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3):354-354
《高速公路隧道长期安全性评价及维护加固研究》和《重庆主城排水工程过长江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分别通过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前者的完成单位为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后者为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课题组长均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何川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2.
由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和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同完成的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级公路大断面低扁平率长隧道修建新技术研究,于2000年9月21日通过了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鉴定。   这一研究,以渝长线铁山坪隧道为依托工程,在开挖断面为100 m2以上,开挖跨度达15m的大断面大跨度的隧道工程中,进行大比例尺的模型试验、计算机有限元模拟计算和大规模的现场监控量测,研究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和隧道的稳定性。通过降低隧道断面的扁平率(高度与跨度之比),减少隧道的开挖断面积,大幅度地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研制的铁山坪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管理计算机系统,在施工中进行监控量测,确保了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6):787-787
由西南交通大学与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工程项目办公室、成都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高寒复杂环境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项目于2006年5月23日通过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刘宝珺院士和王梦恕院士以及来自相关院校和勘测设计院所著名专家组成.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何川教授为第1主研人和课题组长.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重庆市快速充电电动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恒通电动客车公司. 该中心是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而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研发团队是由恒通电动公司、微宏动力系统公司、清华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共同联合组建.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重庆市快速充电电动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恒通电动客车公司。该中心是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重庆市快速充电电动客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恒通电动客车公司。该中心是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而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
由成都铁路分局、西南交通大学工程爆破技术研究所完成的成都铁路局科研项目“成昆线毛头马隧道减载爆破对隧道影响的研究”已通过成都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成昆线毛头马隧道因山体滑坡引起隧道衬砌开裂 ,其病害整治必须在隧道上方进行大方量爆破减载施工。而有效控制爆破振动对隧道的影响 ,保证隧道内运营的安全就成为施工的关键。课题组通过现场测试及试验 ,决定采用小峒室爆破法施工方案。经过合理选择爆破参数和对爆破引起的地震振动对隧道的影响进行长时间监测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鉴定委员会认为 ,本课题研究提出的爆破最大振动速度等参…  相似文献   

8.
为山西省交通厅科研项目《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与对策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以太旧、运三、原太等典型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状况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道路线形、交通量及车辆组成、道路环境等的关系,建立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评价模型、高速公路实时状态下安全性评价模型,并针对不同的安全特征,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速公路过江隧道入口段的行车安全性,以上海长江隧道为依托,通过调整匝道转弯半径、合流区到隧道口间距等局部线形参数建立不同驾驶模拟场景,并运用驾驶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行车安全风险进行研究.从纵向事故风险、横向事故风险及驾驶员负荷3个方面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速公路过江隧道入口段行车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与驾...  相似文献   

10.
隧道衬砌裂损影响衬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使隧道衬砌承载能力减弱,严重威胁隧道内行车安全,缩短了隧道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基于衬砌裂损机理分析,文章对围岩变形机制与衬砌受力及变形机制进行了研究。结合重庆已竣工验收的5个高速公路隧道项目,采用荷载结构法建立计算模型,对拱部衬砌欠厚及脱空缺陷、边墙衬砌欠厚及脱空缺陷、不同部位衬砌欠厚及脱空缺陷分别进行了安全分析。该研究为衬砌裂损产生原因分析提供了借鉴,也为后续隧道衬砌裂损的防治与加固修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执行省厅有关保障公路独柱墩桥梁的营运安全,科学开展公路独柱墩桥梁横向抗倾覆安全性的设计验算与整治的工作,广东江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营运管理单位)负责组织了桥梁评估、编制整治方案和实施桥梁加固改造工作。结合笔者在江中高速公路独柱墩连续箱梁桥横向抗倾覆安全性加固改造工程项目的实践,文中主要介绍已建高速公路中独柱墩连续箱梁桥横向抗倾覆安全性加固改造,在桥梁评估过程中实际应用操作的情况,从中理出已建高速公路项目独柱墩桥梁加固改造的一些特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客观地评价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根据隧道自身的参数特性,从道路环境、交通运行环境、机电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等四方面建立了隧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权值,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并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隧道安全系统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最后,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甲、乙、丙、丁四条隧道为例,通过计算该四条隧道评价指标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对这四条隧道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丙隧道的安全性最高,乙、甲隧道次之,丁隧道安全性最差,其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基本一致,故该方法对于隧道运营安全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连云港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承担的《高速公路海相超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4Y18)近期在南京通过了江苏省交通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由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持研究的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良好非线性模型及其在汽车主动悬挂中的应用研究 ,于 2 0 0 0年 1 0月 2 3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通过本项目研究 ,首次提出了能同时辨识良好非线性模型的线性与非线性部分参数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待辨识的被控对象上进行的辨识实验所得的数据 ,一次性地获得被控对象的良好非线性模型 ,并大大降低了计算工作量。利用输入输出稳定性原理 ,首次提出了一批判定良好非线性模型鲁棒稳定性的判据。为基于良好非线性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指…  相似文献   

15.
米均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9):139-139,142
从近几年来隧道发生的火灾事故可以得到启示,公路隧道交通的运营确实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尤其是高速公路长隧道。因此很有必要研究高速公路长隧道的安全运营管理体系,提高长隧道运营管理技术,增强长隧道运营的安全性。通过对长隧道交通事故特征、事故原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处理高速公路长隧道交通事故征候来减少长隧道交通事故的新理论,以提高高速公路长隧道的安全性和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隧道的较广泛应用,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安全审核清单以主动防御和减少交通事故,为提高隧道的运营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问题,建立了安全评价清单,并针对隧道安全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 20% ~ 30%的公路隧道处于病害发育的亚健康状态。 大量已经营运的隧道将进入维护期, 维护费用和工作量难以估量。 因此, 对既有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与加固处治以保持隧道结构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既有新岭隧道的结构病害与缺陷现状, 为提高既有隧道运营安全性, 在隧道改扩建设计前开展了全面、 系统的隧道衬砌病害调查与检测工作, 制定了完善的针对性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由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成都铁路局货运处和成都畅越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 2 0tU型门式起重机增吨改造研制项目于 2 0 0 0年 1 0月 2 4日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自 1 997年开始 ,铁路系统陆续有 6万余只 2 0英尺铁路集装箱投入使用。这种 2 0英尺集装箱的箱货总重为 2 4t,加上集装箱吊具重量 ( 1 .5~ 2t) ,使得铁路货场内现役的 80 0多台 2 0t门吊无法满足其装卸作业。为此 ,课题组通过科学计算 ,对现役 2 0tU型门吊提出了“局部改造机构和电气 ,加固钢结构 ,在主梁全长增吨 ( 2 6t)使用”的技术改造方…  相似文献   

19.
近日,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获悉,由西南交通大学(项目负责人何川教授)主持的《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研究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的影响因素,确定其行车风险等级,从而可提高隧道入口段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利用文献萃取法,从驾驶员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中选取18个行车风险因素,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因素集。基于决策实验室-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因素识别模型,筛选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评价指标,并结合风险评价指标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可拓云评价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明确了隧道入口段的行车风险等级,通过与可拓法的对比分析进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发现,利用可拓云模型和可拓法计算出隧道X和隧道Y的行车风险等级均为Ⅱ级,而隧道X的特征期望值大于隧道Y的特征期望值,表明隧道X的安全水平高于隧道Y。两个模型计算出的可信度均小于0.01,可信度都较高,结果表明了可拓云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探究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安全的提升,同时对研究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