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齿轮的设计过程中,会给出跨棒/球距的长度与偏差以控制齿厚,加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检测跨棒/球距的问题,跨球距检具作为快速检测其值合格与否的一种检测方法,在齿轮生产行业运用广泛。而校对规M值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此检具的精度,文章运用三种测量方法探讨分析M值的测量,从而推出减少人为误差,快速准确求得测量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齿轮跨棒距来测量齿轮齿厚偏差是汽车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不同形状的齿轮跨棒距标准件对齿轮跨棒距检具的测量误差的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此误差进行分析,得出齿轮跨棒距检具所应采取的合适的标准件形状。  相似文献   

3.
一种锥齿轮齿厚的测量长久以来依靠齿轮游标卡尺、光学齿厚卡尺、工具显微镜或球测量头配合背锥作基准等传统方法,但锥齿轮齿厚测量必须依靠测量基准即理论外径和轮冠距。文章阐述了一种任意轮冠距下的齿轮齿厚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无专用检测仪时,通过计算跨距M值钢球和干分尺间接测量蜗轮齿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弧齿锥齿轮的加工中,当传动比较大(一般i>2.5)时,在同一齿高上往往出现小齿轮轮齿的小端齿厚大于大端齿厚的现象,而大齿轮则相反,这就是通常所说轮齿的“反缩”现象。这种齿形有很多不利:1.在加工弧齿锥齿轮时,一般应测量轮齿大端法向弦齿厚以控制尺寸。具有“反缩”的轮齿,大齿轮轮齿的小端往往特别“瘦”,而小齿轮轮齿的小端特别“肥”,这样削弱了齿的  相似文献   

6.
陈逸 《汽齿科技》1999,(1):14-20
随着我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专用检具已基本取代了通用量具和测量仪器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成为产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专用检具的测量系统分析,探讨专用检具的误差来源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汽车变速器齿轮其重要的性能是强度,耐久性及噪声,而蚊蝇管一性能的原因是齿轮剃齿加工和齿轮热处理,已开发的各种齿轮硬光制加工方法,可控制热处理变形赞成的精度偏差,其中硬剃齿光制是在原“软剃齿刀具”上镀CBN的刀具进行加工;硬滚齿光制是使用涂覆CBN的连续螺旋状滚齿刀进行加工的方法;硬铣齿光制是用电沉积CBN的成形刀具一个齿一个齿地铣削;旋刮加工是在高刚度,高业度的滚齿机上加工,弧面磨削采用加入式磨削的滚齿加工方法,齿轮珩磨采用内齿啮合方式,啮合率高,齿面修整能力较强,分别对硬滚齿光制及硬剃齿光制加工齿轮进行了试验,对经不同硬光制工艺加工的齿轮组合成的齿轮副进行了噪声评价,其噪声性能不好。  相似文献   

8.
汽车齿轮的结合齿,常采用倒锥形式,在影响实际齿厚变化的啮合角φ,齿侧角θ诸要素中,θ角的精度影响为最大。文中介绍分析了倒锥结合齿的测量方法,齿根底斜角侧量法,齿倒锥角测量法,分圆齿厚测量法,并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了最佳测量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摩托车发动机中的齿轮传动要求,主要为传动平稳,振动小和噪声小,因此对齿轮的齿侧间隙就要有一定的要求,而齿轮副的侧隙又是利用齿轮齿厚的减薄量来获得的,因此齿厚最小减薄量除了取决于最小极限侧隙外,还要考虑到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装配误差,以及安装后工作时的温升,变形等影响和各种因素,来确定计算出最理想的齿轮齿厚减薄量。  相似文献   

