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山东省境内高速公路现行沉降观测实践的基础上,探讨适合于高速公路公路高填土路基沉降观测规范化的问题.提出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观测频率、水准测量等级及沉降观测测实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泰安市环湖路K3+235石拱桥主拱圈的施工,论述了大跨度石拱桥主拱圈施工工艺,对支架验算、预拱度设置及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钱塘江大堤引起地层沉降的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下穿钱塘江防洪堤引起的大堤沉降的发展规律与通常情况下的盾构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有着较大的不同,基于杭州市庆春路φ11.38 m盾构过江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下穿江南防洪大堤的施工期间及其后续阶段大堤的沉降进行了长期的观测。文章根据实测沉降数据,主要从沉降发展的时间历程、施工各阶段沉降量所占比例和大堤的沉降槽特征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路基沉降的问题,沉降问题将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鉴于此,对高速公路的沉降稳定性的监测作用进行阐述,总结布设沉降观测点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并探讨布设沉降观测点、观测沉降的方法。通过分析,找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公路路基沉降的方法,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地层物理力学性能入手,通过对盾构掘进参数的优化,结合深层沉降监测和原水箱涵直接沉降点的观测,绘制原水箱涵和深层土体变形曲线图。通过对变形的分析,找出影响原水箱涵变形的因素和控制变形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填陡坡路堤监控测量是公路建设安全、高效进行的保证。以某山区公路工程为背景,给出了高填陡坡路堤监控的方法,包括:沉降板和位移边桩的制作及埋设、水准点埋设及精度要求、观测频率、施工中观测控制标准、观测成果整理要求。同时根据此工程的测量数据,给出了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沉降指标是评价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最终沉降和工后沉降是现行规范中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主要阐述基于土体材料特性的理论或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和基于沉降观测数据的曲线拟合方法。实践表明,根据工程和研究需求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沉降进行有效预测才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最终沉降和工后沉降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坑周超载大小、埋深等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论述了坑周土体水平位移与地表沉降的关系,进而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超载作用下坑周附加地表沉降的线性分布规律,并结合上海地铁2号线河南中路站实测数据给出了超载影响系数K及考虑超载的坑周地表沉降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沿海地区较特殊的工程环境和较高的建设要求,给该地区道路桥梁的施工及后期养护带来较大难题,同时使得该地区道路桥梁的沉降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文章采用Asaoka法提出理论计算公式,以南宁吴圩机场第二高速项目平垌2号分离式立交桥为工程背景,进行实时沉降观测,通过对比观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得出南宁及周边地区道路桥梁的沉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软基路堤沉降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地基沉降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沉降观测是必须且重要的。以工程施工为例,提出并介绍了在施工期进行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填土速率的控制及推算工后沉降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四车道大断面超小净距的浅埋隧道开挖理论,以钦州市北部湾大道至中马钦州产业园道路工程B隧道为工程依托,对隧道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表沉降观测,研究了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各施工步骤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及超小净距的邻近隧道开挖对已开挖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情况,并结合各测点的实测数据与太沙基地下洞室围岩压力理论,分析得到大跨度浅埋隧道开挖岩体的扰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进入了黄金建设时期。由于高速公路工程所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的限制,施工时需要加强路基沉降的观测与评价,保证施工质量。本文将对高速公路施工时的路基沉降特点进行概述,并对其观测和评价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地表沉降观测的实施,介绍地表沉降观测中确保观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其等时距GM(1,1)模型及改进的新陈代谢模型对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进行预测,通过与蕴藻浜特大桥某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灰色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双向水泥搅拌桩在地基的加固和拓宽施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双向水泥搅拌桩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的提高。对双向水泥搅拌桩对于路基的加固拓宽效果进行分析,分别从施工现场处理、施工基础应用、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测点布置、沉降数据的观测对比以及和原路基沉降量的对比等方面,来对双向水泥搅拌桩对路基的加固拓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基会降低高速公路路基的承载能力,引起不均匀沉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并进行沉降观测。文章基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实践,阐述了软土地基的工程特点和处治方法,研究了软土地基沉降观测与数据处理内容,说明了采用抛石挤淤和土工格栅相结合的处治方式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7.
泥水盾构穿越堤坝沉降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杭州庆春路过江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大堤沉降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采用Peck公式对横向沉降曲线进行拟合,并对东西线隧道上方大堤沉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线盾构施工引起的大堤沉降比东线要大,原因是西线盾构穿堤期间持续降雨、泥浆管爆裂引起泥水压力剧烈波动,以及首次穿堤缺少工程经验、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劣于东线等:验证了Pe...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地铁暗挖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地铁暗挖施工对周围管线和地层的影响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暗挖施工对管线和地层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沉降,沉降的深度和程度与施工方式、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沉降情况,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和管控建议,以降低沉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解决地铁暗挖施工引起的管线和地层沉降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道桥路面沉降所带来的危害,从桥台沉降区域结构设计与引道地基的施工质量两方面阐述了道桥沉降区域路面异常沉降的影响因素,提出要合理设计道桥沉降区域结构、严格规划缓和沉降区域以及分析道桥沉降区域的地基与路基条件,并总结了路桥沉降区域路面的具体施工方案,为同类道桥沉降区域的路面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深圳某过街通道,对CD法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CD法施工中浅埋地下通道地表沉降主要是由开挖阶段的初期支护整体下沉和中隔墙拆除阶段的结构变形所组成,并探讨和分析了地层变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