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现行缺陷产品召回立法模式,指出了我国现行缺陷产品召回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可采用基本法与单行法并行模式,并将基本法确定为《缺陷产品召回法》。  相似文献   

2.
吴勇 《交通与运输》2015,31(3):22-24
<正>自2004年10月1日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在规范汽车市场健康发展、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实施10年的成绩总结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的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汽车共召回6次,共召回29.8万辆。从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我国共计进  相似文献   

3.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2,(3):159-159
我相信,最近的一则消息让广大消费者以及包括我在内的汽车消费维权人士,相当兴奋——春节刚过,2月3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公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质检总局法规司有关领导亦透露,《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在今年有望出台。早在2004年10月1日,现在正在实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作为质检总局等四部  相似文献   

4.
数字     
《家用汽车》2014,(11):39-39
1688.5万辆十年召回车辆10年前的2004年10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201 3年1月1日,四部门的规定升级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到今年10月1日,中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整整10年。10年间,我国共计进行汽车召回793次,召回汽车1688.5万辆。  相似文献   

5.
一、《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存在的问题 因汽车质量和服务问题层出不穷,汽车消费者投诉日渐增多,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旨在加强对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事项的管理,消除缺陷汽车产品对使用者及公众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的危险,维护公共安全、公众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但是,这一《规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2005~2009年我国186起缺陷汽车召回案例进行的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缺陷汽车召回从频次和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因电子电器元件的缺陷导致的召回车辆数最多,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在召回次数和召回数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我国自主品牌车通过召回方式消除车辆缺陷的观念还需加强。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7.
2003年末,上汽集团组织相关企事业就国家年内将推出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并要求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提高应对召回能力,召开了《汽车召回制度报告暨研讨会》,对我国实行汽车召回制度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8.
韩飒 《交通标准化》2010,(22):36-40
本文通过对《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亮点和主要争议待解点进行研究总结,结合我国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现状,提出了征求意见稿完善的对策与措施,并分析了其对自主品牌的影响,对征求意见稿升级为正式条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车”闲篇     
又见汽车召回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召回2006年10月4日至2006年10月18日间生产的唯雅诺(Viano)汽车,中国地区涉及车辆为29辆。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家用汽车》2016,(4):17
26.5%北京汽车净利润下滑上市后第二年,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就亮起预警红灯。近日,北京汽车发布公告称,2015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同比下滑26.5%。对此,北京汽车认为,这主要是旗下公司业绩下滑所致。554.85万辆2015年汽车召回根据质检总局调查的情况显示,2015年缺陷产品召回在数量上大幅提升,汽车召回数量达历年最高。截止到2015年12月18日,共有76家企业开展了226次召回,涉及缺陷汽车554.85万辆。  相似文献   

11.
论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缺陷食品损害公民权益的事件频发,政府虽然事后立即采取“下架、召回、销毁”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但此类事件已经给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害,同时也给我国对内、对外的经济贸易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文章从实际出发,在列举了现行《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制度上和执行中存在的不足,按照已经颁布并即将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国情从食品安全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加强风险评估制度、政府可责令企业实施召回、立法废除免检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出租汽车监管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其概念和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对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属性和定位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以南京为例,对出租汽车监管历史进行简要回顾并总结出租汽车行业“四个缺失”,论述了传统出租汽车监管模式的四个特点和当前监管工作中出现的四个过渡,最后结合当前的出租汽车行业实际,对行业的监管理念进行了反思和构建。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祭奠——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墓前祭拜是国人生者缅怀逝者的一种重要礼仪形式.近年来,这一传统的祭奠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上祭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祭祀形式.与传统祭祀方式相比,网上祭奠更为便捷、安全、经济、环保,保存时间更久.我们应大力推广这一新的祭奠方式,抵制祭祀中的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祭祀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rmochemicaltreatmentsarewidelyusedtoimProve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metalliccomPonents.ForexamPle,inthecaseofsteel,hightemPeraturediffusionofcarbonand/ornitrogCnleadstoanincreaseofhardnessnearthesurface,aswellastolocalcompressiveresidualstfCsses.Bothcontributetoanincreaseofthelifetimeofthecomponent.Modellingdiffusioncanbeconsideredasrelativelystraightforward,sincethegoverningequationsarewellestablished.However,onemustaccountforthefactthatduringdiffusion,precipitationmayoccur…  相似文献   

15.
臭氧氧化难生化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难生化降解有机物。以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模拟有机废水,探讨了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pH值、初始浓度、臭氧含量等;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对难生化降解有机物的氧化效果、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图形用户界面(GUI)测试用例集的充分性,提出了基于窗口导航有向图的覆盖准则.用有向图中的顶点表示GUI中的窗口,弧表示用户输入,描述用户与GUI的交互关系.基于窗口导航有向图,提出了顶层窗口覆盖、用户输入覆盖和n长度用户输入序列覆盖准则,并设计了相应的覆盖率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符合这些覆盖准则的测试用例集能够达到90%语句覆盖率,且使故障发现率达到79%.  相似文献   

17.
MATERIALSANDMETHODS1Groupingandfeeding58femaleguineapigs(weights250~500g)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reegroups.Thecontrolgroupwa...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和经典的碰撞理论,建立了滚珠丝杠工作过程中滚珠与导珠管接触碰撞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碰撞刚度和碰撞阻尼,并考虑滚珠丝杠导珠管的外形,丝杠旋转速度等因素对碰撞力的影响。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根据实际物理参数建立了滚珠丝杠循环系统的几何模型,对滚珠在导珠管中的运动情况进行仿真模拟,获得了滚珠在导珠管中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及碰撞力的变化过程。理论计算与仿真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这对于进行滚珠丝杠的优化设计以及研究开发新的滚珠丝杠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路线源污染物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的三座公路隧道内,通过大量采样和分析过往隧道机动车排气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和在实验室底盘测功机上模拟测试中国代表性机动力单车污染物排放特性相结合,研究确定出中国机动车在公路行驶状况下CO,NOx和HC的排放因子。根据实测数据用线性优化的方法求得了分类机动力(轻型车,中型车,重型车和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提出了公路线源机动车CO,NOx和HC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各参数的取值。用某高速公路两侧实测的NOx浓度,气象条件和交通量对建立的公路线源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公式验证分析,表明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