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SS1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3°面处易爬电、放炮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3°面处云母环上包扎用的绝缘材料抗电弧能力不够、耐热性能不佳;二是在3°面处涂绝缘漆后,其表面粗糙,易积灰尘。我们参考了本刊1986年第一期上发表的“聚四氟乙烯板在厂修410牵引电动机上的应用”一文,参观学习了兄弟单位的改造经验,于1986年8月份,开始在我段ZQ650-1型牵引电动机电枢上进行聚四氟乙烯板加装改造,即牵引电机电枢3°面改  相似文献   

2.
牵引电动机由于空间的限制,在电流已给定的条件下,用增加导线截面的办法降低定子温升是困难的。采取工艺措施解决温升问题,效果也有限且很不经济。本文提出一种降低定子温升或者说允许提高磁极绕组电流密度的新途径——磁极绕组散热装置,并介绍在ZQDR—410电机上试用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散热片设计及其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电枢绕组的导体在电枢槽中的布置有竖放、交叉竖放和平放三种方式。竖放及交叉竖放在国内牵引电动机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ZQ650-1和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ZQ800-1牵引电动机,其电枢绕组采用交叉竖放;而东风_4型内燃机车的ZQDR-410和东风型内燃机车的ZQDR-204牵引电动机,其电枢绕组则采用竖放。众所周知,传统的竖放方式有工艺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但其缺点是槽满率(电枢槽内铜线所占的截面积与该槽形截面积之比)较低、附加损耗大、散热效果较差,并且绕组端部容易错位,以致造成绕组匝间短路。交叉竖放在槽满率和散热效果方面虽比竖放有所改善,但其他缺点仍然存  相似文献   

4.
牵引电动机用新型电枢浸漆架成都机车车辆工厂(成都610051)郑平l概述电枢浸漆架是牵引电动机检修和制造过程中的必备装备之一。随着牵引电机修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枢浸漆架的结构特点也有了进步。从结构上大致可归纳为四代型式;第一代为单电枢四吊杆型;第二代...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实现直流牵引电动机电枢旋转烘焙的方法,将电枢由直立静置烘焙改为架式旋转烘焙,省去了现行工艺流程中的第二次浸漆和烘焙工序。并开展了相关验证工作,结果表明:电枢外观得到了极大改善,且电机绝缘电阻、对地耐压、匝间耐压及温升均符合要求。在保证浸漆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采用Cyprina润滑脂润滑的机车牵引电动机电枢轴承的大修里程,除对轴承和润滑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分析外,还对各种研究方法和数据库进行了复查。还分析了制造厂家目前的做法及数据。详细地研究了18套机车牵引电动机电枢轴承及相应的润滑脂取样。对润滑脂和轴承部件进行了外观定性检查。此外,还对润滑脂进行了作为牵引电动机大修期后走行里程的函数的金属磨损污染、针入度及存油百分率方面的分析。采用Cyprin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ZD107型牵引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阐明了半叠片机座、具有两个减轻孔的新型换向器、电枢H级配套绝缘材料、1150二苯醚无溶剂漆以及定子绕组白胚定装真空压力整体浸渍等一系列改善电机性能的措施,最后指出该型电机刷架系统随动性和刷杆耐湿热性能需作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ZD102A型牵引电机电枢绕组结构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D102,ZD102A型两种牵引电机发生的电枢接地,绕组匝间短路等故障,提出了改进电枢绕组结构的方案,并对改进前后电枢的结构特点,工艺特点,牵引电机的电枢反应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一、碰焊法特点目前国内各电机厂生产的直流牵引电动机,电枢线圈与换向器的连接均采用传统的锡焊,(局部焊或整体浸焊)。然而从204电机和410电机的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自1979年以来,我厂经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直流牵引电动机定子一体化的过渡工艺方案,并在410牵引电动机上正式推广。近两年来,凡采用该方案制造的410电机,在运用过程中均未发生主、附极接地故障,基本上解决了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牵引电动机的结构与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电机的绝缘结构有关。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我们大量采用了B级无溶剂漆,并在牵引电机中引入了具有较高的耐热能力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了以聚酰亚胺薄膜为电枢绕组  相似文献   

