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门吊装卸设备在吊卸集装箱时存在箱车同时被吊起的安全隐患,为保障铁路集装箱装卸安全,降低装卸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分析目前铁路集装箱吊卸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设计将微点动技术与防过载保护装置有机结合,以防范吊卸集装箱时可能出现的箱车同时被吊起现象,避免车辆脱轨及损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装卸门吊作业是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为提高铁路集装箱装卸效率,在分析集装箱运输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集装箱在箱区位置、集装箱在车上预期位置及门吊作业顺序,以装卸作业过程中门吊总运行距离最小为优化目标,基于遗传算法建立铁路集装箱装卸作业优化模型并求解。根据集装箱装卸线门吊作业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铁路集装箱装卸门吊作业优化模型能够找到集装箱装卸的最优顺序,可以实现缩短集装箱装卸时间、降低装卸成本的目的,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徐峰 《铁道货运》2023,(1):46-53
通过分析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毫米波雷达多传感融合的多级定位技术,结合RFID、图像识别的方法,解决移动式集装箱装卸机械(集装箱正面吊、堆高机等)的关键信息采集问题。此方法通过采用北斗RTK高精度定位实现装卸机械的一级定位,然后通过采用MEMS倾角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实现装卸机械吊具的二级精确定位;基于二级定位结果,结合自动跟踪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实现集装箱箱号的自动识别、集装箱的定位;采用多级定位,结合无源RFID技术,实现集卡汽车的定位;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低功耗设计,实现系统的低功耗运行。此方法不仅解决了移动式装卸机械的定位问题,也解决了集装箱和作业集卡车的定位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原理及故障分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重传感器是电子衡器的核心,广泛应用于称重计量领域,往往因一些人为或自然因素损坏导致故障。通过对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基本原理的介绍并结合工作实例中传感器故障原因,加以具体分析并归纳几种常用检测方法,以便快速准确查找原因,保障电子衡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铁路集装箱站场装卸作业效率及管理水平,推进自动化进程,充分利用多约束条件智能调度优化算法和装卸路径优化算法,采用传感检测、精确定位、网络通信、智能识别等技术,对铁路集装箱站场装卸自动化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通过系统框架设计、功能设计、关键技术,提出铁路集装箱站场装卸作业控制模式,实现系统远程控制装卸自动化和现场作业"无人化",有效提升集装箱站场装卸作业稳定性、快速性、安全性,为铁路集装箱装卸自动化站场建设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装卸流程、集装箱箱区的配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3个方面,阐述我国集装箱公铁联运装卸概况。为提高集装箱公铁联运装卸效率,提出可旋转式车厢装卸技术和可平移式车厢装卸技术,从装卸流程、设施配置、装卸效率及适用场合对可旋转式车厢装卸技术和可平移式车厢装卸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为我国铁路现代物流基地场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装卸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铁路集装箱装卸车作业安全水平,在阐述F-TR锁的结构、F-TR锁在平车上的布置,以及集装箱装卸时角件在F-TR锁上的运动轨迹的基础上,分析在集装箱装卸车时F-TR锁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按照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的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铁路集装箱F-TR锁装卸安全管理对策,即建立集装箱业务培训教育长效机制、构建集装箱装卸安全双重防控机制、强化集装箱装卸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推进集装箱装卸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气化铁路集装箱站装卸线采用不悬挂接触网运输方式,结合目前集装箱站设置方案,研究集装箱装卸线两端接触网行车可能的安装方式,对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悬挂及下锚安装进行分析,为实现列车牵引供电—接触网在集装箱站装卸线范围内不悬挂接触网行车,设计出两种有针对性的接触网终锚结构方式,满足了列车进出集装箱站装卸线的牵引供电需要。  相似文献   

9.
