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中型乘用车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质量减轻25%、刚度增加25%和同时减轻质量和增加刚度的3种变型车模型,连同基础车,共有4辆目标车模型,分别与中型乘用车、SUV和小型乘用车进行正面100%和50%重叠率的碰撞仿真,以研究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对其碰撞加速度和驾驶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与车100%和50%重叠正面碰撞中,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使其自身碰撞加速度明显升高;质量减轻后的目标车驾驶员头部HIC36、胸部最大加速度值和大腿力最大值增大;刚度增加后的目标车在10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损伤加重,而在5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头部和大腿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2.
商榷C-NCAP     
世界各国NCAP碰撞速度都高于各国碰撞速度,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NCAP正面、正面40%偏置、侧面碰撞速度都与我国碰撞标准相同,这如何能算NCAP?建议将40%偏置正面碰撞的碰撞速度提高到64km/h.这样就与欧洲NCAP的碰撞速度完全相同,想要出口到欧洲的汽车不出国门便可进行NCAP试验.  相似文献   

3.
由于汽车正面小重叠碰撞在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较高,本文依据2012年8月14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IIHS)实施的25%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分析汽车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的内容及其必要性,并对IIHS公布的25%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结果进行研究,给与消费者购车指导。  相似文献   

4.
从道路交通事故研究看我国汽车正面碰撞法规试验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深度事故调查中所得数据,从碰撞位置与重叠率、碰撞速度和人员伤亡等方面,分析100%重叠率刚性固定壁障碰撞试验和40%重叠率偏置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与我国交通事故形态和人员伤害与特征的关联度.讨论现有正面碰撞法规的试验形式的局限性,并论证了将偏置正面碰撞推荐性标准纳入我国正面碰撞强制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动态     
C-NCAP:华泰B11碰撞试验完成2011年7月19—21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泰元田牌SDH7180AFM4型轿车(B11)的C-NCAP碰撞试验。在正面100%碰撞试验后,试验车辆回弹距离较长,说明其车身刚度较大,因此碰撞过程中的减速度也比较大,这对车内的安全约束系统是个严重考验。侧面碰撞试验后,车门上的防撞梁清晰可见,车内前后排假人坐姿均保持稳定。正面40%碰撞试验后,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4个车门均可顺利打开,车内的踏板也没有发生明显的侵入变形。  相似文献   

6.
正2月26日,澳大利亚NCAP公布了最新一批碰撞测试结果,测试车型包括奔驰X-Class、大众Polo、宝马X2和捷豹E-PACE,这4款车型均标配了AEB系统,最终都获得了5星级评价。大众Polo在成人保护项目上尤为出色,得分率高达96%,是4款车型中表现最好的。在侧面台车碰撞试验和侧面柱碰试验中,该款车均获得了满分。在正面100%碰撞试验和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其得分率均在94%以上。在安全辅助方面,其配备的AEB系统得到2.7分(满分3分);  相似文献   

7.
动态     
C-NCAP:一汽丰田RAV4试验完成2011年4月12—14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丰田牌TV6460GLX-i型多用途乘用车(RAV4)的碰撞试验,这也是2011年C-NCAP第2批碰撞试验的首款车型。从试验现场来看,正面100%碰撞试验后,RAV4车身后退距离较短,这说明该车型的车身刚度较小,车身吸能比较充分。车内2个正面安全气囊顺利展开,前后排V4试验完成功车从  相似文献   

8.
基于两种正面碰撞的轿车耐撞性能仿真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欣超  朱平 《汽车工程》2007,29(10):842-846,850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基于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欧洲正面碰撞法规ECE R94.01进行碰撞数值仿真,针对原车在两种正面碰撞中耐撞性能的不足,提出对主要吸能件进行结构改进与材料替换的方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整车质量仅增加3.05kg的情况下,改进方案使整车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中加速度峰值降低了6.1g,在偏置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中乘员舱侵入量有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21—23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由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威驰的C-NCAP碰撞试验。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媒体的记者现场观看了此次碰撞试验。正面100%碰撞试验后,试验车辆缓缓后退,显示该车型的吸能特性较好,其正面双安全气囊均正常展开,与假人头部的接触痕迹清晰准确,前后排4个假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2-4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安全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由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斯柯达牌/SKODA SVW71615FM型轿车(全新明锐1.6L手/自一体逸俊版)的3项实车碰撞试验及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媒体的记者现场观看了此次碰撞试验。正面100%碰撞后,试验车型回弹距离较长,显示车身刚度较大。乘员舱内部两个正面  相似文献   