10.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的齿轮齿数仅有5~8个齿,按标准齿轮或简单变位齿轮的几何计算方法设计齿轮和齿争,无法使其重合度达到1.0.文章介绍了运用虚拟齿轮及当量齿轮的方法计算重合度,并通过大量计算得到参数选择表,方便设计师的查阅使用。阐述了齿轮齿顶圆齿厚计算方法、齿条齿根圆角及齿务齿根过渡曲线干涉验算方法。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变位系数、齿顶高及齿根高,可以确保齿轮和齿顶圆齿厚达到0.3—0.5个模数,重合度达到1.0。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生产中,对汽车同步器齿毂滑块槽对称度的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如游标卡尺和三坐标,存在或检测误差大或检测效率低等缺点。针对这些检测上的缺点,通过对齿毂滑块槽对称度的技术要求、渐开线外花键齿的结构特点及滑块槽存在的实际加工误差进行了深入理解和分析,设计了一种能快速、精确测量汽车同步器齿毂滑块槽对称度的专用测量装置。经过现场使用验证,该检具设计合理,结构小巧,简单实用,能达到的测量精度为0.001 mm,解决了同步器齿毂滑块槽对称度在生产中的精确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专用检具将同步器齿套内花键的断续孔径基准转换到检具上的连续外径上,由通、止检测代替尺寸测量,实现了同步器齿套内沉台中心距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粘接夹具的核心零件是底座和压锥。由于底座和压锥的锥面大端尺寸公差非常小,使用普通量具无法直接准确测量,使用专用的校对塞规、校对环规检测时废品率偏高。因此,设计两种检测锥面大端尺寸的专用检具。以校准件为基准,调整千分表,将加工产品放入专用检具,若千分表的变动量在锥面大端尺寸公差范围内,则加工的产品合格。实际应用表明此锥面大端尺寸专用检具使用方便,检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
螺旋伴齿轮热前加工质量不仅取决于大、小轮的啮合接触区位置,也取决于大、小轮各自的弦齿厚,弦齿高等因素。弦齿厚薄将直接影响轮齿的强度和寿命。本文主要介绍螺伞热前弦齿厚薄的控制方法。实践证明,弦齿厚薄的控制对提高螺伞热前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直锥齿轮综合检验时,其所有测量齿轮(俗称标准齿轮)的精度,一般都要高于被测齿轮两个等级以上,测量齿轮又称理想精确齿轮,它不仅齿部精度高而且齿厚尺寸要求严,故其制造在同行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困难,尤其在没有直锥齿轮磨齿设备的情况下就更难,此时,测量齿轮的精度全由刨齿机(Y236)精度保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车间生产实际出发,介绍了一种直齿圆锥齿轮齿厚的计算方法和一种较为简便、可靠的齿厚卡尺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渐开线齿廓跨棒间距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林 《天津汽车》1995,(4):24-27
传统的跨棒距M值计算中,α是通过invα的反函数计算出的,比较繁琐。本文介绍新的计算M值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以及齿厚公差与M值的公差、圆尺寸的M值的相应变化等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齿轮冷挤压过程中影响齿轮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齿轮凹模尺寸补偿值的算法和过程.针对某汽车冷挤压齿轮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齿轮齿顶部分、齿根部分和渐开线部分的凹模补偿值.通过试验对冷挤压加工出的零件进行了影像测量,结果表明,按照数值补偿结果加工出的齿轮凹模可生产出合格的齿轮零件.  相似文献   

19.
为便于研究变厚渐开线齿轮在循环球齿条齿扇式转向器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变厚渐开线式齿扇在设计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方法,并通过大量计算得到转向器变齿厚齿扇齿条传动参数匹配表方便设计师的查阅使用;还介绍了齿扇大端单边转角计算方法和齿条齿根圆角干涉验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验算其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选择变位系数、齿顶高及齿根高,可以确保齿扇大端面齿顶圆齿厚达到0.3~0.5个模数,大端截面重合度达到1.0.  相似文献   

20.
日产TKL—20GD型汽车的主减速器为单级、双曲面齿轮式;差速器为圆拉法直齿锥齿轮式。主减速器小齿轮轴与联结突缘、差速器半轴齿轮与半轴均采用渐开线花键联结。该型汽车由于设计或使用等多方面的原因,主减速器齿轮、差速器齿轮和半轴容易损坏。据了解,在修配时确定这些零件的键齿参数中,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由于确定双曲面小齿轮中点螺旋角的方法不当,而使测量结果不符合参数的选择原则; 2.没有分清差速器齿轮的齿形制,因而使备件供应和管理混乱,甚至造成两种齿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