与摩擦系数呈同增减趋势;紧固件的拧紧过程,摩擦会产生高温,温度变化是使摩擦系数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液力变矩器数值模拟的精度,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比、效率和泵轮容量系数等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对计算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方法.通过分析补偿油液流动对泵轮容量系数计算误差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泵轮容量系数误差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模型中,忽略摩擦损失和补偿油液流动的影响,将引起变矩器性能参数的计算误差;针对摩擦损失提出的误差修正方法,使算例中变矩器的变矩比和效率的最大相对误差均由16.2%减小到13.9%;按照泵轮容量系数误差的修正方法,泵轮容量系数的最大相对误差由13.9%减小到7.3%.  相似文献   

13.
确定性纹理表面特征高度对皮肤摩擦感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人体触觉感知的基本机理和规律,首先通过机械物理学中的摩擦磨损分析,研究了确定性纹理表面特征高度对指尖皮肤摩擦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心理学测试手段,得到与摩擦行为相关的认知成分P300的潜伏期与波幅;最后综合两者的测试结果,研究了指尖皮肤摩擦行为与触觉感知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手指皮肤与粗糙度较大的确定性纹理表面摩擦接触时,摩擦力主要由黏着摩擦力、滞后摩擦力和互锁作用力组成;手指皮肤的触觉感知与摩擦作用有较强的相关性;表面织构粗糙度从0.1增加到0.4时,指尖皮肤变形量从2.356增加至2.941,手指皮肤变形造成的滞后摩擦与互锁作用越明显;纹理特征高度大的样本诱发的P300潜伏期小, 峰值大,感知明显,纹理特征高度小的样本与之相反,说明皮肤摩擦感知主要取决于与皮肤变形直接相关的滞后摩擦和互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温超导电机力矩管漏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矩管是高温超导电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起着绝热、支撑转子及传递转矩等多项重要作用.由于超导线材工作在深低温环境,处于低温与常温之间的力矩管是高温超导电机的主要传导漏热源之一,它的漏热量直接影响了配套制冷机的制冷功率,进而影响到电机系统的总体效率.因此,进行力矩管的漏热分析尤显重要.文中应用测试仪对力矩管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对其漏热分别进行了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及低温测试.漏热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该力矩管方案满足高温超导电机总体性能要求,同时该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似应用场合的力矩管设计.  相似文献   

15.
We focus on the friction loss measurement and reduction of the timing belt guide plates of a fourcylinder gasoline engine. To minimize the friction loss caused by the dynamic friction of the guide plates during timing belt mo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ICE), we adopt four different plastic materials in fabricating the guide plates. With controlled engin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operational modes, an AVL electric dynamometer is used to measure the output of the engin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lecting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as the additive in fabricating the guide plat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riction loss, so that the output torque and output power of the engine can be improved, thus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s. This work also has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of similar ICEs.  相似文献   

16.
拓扑优化技术的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结构优化和轻量化设计、车身结构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HyperWorks的拓扑优化技术探讨了车门外把手轻量化的可行性。根据外拉式车门外把手的受力与约束情况,对某轻型载货车门外把手原始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并建立了外把手的拓扑优化概念模型;在外把手拓扑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对车门外把手进行了二次设计;将二次设计后的车门外把手新结构与原始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在维持原有强度、刚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较原始结构减轻了28.79%。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浅源地震的诱发机制,基于室内三轴试验,对颗粒材料的粘滑震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采用颗粒直径为0.6~0.8 mm的玻璃珠,在围压为30、60、100、200、400 kPa和600 kPa的条件下,以0.02 mm/min的轴向应变速率,开展干燥、密实玻璃珠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偏应力主震和偏应力应变间距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除了初始压密阶段外,体变-应变曲线中所有体积的突然收缩均与粘滑震动有关;在30、60、100 kPa围压条件下,围压-应变曲线中出现较多尖而窄的波峰和波谷;在200、400 kPa和600 kPa围压条件下,围压-应变曲线中只有尖而窄的波谷;玻璃珠类颗粒材料发生粘滑震动过程中既有静摩擦也有转动摩擦;颗粒之间应力链的连续变形和破坏是引起颗粒粘滑震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屏蔽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构成和类型进行了介绍,从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对屏蔽门系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对乘车安全和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在对国内外设置屏蔽门系统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建设经验,对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使用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建议,可为以后屏蔽门系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