轨道式门式起重机在铁路集装箱装卸场应用广泛,其走行轨与铁路装卸线的平面布置对节省投资、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阐述集装箱装卸线平面布置,分析装卸线有效长起止里程与车挡、圆直点存在的制约关系,并给出计算公式。基于集装箱车列上第一个集装箱中心与轨道式起重机吊具中心及装卸线最外侧箱位中心三者对齐这一前提,推导出轨道式起重机走行轨与集装箱装卸线有效长平面匹配的机制。经案例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为科学设置走行轨长度,实现轨道式门式起重机走行轨与集装箱装卸线平面合理匹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设计研究是提高铁路装卸机械化水平和提升装卸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铁路中小型货场装卸作业需求,从起重能力、起升高度和跨度3个方面研究确定新型双吊点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双吊点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主要结构设计,结合铁路新型双吊点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在郑州铁路局新密货场的应用,验证其在投资成本、使用成本和工况适用性等方面取得的效果,以及在中小型铁路货场集装箱装卸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王红林 《中国铁路》2010,(1):41-42,51
电气化区段的列车出入装卸线一般采用调车作业方式,但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站主要办理集装箱班列,调车作业方式运输和装卸效率低下。对电气化区段列车直接由区间进入装卸线、依靠惯性通过装卸线的可行性进行理论计算和研究,同时对安全性和相关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集装箱运输发展状况.阐述集装箱装卸机械现状及其发展受阻的因素,探讨促进集装箱装卸机械发展的途径,优化装卸机械配置。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装卸作业是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和重要环节,也是铁路货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铁路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安全性,在阐述集装箱吊装作业F-TR锁脱钩安全监控现状及我国铁路集装箱F-TR锁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铁路集装箱F-TR锁脱钩安全监控系统需求,通过铁路集装箱F-TR锁脱钩安全监控系统框架和工作流程的设计,经过试点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铁路集装箱F-TR锁脱钩安全监控系统对吊装集装箱F-TR锁可以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避免集装箱作业过程中出现F-TR锁未脱钩事故,为提高铁路集装箱装卸作业安全提供自动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心站用移动接触网时6.5m线间距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目前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常规设计模式和集装箱装卸机械,分析了当装卸线采用移动接触网时影响线间距的主要因素,同时给定了线间距为6.5 m时集装箱装卸机械横向操控最大允许误差并对运营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清  叶剑波  范永铭 《铁道货运》2003,(5):36-38,42
针对目前铁路运输散堆装货物与集装箱等大体积货物的超载问题,石家庄铁路分局立项研制了散堆装货物装车自动化控制系统、门桥式起重机专用计量电子秤、抓斗电子秤等计量检测装置,经在分局管内车站试用,在防止货物超载、提高装卸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铁路集装箱结点站装卸工艺及设备选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集装箱结点站采用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和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两种装卸工艺在技术、经济和工程投资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两种工艺的各自优缺点,阐明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适用于大、中型集装箱结点站,而集装箱正面吊运机适用于小型集装箱结点站,从而为集装箱结点站装卸工艺和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中心站投资大、占地多,中心站的工艺设计方案直接影响集装箱中心站的布局、投资及建成后的使用成本。结合宁波集装箱中心站运输组织的特点,通过分析宁波集装箱中心站工艺流程,对装卸机械类型、装卸工艺场断面布置从装卸作业效率、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提出适合宁波集装箱中心站的工艺设计方案,为实现水铁联运“零换装”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袁凡 《成铁科技》2007,(1):34-35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全电子汽车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全自动称重计量设备,对提高装卸生产效率,确保货物计量的准确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应根据具体现象仔细判断分析,从电子汽车衡各组成构件的功能下手,找出故障根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和办法,从而起到确保货运计量准确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肯尼亚X_(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自动制动阀损坏故障,分析专用平车的F-TR锁作用原理,指出由于F-TR锁具有较强的锁闭性能,在吊卸集装箱时必须严格执行铁路装卸作业标准。结合现场集装箱吊装作业现场调查,分析导致问题频发的原因是装卸作业人员完全未执行集装箱起吊操作规范。结合当地情况,指出通过相关装卸作业人员培训和F-TR锁锁头修形等技术措施可确保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我国集装箱中心站移动接触网的发展,分析了装卸线采用移动接触网的优缺点,并结合具体集装箱中心站实际工况,阐述了如何选择装卸线接触网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