12.
东风_4型内燃机车用ZQDR-410牵引电动机的主极和换向极线圈的温升一直很高。通常,主极线圈温升为155℃左右,换向极线圈温升为150℃左右。由于温升高,不得不把原设计的F级绝缘改为H级绝缘。即使这样,有时亦有温升超过H级绝缘允许温升值的现象出现。因此,在制造牵引电动机时,降低和稳定其定子温升是一个关键问题。今年我们在生产该电机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以主极线圈为例,说明这个问题。一、主极线圈的散热途径 ZQDR-410电动机的主极结构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3.
电枢轴承是牵引电机关键部件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是牵引电机机械故障的主要故障。在国产牵引电动机中,轴承故障比例达10%左右。因此电枢轴承问题值得注意。本讲座系根据国内外资料编集的。文稿引用了我所电机室同志们收集的一些数据和资料。轴承室密封等问题也直接关系到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但它属另一方面的问题。限于篇幅只能待今后有机会再专门来讲。本讲座包括五讲:电枢轴承选择和寿命计算;轴承的配合与游隙;滚动轴承的振动和噪声;电机组装完毕后轴承状态的检查;润滑和一般维护。  相似文献   

14.
换向和发热冷却是现代高利用直流牵引电动机所面临的两大课题,而改变电枢绕组的导体布置方式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常见的七种电枢导体布置方式,就导体布置方式对直流牵引电动机换向性能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可供从事直流牵引电动机理论研究、设计和教学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绪言最近几年,新干线电动车部件的时效变化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对牵引电动机的时效变化作了各式各样的调查。但是,此次只根据温升试验来研究电枢的时效变化。从其试验结果推断出再浸渍的适当时间以及再浸渍后的寿命。现将其概要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东风型内燃机车在“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运行已经九年了。运行实践反映出该车的ZQDR—204型牵引电动机质量问题较多。虽然通过机务段、制造厂及科研部门的努力,制订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一部分问题,如主附极加装弹簧垫片和连线改软线,我段采用后使主附极接地和断线故障大减(见表),但机务段力所能及的只是在定子方面修修改改,对于电枢问题则是无能为力的了。然而,随着机车运用年数的增长,发生电枢绝缘故障(接地或匝间短路)的电机数量却与日俱增。大量的机破和临修,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机车牵引性能、电机性能、电机安装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说明ZQDR-410直流牵引电动机完全可以代替(?)118A直流牵引电动机。代用后使机车具有持续牵引力有所提高、恒功速度范围大、电机效率高、换向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简介在牵引电动机电枢大修的过程中,人们会碰到一个叫人头痛的问题——电枢浸漆设备问题。目前不少单位的浸漆设备都是自制的。浸漆的方式有桶式和滚式。桶式浸漆要把整个电枢放到绝缘漆内,由于通风孔和支架内有灰尘,所以浸过一次的漆就很脏,不能再用,浪费很大,滚式浸漆渗透不好,降低绝缘强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沈阳机务段电机组  相似文献   

19.
ZQDR—204型电机是东风_2型内燃机车的牵引电动机。目前,该牵引电机换向器升高片和电枢绕组端头的连接,全部采用锡焊。由于制造和修理中的工艺问题,电机在运用中因焊接不良而引起的故障较多。轻者电枢绕组缩头,换向器过热变色、换向恶化和开焊甩锡。重者升高片顶部或绕组匝间短路击穿、电枢接地,绑扎钢丝或无纬带崩裂,电枢绕组甩出以致刮坏定子绕组等等。这些事故直接威胁运用安全,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实际上,焊接不良所引起的故障率是较高的,据我段74年统计,全年临修中落修牵引电机80台,  相似文献   

20.
牵引电动机是电传动内燃机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对机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DF4C型内燃机车装有6台ZQDR-410C型牵引电动机,均为强迫通风的四极串励直流电动机。牵引电动机采用抱轴式悬挂方式,电机的一侧通过抱轴轴承刚性地支撑在轮轴上,另一侧通过弹性元件和吊杆悬挂在转向架构架上,电枢通过2个端盖及轴承装在机座上。电动机从牵引发电机获得电能并转化成机械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