11.
<正>总体星级评价★★★★★总体得分:58.1正面100%碰撞试验得分:16.33正面40%碰撞试验得分:15.81侧面碰撞试验得分:18.00座椅鞭打试验得分:4.00加分项得分:4.00(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0.50分,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1.00分,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1.00分,ISOFIX装置0.50分,ESC 1.00分)在2013年第4批的测试中,RAV4各项试验表现均非常优异,以58.1分的高分获得了5星级评价。安全配置方面,一汽丰田RAV4非常丰富与完善。本次测试的2.5L精英型车型不仅配备了常见的正面双安全气囊、驾驶席及前排乘员席安全带提醒装置,具有预紧及限力  相似文献   

12.
车辆正面碰撞中的耐撞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汽车在正面碰撞事故中耐撞性能,应用HyperWorks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正面100%碰撞有限元模型。后处理利用HyperView对B柱下端加速度、A柱上部最大折弯角、前围板侵入量以及前门铰链变形量4项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仿真分析,以此评估正面碰撞中车体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B柱下端最大加速度小于3ms合成加速度72g的要求,A柱上部最大折弯角对乘员伤害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前围板变形云图小范围超出目标值,前门铰链变形量不影响碰撞后车门的正常开启,车体耐撞性能良好。类比2017年C-NCAP实车正面碰撞结果,表明仿真试验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为车体耐撞性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汽车正面碰撞事故是死亡人数最高的成因。从我国2003年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我国道路交通条件下,侧面碰撞是发生频次最高的事故.但正面碰撞事故造成死亡人数最多.2003年正面碰撞次数(244776次),占总次数(773137次131.66%,死亡人数(41325人)占总死亡人数(109381人)的37.78%.受伤人数(206225人)占总受伤人数(562074人)的36.69%;侧面碰撞次数(258846次)占总次数33.48%,死亡人数(29620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于5月12日公布了最新的测试结果,这次参加碰撞测试的是宝马全新5系。经过多种工况的测试,该款车最终获得了"Top Safety Pick+"(顶级安全车+)评价。从碰撞结果来看,宝马全新5系在小区域重叠碰撞测试(即正面25%偏置碰撞)、正面40%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抗压强度及鞭打试验这5项测试中,均获得了"优秀"(Good)的成绩。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乘员舱结构保持得比较完整,最大位移量出现在制动踏板位置(12cm),中控台与前门铰链的位移量为2~3cm。而  相似文献   

15.
正绅宝X351.5L手动豪华版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星级评价★★★★总体得分:50.7正面100%碰撞试验得分:14.50正面40%碰撞试验得分:15.86侧面碰撞试验得分:15.92座椅鞭打试验得分:3.38加分项得分:1.00(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0分,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0分,ESC 1.00分)  相似文献   

16.
《世界汽车》2014,(7):109-109
<正>2014年6月10—12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安全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安牌SC7169GH4型轿车(致尚XT1.6AT致酷型)的3项实车碰撞试验及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媒体的记者现场观看了此次碰撞试验。首日的正面100%碰撞后,试验车辆回弹距离较短,显示发动机舱吸能比较充分,驾驶室内部两个正面安全气囊均正常展开,与假人头部的接触痕迹清晰  相似文献   

17.
正CX701.6L手动豪华型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星级评价★★★★总体得分:53.1正面100%碰撞试验得分:15.91正面40%碰撞试验得分:13.52侧面碰撞试验得分:18.00座椅鞭打试验得分:3.68加分项得分:2.00(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1.00分,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0分,ESC 1.00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辆汽车与屏壁的正面碰撞、汽车与汽车的正面碰撞、汽车与屏壁的非对称正面碰撞、汽车与汽车的非对称正面碰撞的碰撞方程式的建立及应用实例的求解,阐述了汽车在正面碰撞中,力、变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世界汽车》2011,(9):102-102
2011年8月2—4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东风悦达一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起亚牌YQZ7203A型轿车(K5)的C—NCAP碰撞试验。正面100%碰撞试验后,驾驶席及前排乘员席的正面安全气囊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前C-NCAP共有3种试验形式,分别为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这3项试验形式是参考国外NCAP的先进经验及我国道路的实际情况和总体汽车安全水平制定的。两年来的实施情况说明.它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